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养生

抓住三伏天的尾巴!让阳气升起,驱散疾病!

作者:拉筋拍打 发布时间:2024-08-13 10:45:34 来源:拉筋拍打 字体:   |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末伏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三伏天将要过去,此时我们仍然可以借助天地给予的能量,来补充我们自身的阳气。

  末伏,通常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称作终伏、三伏。2024年的末伏时间为:8月14日到8月23日。

  阴雨连绵的中伏已经过去,此时乌云散去,阳光照耀,有了些秋高气爽的感觉,古人在立秋后置“末伏”,末伏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三伏天将要过去,也意在提醒人们虽然已到初秋但仍然要避暑热之气。

  末伏,防秋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祛湿排寒固阳正当时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 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祛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气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而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末伏虽值秋季,但天气依然炎热,我们仍然可以借助天地的能量,祛湿、排寒,养护我们的阳气。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1.晒晒太阳

  阳光是人体阳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天上午9-11点钟的阳光最好,如果能晒20分钟以上的太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

  2.适当运动

  中医说“动则生阳”。建议阳虚体质的朋友,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能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运动是为了更好地养护和升发阳气,但如果每次都运动到大汗淋漓,反而会损阳气。建议体质不佳、阳气不足者,尽量选择禅跑、扭腰功、太极、站桩、五禽戏、八段锦、散步这类比较轻缓柔和的运动。

  日常工作时,也应注意活动,别在电脑前呆太久,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都可帮助身体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

  3.拍打全身

  三伏天是最能排寒湿之气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拍打全身来激发身体的阳气,起到排寒祛湿的目的。

  具体怎么做呢?先拍打双肘、双手、双膝、双脚通用部位,再拍打四肢,然后从头到脚拍打。每次每处最好5分钟以上。

     4.拉 筋

  古人云: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可见要想延年益寿,就应令筋骨柔软、延长,更富弹性。

  婴儿的身体都很柔软,阳气旺盛。但随着年龄增长,其身体越来越硬,筋越来越缩短,阳气逐渐衰落。到了老年,筋缩还导致人驼背、变矮。人死了,阳气耗完,身体就完全硬了,故称之为僵尸。大自然的现象亦然。青枝绿叶柔软,生命力旺盛,枯枝败叶僵硬,生命力衰竭。可见柔软则阳气足,僵硬则阳气弱。僵硬、萎缩的筋简称筋缩。甚至手上、脚上会出现“筋疙瘩”,按上去隐隐作痛,这就是筋结。

  从中医理论看,人体十二经络和十二经筋走向完全一致,如影随形,因此筋缩、筋硬、筋结则导致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就会生病。反之,坚持拉筋可以使筋得到舒缓,筋会逐渐恢复且变柔软,疏通经络,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病症会逐渐自愈。尤其卧位拉筋,可以将全身大关节同时拉伸,强度大且安全,老少皆宜。

  5.艾 灸

  艾灸此时依然是补充我们能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时节,排湿寒固阳气,为大家推荐4个穴位。

  我们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位于腹部正前方的神阙、气海、关元穴是养护阳气的主要穴位。

  平时阳虚怕寒,怕凉怕冷者,可在这三个穴位处用揉腹或艾灸的方法提升阳气,抵御内在和外在的寒凉之气,有助血脉流通,真气充盈。

  ① 生命之根:神阙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神阙穴和人体的元阳、元阴关系非常密切,是护阳大穴,平时也要很好的固护,不要露肚脐。

  ② 维护元气:关元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关是门口的意思,元是人体的元气。是人体元气产生的一个关口,此穴既能产生又可以维护元气。

  ③ 补气要穴:气海

  位于肚脐下一寸半。是被誉为“补气要穴”的气海穴,这里是人体的气汇聚的地方,它比关元穴补气的作用更突出,临床上常用气海穴治脾胃虚弱。

  ④ 排寒除湿:膏肓穴

  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三寸处。

  孙思邈,在《千金方·杂病第七》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药王的话并不夸张,膏肓穴是厥阴病的最底层(厥阴病为六经病之一,可想象成病到最深的那一层)。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底层的瘀血,寒湿,痰湿等不干净的东西打出来,投入产出比相当高。

  艾灸养生时,除了需要好的艾灸工具,还需要好的艾柱艾条,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6.精 神

  ① 善能升阳。《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②喜则升阳。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趁着三伏天的尾巴,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阳气补回来吧!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