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沂蒙多“红嫂” 精神代代传

作者:赵新兵、王齐等 发布时间:2017-08-02 14:25: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    |  

 

▲祖秀莲与“兵儿子”郭伍士。

▲五位“沂蒙六姐妹”在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时的合影。

▲记者在临沂市沂南县寻访到五位老“红嫂”,依次是高振荣、马乾文、张淑贞、王春桂、谷荣仓(从左至右)。


蒙山巍巍,筑起沂蒙人民保家卫国的丰碑;沂水汤汤,诉说老区儿女奉献牺牲的深情。

“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70多年前的战争年代,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推车推动历史,唱响一首抵御外侮和全国解放的悲壮之歌。

重新踏上这片曾饱受战火的土地,追寻“红嫂”足迹,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桩桩动人的事迹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嫂”精神在沂蒙山水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战争年代的沂蒙,家家有“红嫂”

战争年代,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女性,用生命、鲜血和骨肉支援着前线,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昭示着“红嫂”的人性光辉,铭记着她们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

沂蒙山区腹地,挡阳柱山脚下,沂水县桃棵子村满眼苍翠的山坡上,“红嫂”祖秀莲的坟前,一块特殊的石碑静立40年,上面刻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战争。而在中国战场,全面抗战已进行了4年。在挡阳柱山上一次战斗中,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子弹从他嘴部射入,从脖后钻出,凶残的敌人又用刺刀在他身上连捅数下。九死一生的郭伍士苏醒后,爬到了约一公里外祖秀莲家门前,被她奇迹般救活。

70多年过去,祖秀莲生前居住的老屋仍在,屋内一个土炕被两个灶台熏得发黑,阳光透过窗户栅栏,落在炕上。郭伍士获救后躺在这里,喝下了第一口救命水。

在这间老屋内,祖秀莲帮他清理伤口,照顾了他4个日日夜夜。为了不被日军发现,祖秀莲又把郭伍士转移到半山腰的一个山洞中,隐藏了25天,并且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探望照顾,用土法给他疗伤。

郭伍士在他的回忆文章《人民,我的母亲》中写道:“(她)把自己像藏金银一样藏的一点面,一回拿出一点来,做成面糊糊来喂我。我吃了面糊,她把锅上的煳锅巴用水泡下来,给大爷吃,而她自己却吃糠团子。为了给我补身子,她竟然把自家唯一的母鸡也杀了。

“那时收留八路是要命的事儿,俺这个老奶奶不怕死!郭伍士好得差不多了,是俺爷用小推车,把他送回了部队医院!”桃棵子村村支书张在召说。

1947年,郭伍士因伤病复员,本该回老家山西的他,决定用自己的余生报恩。他挑着一只酒篓,历经8个寒暑,踏遍了八百里沂蒙,像着了魔一样边卖酒边寻找救他的那个“张大娘”。当再次见到祖秀莲时,郭伍士双膝跪地,大声呼喊着:“娘!娘!”从此,郭伍士在桃棵子村落了户,为老人养老送终。

战争年代的沂蒙,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

柔情似水的“哑巴奶奶”明德英,用乳汁救护小八路;芳骨如钢的李桂芳,带领31名妇女肩扛门板,水中架起“火线桥”;深明大义的“沂蒙六姐妹”,日烙煎饼八百斤拥军支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里的女性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2亿斤,救护伤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

刚烈的沂蒙女性,对敌人疾恶如仇,对共产党却满怀亲人般的柔情。

抗战时期,沂南马牧池乡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在此工作的革命先驱,其子女无人照看。“红嫂”张淑贞在婆婆王换于的带领下,创办了战时托儿所,在3年多的时间里,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其中包括罗荣桓、徐向前等将帅的子女。

今年105岁高龄的张淑贞,现住在马牧池乡东辛庄村。距离她家500米远的托儿所旧址,如今建成了王换于纪念馆。院子里的一棵老树,是当年孩子们唯一的娱乐设施,几间老屋,是孩子们的宿舍。

一袭黑衣、满头银发,让人很难想象,端坐在沙发上的瘦小身躯,在70多年前,曾做出了怎样的艰难抉择。为了照看这些革命后代,她们把自家刚出生的孩子放到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喂给年龄小、体质差的托儿所孩子。几年时间,张淑贞家先后有4个孩子夭折,她们所哺育的革命后代,却一个也没有少。

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曾问她,当时为什么那么狠心?她说:“自家的孩子,没了还能生养。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没有了血脉,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捐躯献身歼日寇,舍生取义救亲人。”位于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门前的这副对联,道出了沂蒙军民深情。

硝烟岁月,沂蒙人人参军,户户支前。年轻男人前线打仗,后方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深知,支持共产党的军队、保护战士的生命,就是保护自己的丈夫、兄弟、孩子,朴素的想法既出于人性,更是一种笃定的信念。

战争年代的沂蒙地区贫困落后,质朴的农村妇女仍面对着礼制的巨大束缚。有人说,明德英顶着道德压力,义无反顾地敞开胸襟,无疑是出自对共产党军队的绝对信任和爱护。

88岁的“红嫂”王春桂,抗战时期与父亲在大石岭救过受伤的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村妇救会会长,组织妇女做军鞋、军衣支援前线。这位老人一直以明德英为榜样。“她能用乳汁救八路,俺不如她!”

“那时看到八路军,就像见到了亲人!”现住界湖街道南村社区、89岁的“红嫂”马乾文,十几岁时跟着奶奶给八路军送饭,冒死照顾青驼寺战役中受伤八路军战士,并最终嫁给了这名战士。“八路军知道可怜人啊!他爷的腿被鬼子打了那么大的口子,当时缺人手,我看着可怜就照顾他。”她回忆说。

“红嫂”精神代代传

战火过去70多年,老“红嫂”芳踪渐远,新“红嫂”接过她们手中的接力棒,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嫂”精神,在沂蒙薪火相传

明德英、王换于、祖秀莲、李桂芳、“沂蒙六姐妹”,当年的沂蒙“红嫂”都一个个远去……

斯人已去,历史却将永远铭记。

位于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自建的“沂蒙红嫂文化纪念馆”今年5月开馆,郭伍士寻找祖秀莲时使用的黑色酒篓被收入馆中,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舍生忘死、知恩图报的“军民母子情”。

郭伍士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大娘守在我身边,喂水喂饭,她对我说:‘咱娘俩的命如今是一条,你放心,有我就有你’。”张在召回忆说,祖秀莲过世时,郭伍士正巧赶回老家去吊唁过世的亲侄子。返回村里时,他趴在祖秀莲的坟头上,哭了两天两夜。

郭伍士1984年去世,他的四个子女至今仍生活在桃棵子村。站在郭伍士留下的老屋前,郭伍士的儿子郭文科说,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永远不要忘了共产党,第二句是永远不要忘了人民。

自建纪念馆记录“红嫂”历史的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呈镕,既是“红嫂”精神的受益者,更是“红嫂”精神的传承人。

朱呈镕曾是临沂市毛毯厂的“销售大王”,1997年下岗。“颓废了好一阵,但想想‘红嫂’们在那么困难的年代做出了那么多牺牲,下岗算什么?”她说。

重新振作的朱呈镕,先是带领下岗职工创办了人力脚蹬三轮车公司,后又研究出夹心冰糖葫芦。骨子里那股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劲儿,让她决心要当“老大”,做出个名堂来,她给自己的冰糖葫芦取名“朱老大”。

14年来,朱呈镕把拥军当作永不下岗的职业,先后走访了300多支部队,行程26万公里,捐献拥军物资累计1000多万元,被誉为“新时期的沂蒙红嫂”“最美兵妈妈”。

“沂蒙红嫂文化纪念馆”里,存放着大量实物、图片和各类雕塑。其中一张照片中,“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在弥留之际,紧紧握着朱呈镕的手,若有所托。

“我曾问躺在病床上的伊大娘,如果现在还让您给战士们烙煎饼,做军鞋,你还会做吗?她回答说,‘现在生活好了,得给他们包饺子、蒸馒头,买皮鞋穿!’”朱呈镕站在照片前回忆说。“大娘快不行的时候对我说,‘你来了我就放心了,一定要把‘红嫂’精神接力棒接好,传下去’。”

拥军是沂蒙“红嫂”们永恒的话题。无论战争、抑或和平年代,爱护人民子弟兵融入了一代代人的血液中。老区的不少百姓都说,每当有部队训练路过临沂一些乡村时,当地人仍像战争年代那样,把煮鸡蛋和干粮塞到战士手中。

在拥军40多年的新“红嫂”李秀莲家里,她拿出了一大包为拥军新绣的鞋垫。“棉花车子吱吱地响,每天纺四两。”她说,战争年代,她的祖母、母亲,组织村里的姐妹积极做军装、绣鞋垫,支援前线,现在时代不同了,但是祖辈留下的精神不能丢。

李秀莲家出了4代“红嫂”,并有4代人参军。2010年,兵员大市临沂局部出现了征兵难的苗头。听说这一情况的李秀莲万分焦急,毅然动员仍在上大二的孙子和刚刚大学毕业的侄子从军,在当地传为佳话。

因为拥军,朱呈镕有了许多“兵儿子”。曾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的张广奇父亲早亡,入伍前5天,母亲过世。他带着父母留给他的一张10多万元的欠条入伍。“后来部队领导告诉我,他在训练的时候总走神,好几次差点从单杠上摔下来。”朱呈镕说。了解到张广奇的情况后,她毫不犹豫地认下了这个“兵儿子”。帮他还了欠款,并不断勉励他好好训练。如今张广奇已经考取了军校继续深造。

老“红嫂”逐渐远去,“红嫂”精神永驻儿女心间。“俺娘不会说话,就打手势给我讲过去的事,她是最好的母亲。”明德英的女儿李常花说,“八路军为人民打仗牺牲,老百姓救人是应该的。”

作为王换于的孙女、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也带着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退休后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做起了义务讲解员,先后为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11年来,她自费行程9.2万公里,将“红嫂”事迹传播到全国各地。

为何“红嫂”对共产党情有独钟?

“红嫂”精神源于战争年代党政军民结成的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情。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嫂”精神仍是当地干群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这首战争年代诞生在沂蒙山区的《跟着共产党走》,传唱至今,道出了当地老百姓对共产党的信仰。

95岁高龄的“红嫂”高振荣回忆起丈夫李家才时激动地说:“千辛万苦不回头,永远跟党走!”李家才在解放战争时期,曾6次带领民工推着独轮小推车参加支前工作。陈毅元帅曾高度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沂蒙山区只有400多万人,却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沂蒙儿女血洒疆场、成千上万人成为拥军“红嫂”。为什么“红嫂”对共产党情有独钟?为什么沂蒙人民唱出了“我们永远跟着你走”的心声?

在沂蒙,经历过抗战的人,几乎都会讲述一段有关八路军的故事:部队拴马的时候,都要把马嘴罩起来,怕战马啃了老百姓的树皮;在老百姓家里,不许随地吐痰,而是要专门挖一个坑做痰盂;住在村里,除了打扫街道和院落,还要把水缸挑满,是谓“满缸运动”……

临沂市的沂蒙精神纪念馆里,展示着这样一组数据对比:抗战时期国统区每亩高粱交租84斤;敌占区每亩交100斤以上;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每亩交租11斤。

“老百姓不是天然地选择了共产党。”沂南县党史委副主任刘维常说,当时的沂蒙山区有一句顺口溜,“日本鬼子趴窝,国民党吃喝,共产党唱歌。”三支队伍中,只有共产党的军队爱民如伤,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主张和行动,赢得了民心。沂蒙人民把共产党的军队看作“自己的队伍”,所以不惜“破家”“毁家”也要支前。

如今,遍布临沂的众多纪念馆内,大量的实物和历史照片,为后人瞻仰沂蒙英雄事迹提供了便利。救伤员、千辆独轮推车支援前线、老百姓做军鞋、烙煎饼、送子参军等场景,成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最佳载体,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驻足缅怀。

来自江苏的游客董先生带着孩子来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他说:“我以前来过,很受感动,这次趁着暑假,专门带孩子来看看,不能让下一辈忘记那段历史。我们父子俩都流泪了,感受很深!”

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因为赢得了人民,最终赢得了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秉承一脉相承的群众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于爱梅说:“‘红嫂’精神在战争年代体现为军民关系,而在和平年代就是党群关系。保护好党群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到什么时候,哪有做不成的事情啊!”

作为连片的18个贫困地区之一,1995年,临沂第一个整体脱贫,但到前年底,临沂市尚有贫困人口44万余人,约占山东省的1/6,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包括“红嫂”精神在内的红色精神,为脱贫攻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给养”,2016年,这里减少贫困人口29.1万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位于临沂辛集镇的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年销售各类产品10万吨。企业吸纳二三百名下岗职工。企业董事长、新“红嫂”李秀玲正实施着一个宏大的计划,在原来1.6万亩流转耕地的基础上,再流转两个乡镇18万户农民的土地,种植高筋小麦,统一耕地、播种、管理,并以高于市场1毛钱的价格收购,帮助当地人增收脱贫。“老‘红嫂’支持军队,换来现在的好日子,和她们比,这些微不足道,应想更多的办法为政府分忧。”她说。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沂蒙山区,如今业已成为繁荣昌盛的商贸物流之都。这里有江北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每天大约30万人次的客流,去年交易额超过3700亿元,带动物流总额超过5800亿元。

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临沂最早创办专业批发市场的单位之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士岭说,党旗红,市场旺!战争年代,“红嫂”精神就是一种信仰,相信跟着党才能生存。“新时期,‘红嫂’精神得以延续,我们相信,只有跟着党走才能脱贫致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沂南县委书记姜宁说,“红嫂”们不惜代价相信党、支持党、维护党,关键是她们始终相信,在生死存亡之际,党能给她们带来幸福生活。这种朴素的革命观,是一种鞭策,更是提醒,让执政者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首先从群众视角去思考,有了群众立场,工作才会更有底气。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