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激励后人的不朽教材——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碑文敬读

作者:毛志华 发布时间:2020-06-05 17:29:19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    |  

  1931年9月5日,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李硕勋,在28岁的青春年华,英勇就义于海口东校场刑场,用自己满腔热血写下一个革命者永不泯灭的厚重人生。65年后,人们在烈士殉难处竖像建亭,并特意将亭前道路更名为“勋亭路”,以永怀先烈,训育后进。亭前竖立着花岗岩雕刻的李硕勋烈士半身塑像,正面镌刻邓小平题写的“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基座刻有李硕勋烈士写给妻子赵君陶的绝笔信。全文如下:
  陶: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勋九.四
  寥寥数语,李硕勋烈士从容就义、慷慨临刑的画面跃然而出,这泣血文字承载着他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忡忡忧心,对人民革命事业的挚挚追求,对爱妻爱子的深深眷恋,读之不禁潸然泪下,亦肃然起敬。
  1903年2月23日,李硕勋出生在四川庆符县(今高县)一个清贫的商人家庭。他自幼禀赋聪慧,勤敏好学。先后在成都省立一中、上海大学学习,积极投入各项斗争。192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五卅运动这一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者之一。北伐战争中,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政治部主任的李硕勋率部在河南上蔡击败奉军,后回师武汉,东下讨蒋。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被任命为第11军第25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南省委(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军委书记。
  1931年春,李硕勋奉命到粤赣边区担任红7军政委,因身患疾病,被迫留在香港治疗。其间李硕勋改任广东省委军委书记。8月,他赴海南岛指导军事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忠贞不屈,在写下碑文所刻“与妻书”后,壮烈牺牲!
  李硕勋以赤子之心铸就钢铁城墙,以泰山之力撑起民族脊梁,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所表现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犹如一座灯塔,永远照耀我们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学习李硕勋烈士坚如磐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李硕勋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他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17岁时,他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先进理论犹如清新的春风,使他那早已萌芽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归宗到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上来。在给家兄的信中,他讲道:“我们认清只有彻底的用革命手段,坚决地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才是我们死里求生的唯一出路!弟近来对于一切均已置之度外,将本此伟大的使命作终身之奋斗!”从那时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终没有动摇,越是危难关头,越是信念坚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硕勋的革命引路人,妻子的五兄,也是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赵世炎被杀害,他坚定表示,要向五兄一样战斗和生活。即使“日内恐即将判决”,他依然毫不动摇地对狱友们说,“你们放心,要继续战斗,前途是光明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英勇奋斗。
  学习李硕勋烈士铁骨铮铮、无限忠诚的坚强党性。李硕勋的一生,时时刻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先,以革命事业大局为重。他常说,“共产党人的一切都是属于党的”。1931年在港期间,因工作一时未落实,他诚恳致信中央,“我去留如何,速复电,即遵行”,是他忠诚于党的生动注脚;1928年,中共浙江省委提名他担任省委代理书记,受当时中央复杂斗争影响,未获批准,他毫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积极协助工人出身的徐英做好各项工作,是他忠诚于党的鲜活诠释;在狱中,敌人打断他的双腿,用铁丝吊在半空,“余在琼已直认不讳”,坦然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而对党的秘密绝不吐露半句,是他忠诚于党的生命绝唱。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身为党员,就必须把对党忠诚牢记心中,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学习李硕勋烈士担当任事、鞠躬尽瘁的精神意志。李硕勋一生担任过很多职务。党调他一地他熟悉一地,调他一处他深入一处,始终躬亲尽责,无私无畏,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从事学生运动,他为唤起同胞自强觉醒、引导青年投身反帝斗争积极奔走。军内任职,他因地制宜加强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让25师这支曾沾染旧军阀习气的队伍脱胎换骨,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白区斗争,他机智果敢、镇定自若,数次挽救同志安危,让组织免遭重大损失。主持浙江省委日常工作,他忘我工作,迅速恢复20多个县的党组织。任职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他以极大热情和胆量,发动和领导了苏北的农民起义,并先后筹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是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写照,更体现出他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九死不悔的坚强意志。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李硕勋烈士理想崇高、真挚浓烈的家国情怀。李硕勋是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人。当他的人生选择一次次与内心情感逆向而行,绝不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这炽热的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南昌起义前,他看望怀有身孕的妻子,因军情紧急,只能是匆匆一瞥;白区斗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每每出行都要特意让妻子给自己化装,只为减轻她的担忧;香港团聚,几天的天伦之乐竟成永远的诀别。在狱中,他将写好的“与妻书”捧读良久,斟酌下把“前线”改为“前方”,把“善视吾儿”改为“善育吾儿”。“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死后勿为我过悲”“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流淌着他对爱妻爱子的愧疚与不舍,更加坚定地表达出他为之追求真理的可贵,为之斗争理想的崇高,为之献身事业的伟大。精神有了归属,生命才有意义,家国情怀就是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只要我们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必能描绘大写人生、成就非凡意义。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