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人民网评:品味高考,英雄不问出身!

作者:李泓冰 发布时间:2016-06-08 10:51:32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又到高考日。这是一年中最让学生和家长揪心的时刻——不独是高三学生,全社会都在紧张、激动甚至焦灼中度过。高考移民、高考加分、高考作弊……任何一个关于高考的政策或事件,都会牵动全社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你看,今天各地新鲜热辣的作文题,就让段子手们纷纷出笼,就算不是考生家长,大家也会蜂拥而上,饶有兴致地品评出题思路的高下。不少题目很接地气、有时代气息,比如上海的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评价他人生活”社会现象,浙江的对“虚拟世界”是远离还是拥抱,全国卷的小羽种茶花的创业故事……

而家长们则紧张地防着作弊、防着交通拥堵,甚至防着过路的汽车鸣笛。其实,如今高考的严防死守,还未必比得上科考。当初秋闱要连考七八天。不信去看看南京夫子庙西北边的江南贡院,一格一格密密排布,每间小号都上着锁,和囚笼差不多。哪怕是号内的油灯泼了,失了火,也不准开锁放人……像唐伯虎、吴敬梓、李鸿章们,均在江南贡院呆过,一边受这份罪,一边还得写出一手锦绣文章。话说那真心是不容易啊!

全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的“高考现象”,是中国,或者说是东亚社会独有的。细究起来,这是极其让人感动的事件,因为每一个考生的背后,都是一个靠个人努力去争取人生出彩机会的奋斗故事。

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孩子的升学,是最为重大,最牵扯全家心态和投资决策的事件。高考至少有三重重大含义:第一,这是一个孩子决定他的人生命运、人生高度和广度的重要时刻,寒窗苦读12年,究竟是否成功,就看这三天;第二,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想要改变命运的唯一明确且受到体制内外集体鼓励的机会;第三,这也是一个国家调整各阶层利益格局的公平竞争时刻,是将青年才俊纳入国家体制内主流推动力量的一次重要筛选机会。

目前,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依然是守住教育公平的最后一根底线,依然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人们如此关心高考,其实是在关切教育公平。所以,考生们才会压力重重,才会有“一张考卷定终生”的夸张说法。

当然,现在孩子们成长的路已经更加多元。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也正在修正之中。有从国家层面推动教育公平的,比如重点大学的农村子弟比例正在调控中慢慢提升,让“寒门”有机会出“贵子”;也有从体制内有序推动,像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使一些优秀考生提前锁定名校,“高考状元”已不再有炒作必要;还有类似南方科技大学绕开高考的教改实验;更有自发进行的“用脚投票”,不少学生放弃高考,选择本科留学……

既便是高考失利,甚至落榜,也仍然不会失去人生出彩的机会。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特地给考生打气,“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

这并非宽泛的安慰。

今天有人在网上晒出一张“成功人士”的图片,并且调侃说,孩子们放松去考吧,考不好也没关系,你看还有他们在前面呢!比如淘宝主人马云和新东方创始者俞敏洪,都曾是悲催的复读生,都高考了三次。俞敏洪高考失利是栽在英语上,估计受刺激较深,最终北大毕业之后,发愤办了英语培训机构。而马云高考失利的原因是数学,据说第一次的数学分数是个位数,他运气还不如老俞,考了三次只考进了杭州师范。但是,英雄不问出身,现在他们的人生精彩程度,较之当年同场竞技的成功者犹有过之。

何况,我们正迎来一个云中漫步的时代。很少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青年可以“不问出身”成为创新创业辽阔舞台上跃跃欲试的主角。以“互联网+”为代表,无数青年卷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将从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通过互联网、通过大数据、通过“云端”,推向中国,更推向世界。

对今天的孩子们来说,只要有一台联通世界的网络终端在手,一切皆有可能。有志不在年高,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敏锐的眼光、创新的点子,不管你出身如何、背景怎样,这个时代都敞开怀抱,容纳你的梦想。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弭社会上的高考焦虑症,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公平:当我们的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自食其力,无论是公务员、白领、蓝领,还是农民,都能受到尊重,都能充分表达自己,都有幸福的权利……

今年在考场的每一个孩子,将来都会为这一切而努力,祝福他们,不但祝福他们今天有一份精彩的答卷,更祝福他们在二十年、三十年后,通过各自出彩的人生,绘就一个更加精彩的中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