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走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记者—— 寻找胜利的密钥

作者:谭靓青 海洋 詹丽红 发布时间:2020-08-25 15:10:03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一战成名,用来形容“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最为恰当。

  83年前,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线都记住了平型关大捷,记住了“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当时,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每日先驱报》中评价道:“一部分进攻的日军在平型关遭受惨败。那是一种山地上的运动战,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

  1952年,中国发行了一组邮票。其中一张上印着八路军从平型关前凯旋的场景,这是由摄影家沙飞拍摄的战地照片。

  透过这张照片,依稀可以看见当年那支年轻的部队。除了少数传奇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很多战士的名字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打完这场战斗,这支部队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今天,我们走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寻找当年那支部队的足迹。

  从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这支部队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走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这支连队已经转隶为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合成三营九连。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这面战旗再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

  纵观连队90多年风雨历程,它的历史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什么能从胜利走向胜利?那把属于胜利的钥匙在哪里?

  在时间记忆里寻找答案,你会看到一个大写的“战士”。

  广为人知的传奇, 鲜为人知的牺牲

  7月24日,这个日子对九连来说,比过年还热闹几分。

  这一天,是连队被国防部授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称号的第56个“连庆”。

  往年,连队要会餐。大家聚在荣誉室,一起重温连队历史。退伍老兵也会通过电话或者视频表达祝福。

  今年的“连庆”,他们是在驻训场上度过的。只是简短开了个会,官兵们便继续投入训练。

  沙场之上,连队官兵整装列阵,身后是数辆新型装甲车,“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这面红色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连队历史上的纪念日很多,每一个对我们来说都是神圣的。它们背后是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指导员刘天成一脸郑重地说。

  此刻,站在沙场之上,看着“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战旗随风飘扬,刘天成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之重。

  提及“平型关大捷”,对于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了解的只是写在课本里的标准总结——八路军出师抗日取得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作为这支连队的指导员,刘天成明白,1937年的那场胜利来之不易——

  “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对华北进行疯狂进攻。其坂垣师团第21旅团及辎重队数千人,沿灵丘至平型关西犯。

  八路军115师685团2营5连作为“突击连”,奉命在关沟以北高地伏击日军先头部队。

  初秋,雨下了一夜。终于,拂晓时分,日军进入埋伏圈。接到“开始攻击”的命令,绰号“猛子”的连长曾贤生带领全连发起冲锋。

  鲜血、残肢、喊叫……白刃格斗的惨烈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据日本1973年出版的《浜田联队史》记载:“100余辆汽车惨遭烧毁……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一片惨状,目不忍睹。”

  战斗结束时,全连160人只剩30多人。凭一己之力刺死10多名敌人的曾贤生英勇就义。牺牲之际,他捂着伤口,仍然怒目灼灼,盯着死在他刀下的敌人。

  这道目光,向死而生。

  曾贤生看见了敌人,看到了死亡,同时也看到了身后亿万人民目光中燃起的希望。在他眼中闪烁的,是胜利的曙光。

  战后,连队被授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荣誉称号。

  83年过去了,平型关烈士陵园里,白色墓丘与纪念碑静静矗立。这里,安葬着平型关大战时牺牲的264位烈士。

  广为人知的传奇,鲜为人知的牺牲。

  很多人觉得历史十分遥远,但是在“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官兵心里,那场血与火的碰撞近在咫尺。

  荣誉室里,每位新兵都会在“平型关大战突击连”那面战旗前,听老兵讲述历史上那热血沸腾的一幕幕。曾贤生那道目光,永远镌刻在历史中,也印在连队每一个战士心中。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连队战士周玉健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300多人,我站在第一排第一个。”正步走过天安门前,周玉健目光坚定。

  此刻,无数人注视着电视屏幕里这个方队。其中一道目光,来自1000多公里外的牡丹江畔。看到连队旗帜出现时,四级军士长徐强热泪盈眶。

  徐强如今已经退伍。在那场阅兵中,除了“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他还记得那个缓缓驶过天安门前的抗战老兵方队。

  方队中,几十名老兵白发苍苍,胸前戴满了勋章,他们中最年长的已经102岁。有些老人默默流下了泪水,这些泪水背后,是鲜为人知的牺牲——

  “满眼都是伤员。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麻药,也没有血浆,许多战士活活地疼死在简易的手术台上……”抗战老兵刘伯华忘不了平型关大战抢救战友时的场景。

  当时,刘伯华在“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所在的685团担任看护班长。战斗中,他带领全班20多名战士,从战场往下背伤员。

  那时,刘伯华刚满18岁。在那场战斗中,很多和他年纪相仿,甚至比他还小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在平型关。

  平型关大战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那场胜利,更是因为在胜利的旌旗上,浸透着先辈的鲜血。

  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人民奔走四方

  “缅怀逝者,祝福唐山。”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当年地震中那些黑白照片再次出现在网络上,让人们陷入悲痛的回忆。

  看到这些照片,“00后”士兵李康宁不由想起了一把军号——

  冬日午后,天空阴沉沉的。李康宁被指导员带到连队荣誉室。刚来连队一年,就要和指导员这么郑重地单独谈话,这个年轻人心里有些忐忑。没想到,指导员还没开口,先交给他一把军号。

  “人们因为平型关记住了我们,但是我们连可不仅仅打了这一仗。”指导员告诉他,“抗美援朝、唐山大地震、大兴安岭救火……走出平型关,我们作为主攻连、突击连,吹响了3000多次冲锋号!当年,先辈们在唐山抗震救灾一线吹响的那把军号,至今还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那是李康宁第一次触摸军号。接过军号时,他心里沉甸甸的。他明白,这把军号,不仅仅意味着历史,更意味着使命。

  “冲锋号,是最难吹的一种号音。为了吹好它,我苦练了一个月。”李康宁的训练地点,在一个莲花池畔。寒冬腊月,一眼望去,整片池塘只有光秃秃的冰面。

  在这里,李康宁第一次吹响了冲锋号。此后,他经常想象自己在沙场上吹响冲锋号的样子。

  3000多次冲锋号,数十万公里行程。如果在地图上对这个连队的足迹进行标注,密密麻麻的点和线会让人眼花缭乱。

  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这个连队的身影。对于这一点,来连队不到一年的新兵任梦宇有自己的体会。

  前不久,安徽阜阳的“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泄洪,滚滚河水奔腾而出。距离这里不远的阜南县田吉镇,是任梦宇的家乡。

  看着电视新闻中,那些迷彩色身影奋战在抗洪一线,任梦宇想起连队抗洪的那张照片——

  照片上,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时,连队官兵在月亮泡水库坚守的场景。

  那年夏天,连队紧急赶往嫩江抗洪一线。一路上,大片农田被淹没在水中,只能看到零星的树梢和屋顶。这一幕,和今天电视新闻里的画面极其相似。

  任梦宇今年18岁,已经做好了上前线的准备。他说:“很多先辈牺牲时,甚至比我还要年轻。”

  连史93载,书写着这支部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漫长征程。连队官兵奔走在祖国大江南北,从未退却。因为,他们身后是亿万人民。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子弟兵”的含义。

  从当年的大刀上,寻找胜利的密钥

  春风和煦,阳光灿烂。透过新型战车潜望镜,上士宁小林看到旁边的轿车疾驰而过。他和战友开玩笑:“说出来大家不信,我还没驾照呢!”

  今年4月,宁小林驾驶新型战车去野外驻训。在他面前,数十个不同颜色的按钮让人眼花缭乱。现在,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操作这些按钮。

  此时,距离连队换装才过去一年时间。

  “肩上的使命任务,逼着我们加速赶路。”连长王昌喜说,“从2017年到2020年,3年间2次转型,我们连承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时代大考。”

  转型之初,连队9成以上官兵涉及岗位调整、专业调换。这支从胜利中走来的队伍,改革开局就遇到了挫折——营里首次专业考核,连队车长、炮长、驾驶员三大乘员专业成绩都很不理想。

  官兵们迷茫之际,连队主官的桌上,出现了一封转岗报告。

  “我年纪大了,必须提前适应新装备,不能拖连队的后腿。”老班长宁小林说,“我们连队有句话叫‘把荣誉举过头顶,把困难踩在脚下’。当年老连长曾贤生拿着大刀和日军拼杀,靠的就是这股子血性。”

  抗日战场上,装备的差距,曾让八路军吃了不少苦头。据统计,日军在二战中制造了600多万把刺刀,而八路军一个师只有几百把刺刀。据日方资料记载,当时八路军战士使用的大刀,比日军加装刺刀的三八式步枪短几十厘米,还容易卷刃。

  白刃搏杀勇者胜。这几十厘米的差距,八路军将士用血性补齐。

  时任115师司号员的抗战老兵强勇,当时才14岁。很多和他一样的小战士,甚至没有日军加装刺刀的三八式步枪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官兵血战到底,用大刀为中华民族杀出一条血路。

  在中华大地风雨如晦的暗夜里,平型关下的那场胜利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自此,“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突击精神刻进了九连官兵的骨子里。

  如今,拥有了更先进的装备,摆在九连官兵面前的“敌阵”却没有消失。

  战士鲁士斌床头贴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句格言:“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面对时代之变,官兵们用凝聚在“大刀”上的突击精神破题。装备没到位,他们就自己改装训练模拟设备;转型节奏快,大家就加班加点学习新知识……

  陷阵之志,成就胜战之师。前不久,旅里组织比武,车长卢栋鹏、驾驶员杨孟想夺得全旅第一。这份成绩,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

  从胜利走向胜利。大刀会卷刃,但刀锋上凝聚的突击精神不会。

  荣誉室里,“平型关大战突击连”那面战旗静静悬挂着。战旗无言,却用鲜血和历史告诉每一批官兵——

  当你们成为真正的战士,就成为了胜利的密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