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从传统的“俗”到互联网的“俗”

作者:张斌璐 发布时间:2017-01-24 08:54:56 来源:长江日报 字体:   |    |  

  到了年末,各行各业事件频出。在各类事件中,“俗”成了一个曝光率颇高的词。仔细想来,各类被称为“俗”的事件,实际上各不相同,但都被冠以“俗”之名,可见其中意味并不简单。

  从最初的语义来说,“俗”指的是一方水土,所谓“风俗”“民俗”。在不同的文化空间之内,所呈现出的不同人文风貌。在交通相对隔绝的前现代社会里,各地的“风俗”差异尤为明显,形成了各地的精神气质。

  然而,这些不同的文化空间需要得到同一个行政系统下的支配,被纳入一套有序规范的管理模式之中,从而另一种文化开始介入其中,这个“外来者”形成某种统一的规范,和各地的“俗”形成对照,这就是“雅”。

  在《诗经》里,“国风”就是各地的俗,而“小雅”和“大雅”则是庙堂的雅。逐渐以降,雅和俗就变成了两类美学风格的区分。在“俗”的民间,人们在各自的私人空间里活动,具备大量私密性的特征,描述琐碎的生活和情感;而在“雅”的殿堂里,私人被隔绝在外,正如一介平民岂能随便登上朝廷大殿呢?于是气质庄重端正的“雅”文化,呈现出宏大而悠远的特征。

  正是为此缘故,在我们留传至今的文化中,以“雅”者居多。因为流传需要书写、记录、传播等手段,而这其中象征了一种权力。在传统社会里,该权力并不是人们普遍享有的,通常只有皇家官方或者其代表才拥有书写权。在这样一个系统的传播过程中,首先得到传播的,肯定是“雅”文化的代表,而民间的“俗”则成为了“雅”的对立面。

  后来到了新文化的文人那里,“俗”反而成为了一种生机,依靠民间“俗”的语言,来对抗传统的皇权话语。后人看到,古文确实被打倒了,然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通用语言,这种“新话”看似源自民间,但民间之风俗语言千百端,怎么可能一以蔽之呢?尽管他们试图以“俗”反“雅”,但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新的“雅”和“俗”的标准。

  在这一新的标准里,就包含了道德伦理上的判断。除了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一段时间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内,人们依旧遵循着一种“雅”和“俗”的区分,新文学的领袖们大多是具备良好教养的知识分子,从精神气质上而言,他们也是不愿意成为“薄俗”的。

  百年来大致如此,唯有到互联网盛行的年代,网民管不了那许多雅俗之辨,在网络上各自呈示出各自的个人情态。但网民同时也是一般的社会人,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空间里,传统的个人——集体的空间模式区分,就出现问题了。在传统社会中一些被视为出格的语言或者行为,在互联网上似乎成为了正常的表达。只有到这一刻,和互联网有关的“俗”才成为一种伦理话语呈现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雅和俗有一种微妙的界限,新的“雅”话语存在于社会伦理和互联网伦理中的一个微妙空间之中,既不能违背常规的社会道德,又要符合互联网的基本话语规范,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的“俗”则逐渐转化成了“低俗”“恶俗”。

  互联网时代要实现新的“雅俗共赏”,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空间相互融合所形成的结果,而这一切也正在逐渐变化之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