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最忆是故乡:浓浓的年味

作者:王立元等 发布时间:2017-02-07 21:15: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体:   |    |  

  最美乡愁,浓浓年味。本版特刊发一组描写鸡年春节回家乡过年的文章,它们以细腻的观察、生动的笔触,记录下家乡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特别是透过欢天喜地文化年的独特韵味,展现出在新旧年俗变化中,在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里,美丽故乡在美好时代的嬗变中更多了浓浓文化味。

  温故话新——

  胶东年味浓

  记者 王立元

  记者过年回老家山东莱州,寻访老辈儿人,重温了七八十年前的胶东年俗。

  那时候,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年味就浓郁起来。过小年在莱州叫“辞灶”,辞灶时家家户户蒸糕,这一天家里的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功过,人们希望灶王爷吃了糕粘住嘴,不要说坏话,所以蒸糕是大事,需要蒸的时间长,蒸出来的糕才更黏。

  以前每到大年三十晚上要“撒尘”,就是把麦秸、玉米秸等撒在地上,从正屋的供桌前一直撒到天井里,寓意来年有粮吃、有柴烧、有钱花。“撒尘”以后则不能随便“起尘”(扫起来的意思)。大年三十,家里的窗户、炕头要插桃树条子,包的白菜馅饺子要放在一个二十四位神仙的雕刻木板上,上面也要放桃树条子,煮饺子时还要剩五六个饺子,寓意“有余”。

  年画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少有的装饰物之一,承载了教化的功能,有的年画能让人记一辈子。正月要说过年话儿,拱手说发财发财,蜡烛不能说吹了,要说止了……

  如今,一些传统年俗已经发生改变,但大年三十下午包饺子、初一早晨拜大年、初二早晨起尘等风俗则保留至今。一家老小齐上阵的大扫除代表着春节的临近;陪大人逛大集走商场买年货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大年三十,大人们一早就开始围着厨房转,家里的各种锅统统用上,小灶里炖着肘子,中锅里焖着猪蹄,大锅里煮着整鸡,阵阵肉香味是过年最诱人的味道;大年三十守岁一般会过12点,放完鞭炮吃完饺子给长辈磕头领压岁钱;初一早晨的饺子藏有玄机,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寓意财源滚滚,饺子里还有糕、枣、栗子等寓意吉祥的“宝石”。

  现在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年初一看电影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舞龙舞狮、扭秧歌、唱大戏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年味更厚重,多了别样的文化味。

  故乡新貌——

  文化大院有了免费WiFi

  记者 张莹莹

  2月3日,立春当天,中原大地开始回暖,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任固镇岳儿寨村村民臧婷兰便和她的广场舞姐妹们在村文化大院跳起舞来。“春节吃吃喝喝,胖了不少,得赶快运动起来助消化。如今,村里文化大院装了免费WiFi,用手机就能免费下载歌曲,真是太方便了。”臧婷兰高兴地说。

  汤阴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不仅走出了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群经之首《周易》的发祥地。它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也是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1月底,为了推进严党风、抓政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五风”建设,汤阴县在前期文化大院接通文化光纤专线的基础上,又投入3万余元,为全县298个行政村文化大院免费安装了无线路由器。现在,汤阴县的村民来村委会或农家书屋等网络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扫描二维码,根据使用指南进行操作,即可享用免费无线网络,这在河南属首创。

  “有了无线WiFi,我们在文化大院娱乐的同时,还能上网看新闻,查找种植养殖技术。以前手机上网费流量还得花钱,现在不仅免费还方便,老百姓欢迎得很。”汤阴县白营镇大付庄村村民代庆学说。

  “村民在距离文化大院50米之内,可以有效接收信号。通过免费WiFi,村民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政府各项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有效推进‘五风’建设。此外,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该网络向村民推送《岳飞故里》《忠义之乡》《千年古县》《诚信汤阴》等微型宣传片,有效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汤阴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志勇说。

  除了免费的WiFi,春节期间,汤阴县还为百姓派送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礼包,猜灯谜、逛庙会、学剪纸、看舞狮、跑帷子、看2元电影专场等,受到百姓欢迎。汤阴县文化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中心)也都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漫步汤阴,文化年味沁人心脾。

  张志勇说,下一步,汤阴县文广新局还将继续以“五风”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强全县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真正做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欣欣向荣——

  东山文化发展迎来春天

  黄艺芹

  1月28日,大年初一,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艳阳高照、海风徐徐,丝毫感觉不到冬日里的寒意。东山县西埔镇的林阿姨早早就忙完家务活,携两个孙女赶往虎山公园,听上一曲经典潮剧。锣鼓喧天,东山潮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精彩亮相,一曲《梁祝情缘》选段拉开了春节潮剧精选专场文艺演出的序幕。“自小就喜欢听潮剧,在节庆的日子里,有这份喜庆与热闹相伴,年味就更浓了。”林阿姨说。

  这边潮剧的余音萦绕心头,那边“文明东沈·幸福家园”文艺晚会悄然而至。舞蹈、腰鼓、歌曲串烧等节目轮番上演。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放寒假的大中小学生、回乡过年的在外务工乡民纷纷登台,整个村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氛。

  年轻人积极参与的舞蹈比赛、老年人喜爱的潮剧和昆曲演出、展现东山民俗的各类书画展览、春节风景摄影展、广场舞展演、各村镇新春文艺晚会……春节期间,东山县举办了30余项文化活动。大二学生黄莹说,以往春节看到的多是踩街、攻炮城、海底反等传统年俗活动,近年来,东山的文化活动不仅场次多了,内容也丰富了不少。“今年过年特别忙碌,初高中同学纷纷在微信群里晒自家村里的文艺晚会,还相互邀约。”黄莹笑着说。

  据了解,近年来,东山岛在建设国际旅游海岛的同时,逐渐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这里建成了全年不打烊的东山县文化馆,该馆聘请专业院校的优秀人才参与群文工作,并根据百姓需求,在周末开设各类群文指导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教授指导。同时,东山县还出台了《东山县百花文艺奖评奖办法》,每两年举办一次百花文艺奖评比,通过实行积分累计制,大大激发了群文人的创作热情。

  家乡文化建设欣欣向荣,让人惊喜不已。然而,在走访中也发现,参与公共文化的人老面孔较多;有些文化场馆位置比较偏远,加上文化活动讯息发布跟不上,群众文化权益保障受到影响。令人欣慰的是,文化建设的短板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希望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和群众积极参与下,家乡文化发展在新年越来越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