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用实行来教育你

作者:倪良端 发布时间:2016-02-22 11:07:55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赵一曼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母亲。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她的光彩照耀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妇女的骄傲和楷模!我们追忆英雄业绩的时候,忘不了她对儿子的慈母情怀!

宜昌分娩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赵一曼与湖南籍同学陈达邦相爱结婚,因身体不适应高寒气候的赵一曼经党组织批准回国。有孕、妊娠反应强烈的她挺着肚子,艰难地回到了祖国。

1928年11月9日回到上海的赵一曼,被党组织派赴湖北宜昌建立联络站,开辟秘密工作。

来到宜昌,赵一曼在长江边租了间木板房住下,分发文件、转换组织关系……展开工作。腊月22日,赵一曼感到头晕目眩——要分娩了。急坏了房东老太太:外人在家生孩子不吉利呀,你赶快走!老太太无视赵一曼苦苦哀求,驱赶着赵一曼。

无路可走,无家可归的赵一曼在寒风中寻觅安身之处。想到未向党组织报告和得到批准,联络点不能撤。于是,她坚定地转回老太太房前。门锁了,她悄悄地钻进屋檐下那堆乱草里……

第二天清晨,开门的老太太惊呆了:被撵走的四川妹子蜷缩在草堆里,蓬头垢面、脸庞青紫、嘴唇乌黑……内疚的老太太扶赵一曼进屋,递上碗热米汤。赵一曼缓过气来了,但老太太仍然坚持要赵一曼立即离开她家。

邻居一搬运工人见老太太不尽人情,不忍心让临产的女人往外走,把赵一曼接到自己家里。当夜,赵一曼平安地产下一男孩,取乳名宁儿,希望儿子一生安安宁宁过日子。不久,这位工人赌钱被警察罚了款。为减轻工人家庭经济压力,赵一曼忍痛卖掉定婚戒指。结果,暴露了身份,遭到反动当局通缉追捕。那天深夜,怀抱宁儿的赵一曼悄悄出城登上去上海的船。

南昌遇险

赵一曼和宁儿回到上海,立即向党组织汇报宜昌联络站工作情况,请求委派新的任务。

1929年9月,党组织派赵一曼和小王去南昌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他们假扮“夫妻”组成家庭,白天赵一曼操持家务、养育宁儿,晚上刻写油印文件。这个普通“家庭”秘密地过了3个月。

一天深夜,在省委机关开会的小王突然闯进“家”,抱起熟睡的宁儿塞到正在处理文件的赵一曼手里:“快点,出叛徒了,省委机关被破坏了,敌人追来了!”不待赵一曼说话,小王把她母子推出门,转身进屋烧文件。赵一曼在门外停下,意在等小王一同走。可是,敌人砸门了。赵一曼接应不上小王,抱着宁儿在黑夜里拼命往前跑。雪花飘飘,细雨洒洒,路滑难行,无法辨识路径。跌倒了,吃力地爬起来;鞋掉了,顾不上捡拾。她心中充满恐惧,担心敌人追上来夺去孩子。她只有摆脱敌人追捕,才能保全母子的生命安全,才能赶回上海向党中央报告。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天,黑黑沉沉;雪,纷纷扬扬。赵一曼借雪光向一块石头靠去,坐下喘喘气,喂喂宁儿的奶。面对扑面而来的雪片,赵一曼意识到不能久坐,把宁儿包裹严实,冒着刺骨寒风艰难地挪动那麻木的腿脚,蹒蹒跚跚向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农家屋外场地,赵一曼一阵惊喜:到郊外了!见一稻草垛,悄悄在草垛旁蹲下,用力拔出一把稻草,铺平,把宁儿放在稻草上,让他舒展舒展。把揉皱成一团的童毯整理,包裹好宁儿。熟睡的宁儿几经折腾,寒风呛入肺部,哇哇直哭。赵一曼赶紧把孩子偎依在怀里,乳头堵住啼哭的小嘴,搂紧宁儿母子蜷缩一团钻进草垛……

雄鸡报晓声声此伏彼起,东方泛白了。赵一曼怀抱宁儿从草窝中爬出来,向那户人家走去。打扫门前积雪的老大娘见怀抱孩子的赵一曼不像坏人,顿生恻隐之心,将母子引进屋,生起火让赵一曼烤衣服,灶膛里添上柴煮稀饭。衣服烤干了,老大娘递上大碗稀饭,说:“孩子怪可怜的,吃饱了孩子才有奶。”说着,接过孩子抱着、哄着。吃过饭,赵一曼起身告辞,千恩万谢老大娘。见赵一曼光着脚丫,老大娘实不忍心,找来一双旧鞋,一截竹竿,一根绳子。帮助赵一曼穿上鞋,把用绳子捆绑牢实的孩子背在背上。赵一曼再谢老大娘,拄着竹杖上路了。

傍晚,赶到赣江边的赵一曼遇上去九江的粮船。身无分文的她将陈达邦在莫斯科时送给她的怀表交给船老板,再三恳求,船老板拿出一床破被给母子俩御寒。船抵九江,赵一曼身上再无值钱的东西了,可是必须赶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江西省委机关遭破坏、尽快营救同志。在赵一曼的苦苦哀求下,船老板派船员驾小船送她到开往上海的客轮旁。趁上下船拥挤之机赵一曼钻进普通客舱,逃过了买票验票上船这一关。

船抵港了,既没有票又没有钱的赵一曼被扣下,赵一曼谎称上岸找亲戚借钱付款。船老板不放心,派个忠厚诚实的小茶房跟定赵一曼。带着小茶穿街走巷,寻机摆脱跟踪。可是,老道、机灵的小茶房寸步不离紧盯着。赵一曼急了,既不能暴露身份和地址,又要给小茶房一个交待。急中生智,她来到马路边捡几根草绾个圈儿插在宁儿脖颈上。哭诉着:本人投亲不遇又遭贼,实无钱买九江来上海的船票。今船老板派小茶房跟定要船钱,没办法,愿将亲生儿子卖来交船钱。愿买孩子的,给大洋100……小茶房见状,转身离去。见小茶房走远,赵一曼扔掉草圈儿,抱起宁儿向联络站急急走去。

武汉别离

赵一曼在宜昌、南昌工作期间,宁儿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确起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很多时候许多人可怜这哺育孩子的孤身女人,纷纷伸出救助之手,母子得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可是,宁儿一天天长大,不能永远跟着妈妈东撞西闯漂泊流离、寒暑相侵忍饥挨饿呀!赵一曼打算给孩子找个相对安宁,免除饥饿之苦、寒暑之忧的生活环境。

1930年,赵一曼调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一个偶然的机遇,赵一曼结识了四川老乡李一泯。赵一曼本姓李名坤泰,与李一泯结为兄妹朋友,家世、家事互相交流。后来,李一泯把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任弼时夫人)介绍给赵一曼。姑嫂相见,别有一番感情交融。陈琮英十分疼爱宁儿,给他买来穿的、吃的、玩的。亲热好一阵后,赵一曼道出把孩子送回陈家抚养的想法,陈琮英表示理解和支持。经反复商量斟酌,觉得寄养在武汉的大哥陈岳云那里较妥。大嫂未生育孩子,大哥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宁儿到那里会有安全。

宁儿的去向决定了,赵一曼不忍骨肉分离。可是,为了儿子的安全和成长,为了革命成功,为了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儿子的团聚与安宁,赵一曼不得不强咽下离别的痛苦。此次分别何时团圆?能否团圆?赵一曼揪心的痛。为留下母子在一起的永恒,她们来到照相馆,怀抱水灵灵的宁儿笑对镜头,留下了母子唯一传世的,赵一曼永远怀抱儿子的那幅珍贵照片。

1930年4月,赵一曼和陈琮英带着宁儿来到武汉,把孩子留在陈岳云家里。分别时孩子又哭又闹要和妈妈在一起,身为把生命和革命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共产党人,能儿女情长吗?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赵一曼向哥哥嫂嫂说了许多好话,哄哄宁儿,亲亲小脸蛋,硬着心肠流着眼泪离开武汉。

珠河遗书

别子出关的赵一曼,在沈阳、哈尔滨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后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任政委。1935年11月5日率部队同日伪军作战中为掩护战友转移受伤被俘,在狱中与日伪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1936年8月2日,日寇将赵一曼押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思念儿子宁儿:你在大伯家过得好吗?作为共产党员的妈妈四处奔波,你受了不少苦,你不怨妈妈吧……囚车到了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县城,敌人问:“你有何要求?”赵一曼说:“要纸和笔,我要给我的儿子写信。”在囚车中的赵一曼,饱含深情地给儿子写下: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将《遗书》紧贴胸前,轻轻地呼唤着:“宁儿,希望你理解你的母亲……”

马车载着哼唱《红旗歌》的赵一曼来到小北门外草坪上,带着手铐脚镣的她甩脱军警的搀扶,昂首挺胸向草坪中央走去,乌黑的枪口瞄向她单薄的身躯。日军官上前问:“还有什么话要说吗?”赵一曼将《遗书》递上,说:“我儿子在关内,把我给他的信转给他。”日军官接过字条,望望赵一曼,向举枪的士兵挥挥手——叭叭,罪恶的子弹洞穿了赵一曼不满31岁的身躯!

孜孜寻母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赵一曼》在全国上映。历经艰苦磨难的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反响巨大。在川南有位年过半百的妇女看了《赵一曼》,心情格外激动,勾起她对亲人的思念。银幕上的赵一曼坚强、勇敢、机智……多么像离别20多年的胞妹李坤泰啊!这位妇女名叫李坤杰,时在川南行署工作。于是,她向党组织汇报,向进川出川的同志打听……

赵一曼即出生在四川宜宾县的李坤泰这一认证过程持续了6年多,不仅涉及到赵一曼和陈达邦的亲属、同事、朋友,而且惊动了周恩来及相关的国家机关、省、市的许多同志,多家报社的记者。其中,赵一曼的儿子是必不可少的。

宁儿长大后名陈掖贤。当李坤杰查寻胞妹的线索比较清晰但难于证实赵一曼即李坤泰的时候,同样难于确认赵一曼就是自己妈妈的陈掖贤,从北京寄信给李坤杰。信云:

姨妈:

我在十二三岁时就知道妈妈叫李一超(赵一曼在报刊发表文章时的化名——引者注)。当时我还在养父家里,我和家里其他人合不来,曾隐隐约约听人说我是野孩子。后来他们才不得不把真实情况告诉我,说我是八叔(即陈达邦——引者注)的孩子过继给他们(养父母)的,我妈妈早就死了。后来又听说妈妈是共产党员。1947年,四姐陈志贤从北方到南京(我当时在南京)告诉我说,我妈妈叫赵大姐,是做过许多革命工作的(是她在一个地下党员卢大姐处听来的)……八叔和妈妈分手后就到法国去了,慈姑(陈琮英——引者注)后来和妈妈失去了联系(我到养父家还是慈姑跟妈妈一起送去的)。他们也知道李一超同志曾化名姓赵(赵大姐),在东北牺牲。虽然也想到李一超同志可能就是赵一曼同志,但是找不到证据。1951年碰到文士祯同志(和八叔一起在法国工作,回来后又在东北工作过),他说:李一超的事迹与电影上赵一曼的事迹有相似之处,可能《赵一曼》这部电影写的就是赵大姐(李一超)。但文士祯也仅仅是认识我妈妈,并没有和她一块工作。他说李即赵不过是出于揣测……

姨侄 陈掖贤上

陈掖贤的来信为李坤杰寻找胞妹,为赵一曼即李坤泰的认证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证人。根据多方面的线索,在中央、东北和西南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和有关人士的配合下,《工人日报》记者深入赵一曼战斗经历的地方调查考证,赵一曼的身世终于得到认证:赵一曼就是出生于川南宜宾县的李坤泰。陈掖贤找到自己的妈妈了!李坤杰找到胞妹了!

妈妈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陈掖贤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对母亲万般思念、无限崇敬的陈掖贤捧起姨妈寄来的照片,自己在端庄秀丽的妈妈怀里多么幸福,多么甜蜜!历史记下的那一刻,使陈掖贤与抗日民族英雄妈妈赵一曼联系上了,陈掖贤由衷地感谢党和人民!

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陈掖贤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任教。1982年8月15日,赵一曼的儿子、年仅54岁的陈掖贤悄然去世。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