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漫谈“伤痕文学”的“伤痕”

作者:湖北石锋 发布时间:2022-04-19 08:09:51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伤痕文学”因“伤痕”而得名,是专门写“伤痕”的。

  “伤痕文学”写了哪些“伤痕”呢?归纳起来有两种。第一种是知青的“伤痕”,这是最主要的,这方面的作品最多。知青有什么“伤痕”呢?知青的“伤痕”是把一个个白白净净的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去“吃苦”,去干又脏又累的农活,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十分艰苦,给这些小青年带来了永远也忘不掉的“伤痕”。

  第二种是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伤痕”。他们有什么“伤痕”呢?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伤痕”是把他们这些高贵者下放到“五七干校”(他们称为“牛棚”)去受苦,让他们干下等人干的农活,干又脏又累的农活。他们是“治人”的“劳心者”,怎么能干“劳力者”干的体力活呢?这是对他们的“迫害”,给他们带来了终身难忘的“伤痕”。

  综上所述,“伤痕文学”所写的“伤痕”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吃苦”。他们用动情的场景描写和煽情的文字描述,把知青上山下乡,把干部和知识分子进“五七干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就是为了证明知青和干部知识分子在体力劳动中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遭受了“非人待遇”,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痕”。

  不过,人们会发出疑问,“伤痕文学”所写的“伤痕”是伤痕吗?参加体力劳动吃点苦,受点磨难,能称为“伤痕”吗?把“吃苦”和磨炼说成是“伤痕”,这是对劳动的鄙视和亵渎。照此说,几亿农民不是“伤痕累累”?

  事实表明,“伤痕文学”的作者是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进行写作的。不然,知识青年为什么就不能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到“五七干校”去干点农活?难道他们只能在城里“享福”,就不能到艰苦的地方受点累?他们只能当高高在上的“劳心者”,不能当参加劳动的“劳力者”?这是什么逻辑?再说,他们吃的这点“苦”,受的这点“罪”,与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比,算得了什么?与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比,与三线建设的工人比,与造梯田、修“红旗渠"的农民比,又算得了什么?

  “伤痕文学”的作者和支持者总是强调说,“伤痕文学”是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阴暗万面,是对文革的控诉和批判。如果说写知青、干部和公知们的所谓“伤痕”,是对文革的控诉和批判,那这种控诉和批判也太苍白无力了。

  首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一项重大决策。革命事业必须有接班人,但怎样培养接班人呢?在温室里培养吗?在优越的环境里培养吗?毛主席反复强调要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培养革命接班人。不经过劳动锻炼和艰苦条件下的磨炼,不经过工农群众的再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革命接班人的。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三大革命运动的洗礼,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万这一点。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经过磨炼的知青成了真正的接班人,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今日,还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在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岗位上,发挥着无人能替代的重大作用。

  我们承认,当时农村条件差,干农活累,知青们肯定吃了不少苦。但这种“苦”决不是“伤痕”,而是知青们值得骄傲旳光荣经历和印记。正是这种磨炼提高了他们的觉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只有那些怕苦怕累的极端自私者,才把这段磨炼当成“伤痕”而喋喋不休,永不释怀。

  另外,让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这也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培养一支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一项重大决策。鉴于苏联变修的重大变故,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防修反腐”的措施,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走“五七道路”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毛主席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走“五七道路”、参加生产劳动正是在落实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

  当然,对于在办公室坐惯了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来说,到“五七干校”干又脏又累的农活,肯定是吃了一些“苦”。但这些“苦”必须吃,这是“防修反腐”的需要,是培养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知识分子队伍的需要。只有那些抵制“防修反腐”、拒绝思想改造的干部和公知,才把干农活吃点苦受点累当成是“迫害"、是“伤痕”而耿耿于怀。

  由此可以看出,“伤痕文学”把知青在上山下乡中吃的苦,受的磨难,把干部和知识分子在“五七干校”里吃的苦、受的磨炼,作为“伤痕”而加以控诉和批判,这不是控诉和批判文革,而是在控诉和批判党的两项重大决策。这个混淆是非的阴谋必须戳穿。

  总而言之,只要动脑筋分析一下,“伤痕文学”所描写的“伤痕”并不是真正的伤痕,而是知青、干部和公知不可缺少的磨炼和考验。而现在知识青年、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缺少的正是这种磨炼和考验。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这种磨炼和考验昊万万不能丢的宝贵经验,丢掉了,就会有成批的人变色变质。而“伤痕文学”却把这种磨炼和考验当作“伤痕”进行控诉和批判,其矛头直指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干部和知识分子走“五七道路”这两项重大决策,其用心极其险恶。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