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流行文化里的偶像崇拜,本质上是拜金
日前,由冯象先生译注的《智慧书》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是希伯来语《圣经》中的《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五篇经文的通称,是《圣经》诗歌艺术的明珠,对西方文学影响甚巨。为了增进读者对这部西方宗教和文学经典的了解,该书分享会“无辜者的苦难”于上周末在五道口三联书店举行,译者冯象先生就《智慧书》中的诸多常识以及宗教与当下社会的关系,与读者进行了互动。
冯象译注的《智慧书》,是自《摩西五经》(同为冯象译注)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希伯来语文化经典之二。译注本充分吸收了西方圣经文学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极强的文学性。在分享会现场,冯象结合该书,为读者们介绍了希伯来古代诗歌的智慧与韵律。
而在与读者交流环节,冯象先生谈到了宗教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有宗教的,只不过不一定是一神教而已,也许是一个简单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清明节到了人们要上坟,这是风俗习惯,但风俗习惯背后是祖先崇拜,中国古代最早的宗教崇拜。”他提到,因为政教分离的缘故,在美国,宗教的内容是绝对不允许被放进课堂的,相反在奉行无神论官方意识形态的中国,实际生活中宗教和人们的生活几乎无界限。
在宗教学的探讨之后,青阅读记者问冯象:“当下的流行文化粉丝将明星视为宗教信仰一般崇拜,是否是信仰的沦丧?”冯象欣然回答:“偶像有的是指宗教,有的不是。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一些文化现象实际上是很多人用商业的手段操作出的副产品。”他用自己另外的研究专业——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深入回答了这个问题:“比如,你要包装一部小说、一首歌曲,最方便的是先包装出来一个明星,然后通过各个渠道营造偶像的气氛。在商业文化下,年轻人会被导向若干渠道,变成一个偶像的崇拜者——这样年轻人就可以为了偶像去花钱、去消费。知识产权不是我们一般摸得着的财产,而是观念中的某种符号,要让这个符号有价值,你必须给它一点垄断。明星也是这样。”冯象说,商业的操作会让一个明星做一些年轻人喜欢的事情,“打个比方,我们说韩寒的赛车就是这样,也许又把他的发型做成是日本某种流行的风格,公司可以通过代理人和他签约,给他包装,之后他说的话、他的形象、他发的文都变成了知识产权。”
“现代社会的流行偶像的崇拜,本质上是拜金。”冯象说,“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营造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拜金其实很有趣,也的确让很多人感觉比较充实,感情有所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宗教。我们也可以说在这种意义上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宗教的,不仅法律是反宗教的,法律不承认宗教经典的规范和道德要求,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也是反宗教的。事实上一个虔诚的教徒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拒绝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必须回到耶稣所说的穷苦人的生活上去,‘穷人有福’嘛。”他顺势想到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说新教伦理促生了资本主义,事实上恰恰相反,资本主义能够不立刻崩溃是因为很多人拒绝它的生活方式,这反而说明宗教和人类生活不可割裂。”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