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学者提醒警惕神化“汉服热”:不过是场商机秀

作者:上官云 发布时间:2015-07-01 21:4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    |  

 学者提醒警惕神化“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秀

  资料图:2015年4月25日,一场隆重的成人礼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内击鼓开始.

    近日,知名主持人周立波在某节目中调侃一群身着汉服表演的年轻人,称是“哪个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汉服。作词人方文山也在微博指责周立波此举“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获得不少网友支持。30日下午,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周立波此举可能是娱乐调侃、为节目造势;同时,在提到近年的“汉服热”时,肖鹰以“很商业、很功利”来形容,并认为其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

  “汉服热”绵延多年:是“作秀”还是“助力复兴传统文化”?

  分析有关“周立波调侃汉服”的相关新闻,可以发现,这次周立波的“毒舌”遭到批判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与近年兴起的“汉服热”有着莫大的关系。肖鹰说,“汉服热”大概是伴随“国学热”的兴起而兴起,自2000年就已经开始了。

  查阅资料可知,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汉服热”波及甚广:不少学校乃至社区都成立了汉服社团,还有高校举办“汉服毕业典礼”;电商平台上销售汉服及相关配饰的店铺悄然兴起;至于大大小小的“汉服秀”更是屡见报道。支持“汉服复兴”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喜欢汉服的人逐渐增加,但汉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却似乎没能成正比的“流行”起来。据网友爆料,江苏某高校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人们所着汉服“衣服很不正规,里面那不是中衣是衬衣”等等,更有人质疑一部分汉服演出纯属商业作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成复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表示,穿汉服、学汉礼之类的活动可以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但不应该形成一种不良风气,把这些行为看成是一种时髦的艺术行为”。

  谈及“复兴汉服是增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说,肖鹰直截了当地表示,该说法“肤浅无聊”:“现在好像一打出‘传统’的招牌,就天经地义。现在是一个泛商业化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是精神空洞、生机倒退的文化表现。”

  学者短评:文化传承需发掘精神内核 与“汉服热”无关联

  从历年报道不难看到,伴随“汉服热”而起的争论一直未曾消歇:对汉服如此推崇是否过当、“汉服热”对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究竟是否有益……不一而足。肖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重神轻形”,“汉服热”则是“崇形弃神”。

  不可否认,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来说,服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肖鹰觉得,汉服毕竟只是服饰,是“传统”的皮毛,而且已经过时、失去了生命力,“试想今天穿着汉服,上地铁或者公交车都很费力,难以在现代社会真的普及。如果真的传承下去,或许只能是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累赘”。

  “‘汉服热’与文化传承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以‘复兴汉服’为‘复兴传统文化’的要素,那么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真的要复兴,就应该回到尧舜那个披毛戴毡的时代。”肖鹰半开玩笑地表示,“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秀’自然可以算作‘一元’,但如果把这些娱乐传统的行为神圣化,就很可怕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肖鹰觉得,延续传统,需要的是诚意而不只是汉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要做的是发掘精神内核,而不是形式复古。否则‘复兴汉服’,复兴的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