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选择当兵, 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作者:桂从路 发布时间:2018-04-21 16:26:35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1.jpg

征兵宣传季寄语高校学子

  青春该如何度过?将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知行合一中体验“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壮志豪情,体察岁月静好背后的另一种人生,无疑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方式。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军营一定有你们的向往之处,义无反顾就能抵达!

——退役士兵、人民日报评论员 桂从路

  退役5年,每当看到与军队有关的新闻,思绪总会飘回那些穿军装的日子。平凡的生活、易逝的时光,如流水一般从生命中悄然滑过,但军旅生涯不断提醒我,不能辜负那些激动人心、热血沸腾的岁月,不能丢失那份汗水磨砺出的坚定和执着。

  “当兵,是一生一次的旅行。”于我而言,这次旅行不仅是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更是一个映照初心的起点,在回忆往昔时提醒我来的方向,向未来出发时告诉我去的地方……

  青春该如何度过

  时至今日,依然清晰记得2011年12月12日那个上午,北京的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北区食堂门口,一一作别前来送行的老师和同学,登上前往北京西站的汽车。那时,尚不知如何敬礼的我,面向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父亲和就读3年的校园,将右手举到眉前。对未知的军旅生活,我没有担忧,只有期待。

  做出从军的决定并不难。我就读的高中虽然只是大别山区的一个县级中学,但在革命建设年代便确立了“天下己任”的校训。我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以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目标。大学3年,在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的课堂上,我收获了许多有关国家的教益。如同种下种子总有一天要破土而出,选择当兵,选择以战士的身份感受这片国土的美丽,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青春该如何度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把时间用来求索知识,是一个学生的本分;去尝试、去感受、去远方旅行,是丰富眼界和胸怀;而将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知行合一中体验“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壮志豪情,体察岁月静好背后的另一种人生,无疑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方式。

  犹豫和徘徊终将错过最精彩的绽放。做出当兵决定后,我写下一篇日记,剃了一个发长3毫米的板寸,把几箱书籍托付给朋友,暂别大学生活并坚信——在南国密林之中,一定有我向往的地方,义无反顾就能抵达。

  “当一个好兵”

  经过20多个小时火车、4个多小时汽车的颠簸,我们这批“新兵蛋子”终于在一个凌晨时分,齐刷刷地站在大山深处的某个新兵营里。等待我们的,除了炊事班端来的面条,还有新兵营营长的训令。“当一个好兵”,是我那天夜里听到的最响亮的一句话。

  像所有的新兵一样,我们在立正、稍息的口令中,完成了对军营最初的认知;在一次次齐步正步、低姿匍匐中,实现了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湿冷交加的冬季,清晨出操总是在一片漆黑之中,傍晚时分的“鸭子步冲坡”、五公里越野,也免不了流下许多汗水。3个月下来,原本体形偏瘦、力量不足的我,在“一咬牙、一坚持”中实现了各个课目的突破,逐渐有了兵的模样。

  我所服役的部队,是战略导弹部队。与大山为伴,军营生活少不了单调和寂寞,但更多的是拼搏中的热情似火。犹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发射阵地时的震撼不已,第一次摸到导弹时的夜不能寐。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讲究的是团结协作,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导弹操作号手,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必须学习大量专业知识,这对一个文科生来说并不容易。我拿出高考复习时的劲头,白天照常训练,晚上加班加点,从基础物理知识学起,一点点把导弹操作规程弄清摸透。付出总有回报,在几个月后的专业考核中,我取得了义务兵第一的成绩。

  半年之后,我被借调到机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虽然挑战不小,但也给了我更多接触部队的机会。在采访基层官兵的过程中,在参与全军重大典型宣传报道的任务中,我了解了许多鲜活的基层故事、感人事迹。随着这些故事在自己笔下变成100余篇文章发表在《解放军报》《火箭军报》等媒体上,我对部队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两年从军之路,“优秀士兵标兵”的荣誉承载了组织的认可,三等功军功章的荣光写满了成长的收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两年,对于人民军队来说不过是很短暂的历史片断,对我个人而言却是最难忘的人生经历。或许,和那些常年坚守在大山深处的战友、战斗在一线流血牺牲的将士相比,我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好兵,但流淌在身体里的军人血脉,将会伴随我一生。

  像士兵一样突击

  离别总是伴随着伤感。卸下军衔、脱下军装前,我最后一次和战友用力拥抱,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把泪水洒在军营。但当踏上离别的火车,我深知行囊中已装满军营的馈赠,在未来的每个日子里,我还会像一名士兵那样去奋斗、去突击。

  退役返校后,我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保送研究生。从战士回归学生身份,让我对读书学习多了一分思考。有人说现在的大学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军队教给我的恰恰是,读书学习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不应仅仅满足于找一份工作、实现生活的富足。

  2014年8月31日,在研究政治学理论之余,我和同样从部队退役的校友周晓辉一起创办了微信公众号“一号哨位”。我们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一号哨位”能成为军营和社会对话的一个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军人群体,了解军营生活,并为有志入伍的大学生提供帮助。时至今日,“一号哨位”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持续推出正能量的优质内容,全网粉丝达数百万,为军事文化传播、新时代军队形象塑造贡献了力量。

  当然,做这件事并不容易。犹记得起步阶段公众号的关注量寥寥无几,我们既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对新媒体运营也不甚了解。但我们从未怀疑这件事的意义,像一名士兵那样坚持到底是团队的共识。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学习新媒体知识并制作推送,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我们知道,“一号哨位”的粉丝都是热爱军营的人,因此每天的推送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粉丝的承诺。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当晚,得知有消防战士牺牲,我心痛不已,凌晨3点钟爬起来写文章推送。

  “一号哨位”带给我们许多关注和荣誉,但我想,能够为军队做点事情,是每名士兵的职责。脱下军装,我们依然和这支军队有不解之缘,她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自豪,她的每一次精彩都令我们鼓舞。

  书写,也是一种战斗

  研究生毕业后,我被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录用,成为一名“党报评论君”。巧合的是,无论是我就读的大学、服役的军队,还是我工作的报社,都有“人民”二字。记得毕业前夕,在学校组织召开的毕业生座谈会上,我曾这样和大家分享心情:当我以及像我一样的人大学子选择参军入伍,在泥泞之中低姿匍匐,在冰雪哨位独自站岗,头顶的军徽告诉我们,保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人民并不抽象。

  选择新闻领域的工作,和我曾在部队从事宣传报道的经历密不可分。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军旅生涯给我的启迪,也是我在人民日报社岗位上工作最大的动力。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民日报评论员手握的无疑是“金话筒”。作为党报评论事业的一分子,在书写一篇篇文章中见证时代进步,这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追求。当兵站岗,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保家卫国;“传递党心民意、建构理性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同样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在这个意义上,书写,也是一种战斗。

  成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的编辑后,军队的建设发展是我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围绕军队改革、军人权益保障等话题,我撰写、编辑了一些评论文章。今年2月,民政部就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启动“清零行动”,我在《不落一人,给老兵温暖拥抱》一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刊发在《人民日报》上。前不久,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我撰写评论《走向大洋,呼唤现代化的中国海军》在人民网发表,为改革强军鼓与呼。

  在中国,每24个人中就有一名退役军人。在数以千万的老兵中,我只是普通的一个。像他们一样心系军营,像他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改本色,这,也是一名士兵的本分!

  照片由作者提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