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老北京的风筝往事

作者:张鹏 发布时间:2017-03-06 20:12:21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  

  北京人喜欢玩风筝,市井间曾流传着这样的童谣:“阳春三月柳条青,结伴郊外放风筝,女孩喜爱花蝴蝶,男孩爱放大老鹰。”北京逐渐进入一年中玩风筝的最佳季节。

  老北京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风筝的往事也数不胜数。当年,一到这个时节,老北京街头随处可见风筝摊。这些五颜六色的风筝为北京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风筝玩家都奔“四面钟”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具有装饰和赏玩双重功能的民间艺术品,风筝的制作大约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韩非子·外储》篇上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木鸢是一种形似鹰形的以木为架的飞行物。汉代,著名将领韩信创制纸鸢,曾用来测量攻城距离;从唐代开始,风筝由军事工具转为娱乐品;北宋末年,风筝从宫廷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的玩具。

  宋徽宗时的《宣和风筝谱》是关于风筝艺术的最早著作;清代,据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对我国北方风筝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可惜原书早已流失。

  关于北京风筝的民间往事,坊间流传甚多,文字资料却少,已经去世的北京风筝名家关宝翔先生所著《北鸢风情录》填补了这个空白。笔者将书中资料整理成文,从中可以窥见老北京人对风筝的热爱,对风筝技艺的执着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同时勾画出那个时代生活风貌的一个侧面。

  四面钟这个地方,在北京街道地图和北京城坊志等书中是查不到的,旧址是在今和平门外虎坊桥南,陶然亭东边外的一片荒地,因在这片荒地附近有一座教堂,高耸的钟楼四面全有时钟,而这片荒地又没有正式的地名,故放风筝的爱好者就称这里为“四面钟”(如今天桥附近的四面钟为异地复建)。现今这里早已高楼林立,成为通衢闹市,住在这一带的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指出当初荒地的所在以及当时在此放风筝的盛况。喜欢玩风筝的人们往往由内城坐着人力车,拉着大线桄子,举着大风筝一排四五辆车到这儿放飞。

  在这儿玩风筝的以梨园界居多,因那时唱戏的剧场多在前门外天桥一带,所以演员们多住在这一块儿,晚上演戏,上午遛嗓儿,午后一般没事可干,就玩一玩风筝,当时梨园界有不少业余风筝制作高手。另一部分来这里的人是店铺的铺东、掌柜,闲来也好玩一玩,再有就是文化界人士,因为附近的陶然亭是文化人聚会之所,不少人顺便来这儿看看就上瘾了。再有就是由内城远道而来的风筝迷了,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放风筝,当时的热闹场面可想而知。

  “四面钟”附近有一家野茶馆很有名,它和别的茶馆不同,越到冬季这里生意越火。风筝玩主放飞前必到这里歇歇脚,放飞完了,再来这里歇歇腿,有时候风力不合适,一边聊一边待风合适了再玩;有的时候是等人,一般放大风筝没有三四个人是不敢问津的,所以大家相约一起玩乐,等待人手凑齐。还有一种主顾爱看别人放风筝,爱听风筝迷们闲谈风筝放飞、制作的技巧,或者和戏剧界朋友谈些梨园逸闻趣事。这里经常能碰见京剧界的名演员,文化界的名作家,所以每天高朋满座,一条板凳上坐着三四位。就算遇到雨雪天气,风筝不能放飞,人们也愿意在这里泡上一壶茶,聊上个大半天。这间茶馆还有一个长处,就是代顾客存放风筝,大风筝拿来拿去不方便,可以寄放在这儿,店主对玩家都非常熟悉,绝不会拿错,有时风筝挂满墙壁,都能开个小型的风筝展了。存风筝皆为常客,不收费,待到清明节以后将风筝取走的时候给点“酒钱”就行了。

  上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日寇入侵,市面萧条,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不如前,去放风筝的人逐渐少了,再加上人口增多住地扩建,“四面钟”广场逐渐消失了。但是在喜爱风筝的人们心中,依然会记得这里曾经有百十只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大小风筝高高飘扬的壮观景象。

  “大鲶鱼”风筝

  当年,在“四面钟”这个南城风筝爱好者的聚集之地,不能不提两条著名的“大鲶鱼”风筝:两条鲶鱼样的风筝一黄一绿,八尺的鱼头带着十丈的身子,这是北京著名药店“同仁堂”的股东在“哈记风筝铺”订制的,出自哈氏第二代传人哈国良老先生之手。每年风筝季节遇到风力合适的时候,将两条“鲶鱼”同时放飞,这两条“鱼”头部不摇不摆,钻高爬升,尾巴随风飘动,再配上精美的画工,鲜艳的色彩,在高空中姿态潇洒活泼,蔚为壮观,一出前门或者宣武门,老远就能看见。鲶鱼风筝每条都需要三四个青壮年操纵,实为风筝中的精品。后来据说在一次放飞当中忽然遇到一股狂风,由于风筝线已用多年,放飞前没有仔细检查,线断了,另一只后来也不敢再放了。

  老北京的规矩,放风筝在清明过后即收摊,这个风俗据说与“放晦气”有关。早年前,每至清明,家家上坟扫墓,郊外踏青,把家中的风筝也带上,当祭奠完毕,在郊外广场将风筝放起,当风筝升入高空之后,将风筝线剪断,预示着将上一年的病灾、晦气,全让风筝给带走了。故清明以后视风筝身上带有晦气,这谁还敢往家买啊?没有买主,卖风筝的也就收摊了。

  另一种民间习俗是,当你放的风筝掉到别家的院子里,讲迷信的人认为不吉利,就给撕了,如你要得及时,或是隔墙、对门的老街坊碍着面子不能不还给你风筝,但必须在风筝上捅一个窟窿,谓之破了晦气。这些迷信后来被破除了,其实清明节以后也是放风筝的大好季节,如今更是一年四季有风就可以放。

  此时的风筝摊也给老北京萧条的市面增添了一份活力,每个摊点挂满一墙的花花绿绿的风筝,给北京的街头打扮得五颜六色,也给老北京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老北京人无论买什么都非常挑剔,认准了你的货就是多跑路也心甘情愿,买的是名气。所以,各摊的摊主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吸引买主。故北京有不少风筝世家,几代相传,老北京的玩主也能根据风筝的比例尺寸、画面造型,甚至所画蝙蝠的形状,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家的作品,就是把纸全撕了,光剩一个风筝架子也能辨认出来。所以说,老北京摆风筝摊的摊主要是没有两下子是很难站住脚的。

  各有绝招的风筝摊

  偌大的北京城中,风筝摊儿众多,其中以“风筝金”最为有名,他所做的风筝尤以“黑锅底”誉满京城,故在风筝玩家中有“北城黑锅底,南城瘦沙燕(哈记)”之说。金家做风筝为祖传,传到金福忠已经是第三代,金福忠做的风筝起飞好,起飞后在空中又特别稳定,而且售价低廉,很受欢迎。尤其是八尺以上大风筝,在北城所有的风筝摊儿皆不敢问津,非他莫属,故当时北城的大宅门富有之家都来找他订制,成为常年主顾。

  “哈记”风筝常年设摊在和平门外西琉璃厂东口路北拐角处的两间简陋平房里。“哈记”第一代哈长英做的风筝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银奖,“哈记”风筝的绝活儿是“瘦沙燕”,式样好看能吃更大的风力。哈氏兄妹五人,五爷哈魁专门负责绘画,以画五龙、五鱼、云蝠著称,人物风筝也不逊色,“钟馗嫁妹”、“五鬼闹判”都画得非常生动。居住在南城的京剧名演员、商界巨子,文艺界知名人士,皆喜欢玩哈记的风筝。由于哈记风筝做工精,画工细,用料考究,故售价昂贵,绝非小孩可以接受,而且哈氏风筝起飞时须拉远线一次拉起,升到空中越高越稳,风力越强越能显示风筝的功力,如果不是玩风筝的行家里手,一般人很难摆弄。所以,老北京一些资深的风筝玩家对哈氏风筝最为青睐。

  除此之外,当年老北京的风筝摊主还有王四,他是京城最早的风筝摊主,每当厂甸庙会期间摆摊,上世纪30年代后就不再卖了;小老虎柯家,以做小型的二尺半的“飞老虎”著名;风筝于,早年在东四头条西口路南摆摊,所售风筝以“透头活眼蛤蟆燕”为代表;“小辫刘”为叔侄二人,常年在地安门大街摆摊,制作的哪吒风筝最为出名……

  因为有清明“放晦气”的说法,所以老北京的风筝摊只在每年的“小寒”节气后才会出现,到清明节准时收摊。早年间,北京除了紫禁城外全是一片灰色,灰墙灰瓦,城内本来树就不多,冬季树叶一掉光剩下的光秃秃的树杈子也是灰色的,在这一片灰蒙蒙中,只有上午的鸽群和下午的风筝给城市带来了亮丽的颜色。银白色的鸽群配以悦耳的鸽哨,五颜六色的风筝配上风琴、锣鼓,只有这两样东西打破了铅灰色的死寂,给北京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和活力,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