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如今的利比亚,竟然有股民国范儿

作者:张远 发布时间:2016-09-23 21:15:01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  

  谈起在利比亚驻外,如果我说那里的生活有民国风味,是不是很奇幻?

  按照历史的腔调来说,利比亚这一北非石油富国这几年正遭遇“数十年来未有之变局”:“王朝”解体,军阀割据,内乱不断。  

010f12737d19b7b69f49a7579dce5152.jpg

  当然,也有人愿意这么说,贵国老朋友卡扎菲倒台,美利坚民主制度深入人心,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这是观点的不同,但不争的事实是,利比亚本世纪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洲第一,如今经济生活基本崩溃,跌入“失败国家”行列。

  我到利比亚的时间点,离所谓“阿拉伯之春”已过去两年。卡扎菲倒台后,“革命激情”正从民众心中褪去。

  从宏大理想回归柴米油盐,老百姓开始更为关心一些现实的问题:

  汽油为何要涨价?

  补贴为什么要减少?

  工资怎么老拖欠?

  ……

  没有人出面回答他们的问题,彼时的利比亚政府可以说只是“形式上统一”。

  中央层面,利比亚初尝民主,实践政党政治,但政党内部权力架构还没理顺,政府的政策也东西南北一天一样。

  地方层面,部族势力和军阀掌权,全国几个大城市米苏拉塔、津坦有自己的武装,国土上分布着数百股民兵,中央政令出了首都几乎没有影响力。  

f62180ec25ad54567bd57e89d91fa122.jpg

  不少野生历史爱好者不由地会想到旧中国曾经历的一个大变革时代。

  直白一些: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就如那时洪宪皇帝(袁大总统)“驾崩”后的民国。人物脸谱、社会百相、历史事件都能找到对应的踪迹。

  不少利比亚人物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班加西有位将军叫哈利法·哈夫塔尔,不断叫嚣要武力统一利比亚,重树中央权威,让人想起当年的段祺瑞;

  中部地区苏尔特一带的军阀主张,按利比亚国情应“连省自治”,这也是广东军阀陈炯明的主张;

  宗教保守武装的头目用伊斯兰教法约束兵士,主张未来国家应“政教合一”,那时基督将军冯玉祥用水龙头给士兵洗礼教化。

  “公民团”很厉害。民国时期,这些社会盲流组成的团体,一言不合就包围国会,威胁、殴打议员,强迫他们通过一些法案。在利比亚,形形色色的“公民团”也不弱,手段似乎更辣:的黎波里议会曾几次被武装人员包围,甚至发生激烈交火,都是因为一些提案或是决议不符合某些政治大佬的胃口。

  这些意见团体不仅绑架议员,还绑架政府官员、外交官甚至政府首脑。2013年10月10日,利比亚总理扎伊丹遭“革命行动者委员会”绑架,据传是他和西方国家过从甚密,“破坏了国家安全”。

  社会治安已经极度恶化。有一段时间,中国驻当地的使馆、企业接连遭抢,按照雇员的话讲,中国人在利比亚出门,那就是“行走的钞票”。

  2014年7月,战争来了。利比亚议会选举后,宗教势力武装由于不认同选举结果,在的黎波里多个区域发起攻势。国际机场被炮火焚毁,市区储油罐被击中后黑烟笼罩大片天空,武装人员四处焚烧轮胎阻断道路。  

843e11fc018ea47daca32f01d094c7d3.jpg

  记得当时,一些武装组织在自己的脸书上发表声讨檄文,不少人用的词汇就是要搞推翻卡扎菲后的“二次革命”。

  观摩过这些军阀武装的战斗,轮到上阵,用塑料胶布绑两个弹夹,不知是否瞄准,朝着敌方的方向连射一通,猫着腰往回跑,当天的战斗任务就算结束,该下班了。

  这种武装冲突,打得隆隆震天,一天下来可能伤亡在个位数。不过,子弹和炮弹这样乱撩,击中附近的店铺、街道和民居,遭殃的都是百姓。

  不少平民尝试摸清这些军阀作战的规律,乘着休战的间歇去买菜、上班、给汽车加油。城市食品物资供应还算充足,市政服务基本停滞,垃圾满街,电力供应每天有时只有两三个小时。

  有一阵恰逢巴西世界杯,战斗就下午打得激烈,晚上停歇,也许当兵的也得看看足球,共襄盛举。

  战斗打响几天后,汽油供应不上。的黎波里的加油站排起长队,要等三四十分钟。一些人不开车,拎着装食用油的塑料桶去加油站排队。好几次因为排队有人加塞,码起了群架。加油站还有工作人员提着油枪,抽着烟,焦虑地打着电话,从不怕引燃爆炸。

  打仗时间长了,利比亚货币第纳尔的汇率跌的厉害。一年多时间里,利比亚第纳尔兑美元由1:2.2跌到了1:3.9。还好,比民国的法币贬值得慢了一些。

  扯远了。

  再写回到利比亚的民国范儿,少不了名媛、大师、知识分子。深度接触过一位西方女记者,可以和这些关键词搭上边。

  这位英国记者,在当地小有名气,是法新社、美联社等国际媒体和当地主流大报《利比亚先锋报》的写手。包裹上白头巾,小露少许金发,拿着一个小笔记本,她经常穿梭在利比亚的各类高端场合。看气场,属于资深的新闻前辈。

  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主动找到了国社,希望可以供稿。

  见了面才知道,随着战事的扩大,在利比亚的外国媒体站越来越少,向她这样的西方自由撰稿人投稿的渠道也少了。

  简历里,她跑得快,帮当地报纸和几家国际知名通讯社搞出不少大新闻。见了面,谈话时总是会噎人,似乎是想教授一些人生经验,细想却又似乎哪里不对。

  有一段对话我记得特别清晰。

  我问:“在你看来,利比亚这么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她答:“西方帮助利比亚人民推翻了独裁。历史上,每次民主转型都有这样的过程……要给利比亚时间,还有耐心,一定会好的。”

  “多长时间呢?您看5年会有好转么?”

  “认真说,太短了。100年。”

  我们无奈地摇摇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