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到陕北
——寻访党中央在甘泉、延长的足迹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陕西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精神富矿。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抒写出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悲壮三秦大地。深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英雄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
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沿着红色足迹重走信仰之路,挖掘珍贵史料,探访革命旧址,浓墨重彩地讲述英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935年10月19日,随着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陕北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点。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正式成为中国革命和全国抗战的稳定后方。
在初到陕北的一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的足迹遍及西北苏区各地(包括现在的甘泉县、延长县等地)。在马背上、河川旁、窑洞中,他们奋笔疾书、激情演讲、指挥作战,不仅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进攻,还推动了党的战略战术转变,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准备。
8月30日至31日,记者来到甘泉、延长等地,探寻黄土地上的革命足迹,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接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
1 初到陕北 窑洞留下转战足迹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抵达陕北吴起镇。然而,这块落脚地并不稳固。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巩固和扩大陕北苏区,党中央和毛主席开始了一年多的转战之旅。
193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离开吴起镇,经保安(今志丹县)沿洛河南下,于11月2日到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地——甘泉县下寺湾,住在白云德家的石窑洞里。采访中,记者走进下寺湾毛泽东旧居,此旧居为一线两孔石窑洞,北靠山,南邻洛河,毛泽东就住在靠左的窑洞。这孔窑洞里靠左侧摆放着一张书桌,上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华北地区形势图。毛泽东当年就是在这里,就着昏暗的灯光研究全国抗战形势。旧居外侧的窑洞是下寺湾会议旧址,里面的陈设都按照曾经的样子摆放,长凳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当时参加会议的领导人图像,仿佛能感受到当时会场紧张而严肃的气氛。
当时的陕北苏区面临国民党军队围剿,为摆脱困境,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听取了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鸿钧关于陕北苏区、陕北红军及其作战情况的汇报;派出中央机关工作组前往陕甘晋省委所在地瓦窑堡主持工作;率军南下与红十五军团汇合,部署直罗镇战役,解除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威胁。
11月4日,毛泽东率红一军团从下寺湾出发,途经东沟乡乔庄村和道镇史家湾村,于6日来到位于史家湾以北的象鼻子湾村。如今村前的一片小树林里立着一块石碑,提示着人们这里就是当年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之处。
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后,整编为红一方面军。11月21日至24日,红一方面军发动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后,中共中央入驻瓦窑堡。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党在新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和方针政策。会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开始着手部署东征。
1936年1月26日,正值陕北高原数九寒冬,毛泽东身着单薄的粗布棉衣,率领红军从瓦窑堡动身,于次日夜抵达延长县刘家河乡后段家河村;28日,进入延长县城,居住在城内寨山西南麓何江家;31日,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军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东征事宜。
东征会议旧址就位于县城内山坡上,北依寨山、南临延河,东西排布着五孔土窑洞,旁边用灰砖砌的墙简单地围出一大片空地。院子里空地上两棵一高一矮的槐树下,石磨、碾盘孤零零地散落着。
“听父辈讲,毛主席和贺子珍就住在这孔十二米深的窑洞里。”今年8月30日,70岁的朱文英老人指着左起的第二孔窑洞回忆道。由于从小在这里生活,尽管已经离开这里四十多年了,但老人谈起往事还是异常激动,还为记者模仿毛主席当年背手在院子里散步的样子。
在巩固和发展陕北苏区的一年多时间里,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共走过了陕北8个县,住了36处窑洞。在简陋的土窑里、在狭小的石洞里、在长满荒草的树林边,居住、开会、讲话,困难时甚至连一处固定的栖身之所都难以找到。然而,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革命,并最终由弱变强,就是因为有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吃苦耐劳的作风在支撑着他们。
2 精神传承 黄土地上播撒火种
1936年2月7日,清涧县的袁家沟村,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此时,毛泽东正带领随行人员视察黄河渡口。站在山头眺望,只见千里高原到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触景生情,当晚就写出了著名的《沁园春·雪》。13天后,红军组成的抗日先锋军强渡黄河,标志着一场历时75天、转战30多个县的东征战役正式开始。
其实,东征开始之前,对于陕北苏区的发展方向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行动,党中央内部存在着向南、向北或向西发展的三种不同意见。对此,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另一种意见,即东渡黄河,开辟吕梁山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向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发展。之后召开的东征会议,进一步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向东发展上,为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早在长征之时,党中央的战略目标就在不断调整:由最初的湘西,到黎平会议的川黔边、遵义会议的川西北、扎西会议的云贵边、两河口会议的川陕甘、俄界会议的“与苏联接近的地方”,直到榜罗镇会议,西北根据地才最终确定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1935年11月5日,甘泉县象鼻子湾村的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毛泽东站在雪地里,面对河滩上的红军战士发表讲话,对长征精神做了高度提炼和概括——“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从到达陕北开始,这种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火种,又随着党中央的转战足迹,撒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在下寺湾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1935年12月,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衣衫褴褛、缺吃少穿。如何筹到粮被,让战士们顺利过冬,成为摆在红军领导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于是毛泽东手写一张借条,让当时的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去找徐海东借钱。徐海东接到毛泽东的信后,没有考虑,立即把供给部部长找来,说不是借,而是给中央红军5000大洋,同时复信说,红二十五军完全服从中央红军的领导。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拿到5000大洋和徐海东的回信后,一块儿落泪……
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1936年,当美国记者斯诺来到延安,看到党中央和毛主席住窑洞、吃粗粮、亲自纺线后,深为感动,称这种精神力量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3 铭记历史 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1935年9月,东北军七个师分两路由洛川、鄜县(今富县)向陕甘根据地进犯。红十五军团决定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以少量部队佯攻甘泉县城,引诱延安守敌出援,红军主力在延安和甘泉之间的劳山一带设伏歼敌。甘泉守敌被红军围困后第三天,东北军一一〇师从延安驰援甘泉,途经劳山进入红军预伏阵地时,红军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敌阵。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东北军一一〇师师部和两个团被全歼……”在劳山战役烈士陵园里,当地的中小学生正认真地听工作人员讲述劳山战役的战斗场景。
劳山战役烈士陵园位于当年劳山战役发生地——小劳山村。每至清明,当地各界人士都会自发前来扫墓祭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今年5月,劳山战役烈士陵园与下寺湾的毛泽东旧居、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一起被纳入甘泉县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在甘泉和延长两地,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十分普遍。早在两年前,甘泉县下寺湾列宁小学和荣誉军人学校旧址,就留下了延安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采风团的足迹;今年5月,延长县又组织学员来到东征会议旧址、延长县革命烈士陵园等地,通过祭奠缅怀革命烈士、现场学唱革命歌曲、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在甘泉,由西工大明德学院与当地合作创办的甘泉长征干部培训学院已于今年7月投入运行,未来将被打造成为传承长征精神、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和展示黄土高原风貌的新平台、新窗口。
“我们正积极与市委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联系,争取将‘大陆第一口油井’‘东征会议旧址’加入全市红色教育培训教学点,将课堂‘搬’到现场。”延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付平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