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再读《共产党宣言》:马列毛的理论错了吗?

作者:钟建民 发布时间:2022-04-21 07:51:22 来源:红歌会网 字体:   |    |  

  在我面前放着的一本《共产党宣言》,已经与我陪伴了四十多年了。这是197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单行本。

  这不是我自己买的书,而是我父亲带回来的书。他在国企上班。那时普遍号召读毛选,读马列,这是工会下发的书籍。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1936年11月,斯大林宣布苏联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之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也都把苏联模式当作了社会主义制度,因而不约而同地模仿了苏联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

  然而,1989年前后的东欧演变和苏联解体,使人们对苏联模式产生了疑问:到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错了?还是苏联模式错了呢?

  这客观上需要我们重新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阶级矛盾的基础之上的。

  在《神圣家族》一书,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无产阶级和富有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二者都是私有制世界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确定的地位。只宣布它们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够的。

  私有制,作为私有制来说,作为富有来说,不能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不保持自己对立面一一无产阶级的存在。这是对立的肯定方面,是得到自我满足的私有制。

  相反地,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不能不消灭自身,因而也不能不消灭制约着它成为无产阶级的那个对立面一一私有制。这是对立的否定方面,是对立内部的不安,是已被消灭并且正在消灭自身的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由此可见,在整个对立的范围内,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考察了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考察了无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不能再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的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共产党宣言》第36页)。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说明了共产主义(这里的共产主义可当作科学社会主义和同义词来理解)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他们指出“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因此,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共产党宣言》第38页)。“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是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同上书第40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消灭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那就是凭借占有的物质资料可以奴役他人的劳动的权力。在这里所指明的对象,就是作为剥削阶段的资产者;体现资产利益要求的资产所有权;体现这种权利的制度;形成这种权利的基础的所有制等等。

  那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同上书第39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显现在我们面前: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

  2,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

  3,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根本转变:即由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到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主体由资产所有者到劳动所有者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由体现资产所有者权利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向体现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制度的转变;

  四,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到社会所有的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很显然,这四种转变是相互关联的。随着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私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自然也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自然了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劳动所有权成为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益要求;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生产也必须产生了生产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

  一谈到生产力,我们马上就想到了什么?财富。这就是传统的资产阶级观念,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相适应的观念。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观念是什么,是以人为中心,是以劳动者为中心。因此,当我们谈发展生产力时,在资本主义社会看的是物质财富增长如何,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看的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如何。面对疫情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考虑是经济正常运转,因而西方国家并不需要隔离控制;我国则首先考虑的是“人命关天”,坚持“动态清零”政策。

  一谈到生产主体,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老板,资本家或股东;这是传统的生产主体观念:资产者;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什么?劳动者、社员、工人。

  一谈到权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产权。那是资产所有权,是非常传统的权利观念,即“谁投资谁所有”的观念;社会主义需要的是什么观念?劳权观念,“谁劳动谁所有”“谁劳动谁管理”的观念。

  当然与此相关的还有企业观念、经营观念、制度观念等等。

  两个决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不仅仅包括实践中消灭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段的暴力革命,不仅包括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同时还包括观念意识的不断解放,包括着对陈旧的、习惯的观念冲破和新观念的建立!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上书第35页)。正是因为无产阶级,因为劳动者是最底层的、占社会主体的部分。因此,无产阶级也必然是为绝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运动。通俗地说,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运动。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