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重视战地文艺的“炮兵之父”朱瑞

作者:戚善成 发布时间:2020-06-12 17:55:03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    |  

  《在太行山上》这首歌穿越时空,永远年轻;《沂蒙山小调》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一个战争年代诞生的炮校文工团,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歌舞团的前身。这一切都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高级将领,被称为“炮兵之父”的朱瑞有着重要联系。朱瑞不但是人民炮兵的奠基人,而且是重视战地文艺工作的典范。

  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24年考入广州大学,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春,朱瑞回到上海,先后任中央军委参谋科参谋、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朱瑞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1939年后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等职。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

  太行山剧团首次唱响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一首荡气回肠的抗战老歌,80多年来一直唱响在祖国大地。

  《在太行山上》这首歌,出自1938年5月创建于山西晋城的八路军太行山剧团。这是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文艺轻骑兵,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剧团创始人就是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的朱瑞。太行山剧团在抗战时期,不但是一支抗日宣传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和战斗队。它的创建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宣传文化建设和戏剧文化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2月,朱瑞受中央委派北上太行山,在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玉皇庙成立了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训练所的话剧组和陵川县游击支队宣传队组成联合抗日流动剧团,经常在周围村庄上演抗日剧目,很受群众欢迎。1938年4月,朱瑞在陵川县成立县儿童抗日宣传队。当月下旬,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收复了晋城,联合抗日流动剧团回到晋城。此时,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也到达晋城,与联合流动剧团会合。朱瑞决定将这两个文艺团体合并,组成一个剧团。

  1938年5月4日这一天,太行山剧团在晋城成立。朱瑞到现场祝贺并致辞,他说:“五四”作为太行山剧团成立的日子,是要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太行山剧团的命名是很有意义的,意味着剧团应该像太行山一样雄伟坚强,永远和太行山军民一起战斗在太行山上。要为军队演出,要为人民群众演出,宣传动员一切力量起来抗日,争取最后的胜利!

  朱瑞十分关心剧团的业务建设,鼓励文艺战士多演戏、演好戏,特别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太行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朱瑞还亲自为剧团编写过剧本。太行山剧团创办的7年中,排演了大量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这些剧目中既有古往今来广为流传的剧目,也有剧团同志根据当时当地现实生活,自己创作并流传至今的新剧,如《保卫抗日根据地》《太阳出来了》等。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的著名抗战经典歌曲《在太行山上》就是由太行山剧团首次在太行山根据地唱响的。

  太行山剧团在极其艰苦的抗战岁月里,锻造成为一支鼓舞和激励太行山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抗日宣传队,同时也为新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军政文化人才。

  山东抗日根据地诞生《沂蒙山小调》

  现在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经典的山东民歌,诞生于山东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朱瑞时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那年6月上旬,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参加反顽战役。文工团成员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山东根据地在日军频繁“扫荡”的形势下,面临着环境动荡、物资紧缺、人员缺乏等种种困难。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新的政治任务的特点,朱瑞号召山东根据地党领导下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宣传革命道理。当时,活跃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专业剧团,既有影响大、负有盛名的胶东国防剧团、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耀南剧团,也有在各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组建起来的胶东孩子剧团、湖西流动剧社等一些地方文艺团体。正是这些文艺团体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化大军,他们以文艺为武器,紧密配合我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

  为了扩大影响,提升演艺水平,在朱瑞指示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教育处和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联合组织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东纵队鲁艺宣传大队、省妇救会姊妹剧团、黎明剧社等8大剧团,在鲁南根据地渊子崖村举行会演。演出了《回到前线去》《十八勇士》等10多个大小剧目。观众踊跃,盛况空前。此后至1942年间,这些活跃在各地区的文艺团体组织了多场联合演出,把山东抗日敌后戏剧运动推向了高潮。

  各剧团、宣传队每到一地,就教唱抗战歌曲,排练演出节目。山东抗日根据地当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有几百首之多,民歌《八路军》《沂蒙山小调》就是其中深受群众喜爱的名曲,唤醒和动员了千百万民众投身抗日。

  解放战争中建立的朱瑞炮校文工团

  今天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是由2016年1月军队改革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歌舞团演变而来的。说起原总政歌舞团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朱瑞炮兵学校文工团。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闭幕后,中央曾决定要朱瑞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找他谈了话。但朱瑞认为自己在苏联学过炮兵,要求去做建设炮兵的工作。中央接受他的要求,让他担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

  抗战胜利后,朱瑞率延安炮兵学校官兵奉命挺进东北,参加解放战争。进驻东北后,延安炮兵学校的名称不断变化,先后被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有军史专家把这一时期统称为朱瑞炮兵学校时期。而这主要依据是,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战场上不幸触雷牺牲。为了纪念他,中央军委批准将东北军区炮兵学校命名为中国人命解放军东北军区朱瑞炮兵学校。

  1946年初,朱瑞在原延安炮校宣传队怒吼剧社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炮校文工团。不久,炮兵学校进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工团又吸收了牡丹江军区文工团、牡丹江市文工团新成员,队伍进一步扩大,达到100多人。朱瑞要求炮校文工团文艺人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直面火热的生活,为提高炮兵战斗力服务。文工团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文艺作品,如《东北民主联军之歌》《人民炮兵上战场》《辽沈战役组歌》等,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部队官兵尤其是炮兵部队的战斗精神。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成立炮兵司令部,与炮兵学校首脑机关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朱瑞任司令员兼校长,炮校文工团同时也是炮兵文工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文工团;同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文工团。

  新中国成立后,四野炮兵的老领导萧华调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抓全军宣传文化工作,他把四野特种兵文工团全部划到了当时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1954年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51年3月,四野特种兵文工团与华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和装甲兵文工团共同组成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1953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歌舞团,原炮兵文工团的人员仍是主体力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