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人民的好粮食部部长”——中央苏区第一任粮食部部长陈潭秋

作者:曹荣 发布时间:2020-09-21 16:43:20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秋与董必武等人组建武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1933年初陈潭秋来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委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并于1934年初担任中央苏区第一任粮食部部长。作为首任粮食部部长,陈潭秋为保障苏区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人民的好粮食部部长”。

  “要注意筹粮不能影响群众的生活,不能让群众挨饿”

  1934年5月,正是苏区青黄不接的时期。为了保证苏区红军的供给,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决定再向群众借谷24万担。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粮食部的干部中出现了畏难情绪。陈潭秋极具韧劲,他冷静地拟出了三条措施:一是集中突击力量到战争最需要地区,要迅速完成,务必保证作战部队的给养;二是已经完成和快要完成的地区,要最大限度地发扬群众热情,争取超额完成;三是落后地区必须紧急动员,检查工作中的失误,组织突击力量。实行这种分类指导后,到了七月底完成了借谷任务。

  “对敌人要仇恨,对群众要爱护。”这是陈潭秋的口头禅。在征粮借谷工作中,陈潭秋改进了征粮办法,减轻了群众的生活负担。

  当陈潭秋率领的中央粮食工作队来到福建长汀镇时,由于群众的革命热情,也是出于对陈潭秋的信赖,这里很快集中了许多粮食。但是陈潭秋曾在长汀调查,了解到群众仍然很困难,就说“筹粮一定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要注意筹粮不能影响群众的生活,不能让群众挨饿”。最终,大家通过讨论,一致同意,向群众征购三分之一,借三分之一,退回三分之一,并向群众致谢。这一宣布,让长汀镇的群众欣喜不已,奔走相告:潭秋部长经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疾苦,关心群众的生活,真是我们的好领导。后来,这支工作队被评为“模范工作队”。

  “我们要绝对相信群众,要坚定执行党的指示”

  陈潭秋在紧张筹粮的同时,还抓紧对粮食干部的培养。当时,许多粮食部工作人员都是从基层临时抽调来的,大多数对打算盘、过秤、记账、收藏、保管粮食的业务不熟悉。针对这种情况,陈潭秋组织财会班、文化补习班、收藏保管训练班等各种短期学习班。大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这样,一批业务干部很快培养起来。

  在紧张的工作中,陈潭秋还不辞劳苦,抓紧时间,写下许多文章,及时总结苏区粮食工作的经验教训。陈潭秋在《二十四万担粮食动员的总结》一文中提出了粮食工作的经验:“我们应当应用这次24万担借谷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来领导新的粮食动员。我们要绝对相信群众,要坚定执行党的指示,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宣传鼓动,反对任何强迫摊派的方式,要团结和组织模范的红军家属和积极分子来领导群众,要克服过去工作上的弱点和错误,彻底消灭文牍主义的领导方式,来迎接这次新的粮食动员。”陈潭秋总结的粮食工作的经验,是以后完成粮食征集任务的基本遵循,也是全党粮食工作的宝贵财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准备长征,中央指示陈潭秋为即将开拔的部队准备五到七天的粮食。当时,苏区缺乏大的粮仓,运输条件很差,要在短短的几天里筹集到几十万斤的稻谷再碾成米,是极其困难的。

  陈潭秋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统一筹措,日夜不休地工作着。他发动群众,上下齐动手,军民齐努力,老幼皆上阵,终于胜利完成了红军长征前的粮食准备工作。不仅如此,他还从整体出发,作了全面安排。他说:“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解决红军长征要携带的粮食,同时,也要给留下的部队准备好粮食,还要安排好群众的生活。我们应有这个通盘考虑。”在他的通盘考虑和安排下圆满完成了任务,既满足了部队的需求,又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因此,党和群众一致称赞陈潭秋不愧为“人民的好粮食部部长”。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