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科技人生的赞歌

作者:满都麦 发布时间:2017-10-09 09:00:2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为人民公社立传,为农民育种家唱赞歌,这是我阅读《麦颂》之后的第一感受。作者智广俊系下乡知青,他坚守在乡村从事农业科研与推广45年。近年,他以文学创作的形式,书写乡村变革真实的历史进程,抒发对土地一往情深的热爱和对育种事业的痴迷眷恋。《麦颂》充满泥土气息,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我曾为他的长篇小说《科技活财神》作序,该书获得了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作者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社会百态,全景式的描绘了人民公社的时代风貌。作者认为人民公社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创举。人民公社把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散沙式的个体农民组织在一起,把农业生产上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引向了集体经营,符合农业生产通过规模经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人民公社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和失误,最终导致了人民公社的转型。

  这部小说思想的深刻性就在于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艺术的再现了人民公社那段火红的历史。小说前半部出场人物没有好人坏人之分,书中人物都想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认识上有所不同,走的路线也不尽相同,采取的措施并不完全一致,从而构成了矛盾冲突,有时这种冲突还很激烈。作者以时空顺序描写了哈达图公社的三任书记。他们一开始思想和行动上都比较左,与主人公谷智超、甄三虎等实干家发生了多次激烈冲突。后来他们在现实面前,思想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可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始终贯穿全篇,情节跌宕起伏,不落俗套。这种描写,不同于文革前农村题材小说那种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观点来讲述人民公社的故事。也不同于新时期的一些随风作者丑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各级干部,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制度,否定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也不同于有些作者只是从人性善恶出发,来描写农村故事,虚化了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小说赞扬了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却又揭示了在农业学大寨中一些左的做法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给农村造成的伤害。因此,这是一部用新的视角、新的观点书写人民公社的长篇小说。我认为这样的书写,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更有利于总结人民公社的经验与教训。

  《麦颂》以农业科技推广为题材,围绕种子做文章,选题新颖,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主人公下乡到农村后,立志献身农业科研与推广,在农村从事农作物育种研究,历经千辛万苦,在小麦、莜麦、大麦三种作物上培育出多个新品种,为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彰显了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科学理念。在小说的后半部,着重描写了农业科技领域中的腐败问题;讴歌了主人公谷智超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于斗争的品质和风骨;展示了农民技术员的风采;弘扬了主人公九死不悔献身农业科技的志向;塑造了一个基层农技人员的光辉形象。是一部产生正能量的励志小说。

  《麦颂》虽然也属于知青小说范畴,但故事编排、人物命运走向,却不同于以往的知青小说。主人公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知青小组中其他4位下乡知青与主人公在农村改革大背景下,相互间的利益得失、情感纠葛缠在一起,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别具一格。他主张爱情要建立在人生事业的基础上。他说,爱是自私的,但我能做自私的人吗?使常见的三角恋,写得缠绵曲折、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麦颂》的时代背景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似。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硬汉角色;都是从社会重大变革的政治层面来讲述人物故事;都是反映农村社会问题的小说,同样具有史诗价值。

  (序作者系原内蒙古文联副主席)

  2016年8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