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警惕社会“五毒”,莫做新病夫

作者:明海 发布时间:2024-06-22 16:11:25 来源:明海先生公众号 字体:   |    |  

  春天到,动物出。

  从此我们的欲望被放大,如动物被本能欲望所控制那般,为了金钱互相张牙舞爪。

  一些人把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模糊化,用丛林法则来代替,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团结不起来,从集体到各种拼搏更是如此。

  既然是丛林法则,很多人也就只受动物本能驱使,在社会这丛林中血腥打拼。

  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只是小小部分。

  如果“黑猫”不抓老鼠,只是从外面买几只老鼠作为交代,那家里的老鼠依旧在。如果白猫抓老鼠时不时打破家里的瓶瓶罐罐,那造成的损失比老鼠的危害并不小。

  如果靠不择手段搞到钱,有钱了就能突然变成好人吗?不会,为了安全感,他们千方百计移民,顺便转移资产出去;为了不让认知失调,他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获取的资源来源合理化,顺便骂没钱的人是能力不行,不够勤奋,而且还嫉妒有钱人。

  为了钱,人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灵魂。

  很多人陷入一种狭隘的自我关切,追求“神圣自我”的极端自私。

  金钱欲不断膨胀,金钱作为人生的追求目的,社会新“五毒”的出现也就必然了!

  一毒是过度的贷款业务:

  房地产的发展透支了很多人的未来,而且让很多人不敢随便辞职,逆来顺受,不太敢反抗老板的压榨,身心压力都巨大;

  校园还出现校园贷,资本推出各种文案教女性要过精致的生活,培养了过度消费的习惯,欲望被放大,为了钱可以出卖肉体和灵魂,依附男友,当“小三”;

  很多人调侃中国科技公司的尽头搞贷款,百度有“度小满”,腾讯有“微粒贷”,阿里有“借呗”和“网商贷”,字节跳动有“放心借”,360有“360借条”,京东有“金条”和“白条”,美团有“美团小贷”,哈啰有“臻有钱”,小米有“小米随星借”……还有当年的P2P坑了多少人;像360不用做啥实业和研究,单单靠贷款业务一年就有几十亿利润;联想的电脑PC业务市场份额是全球第一,但靠金融7年净赚近118亿,比“卖电脑”还多赚47亿。

  这些公司推出贷款业务,利率高,不用啥投入,轻轻松松赚取大把大把的钱,这些钱都是底层老百姓的呀,现在多少年轻人欠了一屁股债,生活过得乱如麻。

  二毒是黄色充斥社会各处:

  低俗的小说和视频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经常爆出初中生高中生谈恋爱出去开房的,大学那更是已经成了正常现象;直播打擦边的频频出现;“约会”软件一个又一个冒出来做大做强;“小三”、“二奶”,出轨的比比皆是;东莞闻名全国,大街小巷还有没有这现象呢?我想大家都能了解。黄色上下都有,到处都是,社会风气下滑,矛盾增多,患病增多,权色交易……

  三毒是过度娱乐:

  人们沉迷于游戏,沉迷于娱乐圈做粉丝,让崇拜英雄伟人到崇拜明星。

  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曾提出了一个“奶头乐”战略,根据二八定律,20%的人必然会掌握80%的财富,要用大众娱乐和精神消费品填满普通人的生活,以此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不满情绪,令其无心挑战统治阶级(20%那部分人)。

  “奶头乐”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色情行业、暴力网络游戏、舆论口水战;另一种是满足性娱乐,比如偶像剧、综艺等,让娱乐圈火起来。

  娱乐圈火起来,年轻人把视野聚焦在各路明星,资本入场后又发展出另外的肮脏。

  资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商品”,包括情感、肉体、产品、社会关系等等。

  演员经过资本参与逐渐发展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商人和导演等集体则成为这一“商品”的“购买者”,所以容貌成为了第一标准。又因为面对青少年,舆论导向为美貌既正义,容貌还是成为了第一标准,演技变成了第二标准。娱乐圈逐渐变成一个出卖商品的地方。一方面它产出娱乐产品,供给大众消费,同时也从娱乐品中剥削一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在娱乐圈内部,它也出售精致的容貌和肉体,供给“资产者阶级”购买和消费。缺乏监管,就会导致乱象丛生。

  四毒是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蔬菜残留农药,牛肉注水,猪喂瘦肉精,面粉加增白剂,还有地沟油、毒奶粉、上瘾性的饮料和工业啤酒。45天长成的白羽鸡,100天催肥一头猪,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老坛酸菜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五毒是毒教材:

  本来想写从集体到各自拼搏的事,但之前提到过“五毒”,有人留言叫我注意点这个,用“毒”形容那件事容易被投诉,所以我改成“毒教材”,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些年,将岳飞和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从历史教材中删除,将《谁是最可爱的人》经典文章删除,而余桂元竟然以“为了中日关系”作为理由,同意把《狼牙山五壮士》删除,甚至迎合西方,把《爱迪生救妈妈》假故事加入教材,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吗。

  前两年的“毒教材”事件,舆论中清华教授肖鹰就坚决支持吴勇,不认为教材配图丑,觉得你们这帮“泥腿子”懂什么是美吗?大骂网友“腔肠动物”和“网络狂犬”。

  社科院研究员杨进,开始时对大众的质疑,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说你们这帮人真把自己当角色,人家教材插画家哪个不是人中龙凤,破口大骂网友“这些人病得不轻”,“反智主义”。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苏德超,拿字典片面地反驳网友,拉偏架……

  以上“五毒”,它们都具有慢性、危害性或上瘾性,破坏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团结。

  “黑五类”重返舞台,人们欲望不断膨胀,社会风气下降,阶级意识模糊,社会“五毒”也就随着兴盛起来了。

  希望国家与人民重视起来!

  警惕新“五毒”,莫做新病夫。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