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国家宝藏》:一眼千年 多屏绚烂

作者:牛春颖 发布时间:2018-04-10 16:19:4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体:   |    |  

  传统需要坚守,艺术则要在创新中长生。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鼓励创新,摒弃因循守旧。在《国家宝藏》和《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或是让历史与现代隔空“对话”,或是将音乐融入文化,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创新演绎是突出的亮点,也是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博物馆领域有一个数字:参观者平均在每件文物前驻足的时间约为30秒。如果做一档节目,让观众盯着一件文物看一个半小时,该有多难?

  但《国家宝藏》做到了。在传播端,它不仅成为一档现象级节目,而且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央视春晚的收视峰值就是4分钟的“国宝回家”环节,主题曲《一眼千年》登上3台卫视春晚;在博古馆方面,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使得“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

  “此生无悔入华夏”“我爱中国,我爱这上下五千年”成了节目全网播出后非常热门的评论。

  文博+综艺+纪录片

  一次绝对大胆的尝试

  3月28日,《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而就在一周前,央视对2017年优秀节目进行表彰,把唯一一项综艺节目的大奖授予了《国家宝藏》。此前,文博类节目大多呈现为纪录片或是鉴宝类,此次将综艺节目元素大胆引入文博类节目,是“没有石头就过了河”。

  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国家宝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庙堂与江湖互动,让过去与现在对话。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正是这次大胆的尝试,让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云梦秦简中的法治精神、商鞅方升里的精准理念、铜鎏金木芯马镫的古老智慧、秦杜虎符开创的信息安全技术、让中国航天发动机制造领先全球的云纹铜禁“失蜡法”……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沿用。从帝王将相到平凡百姓,那些守护的传奇、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递,让观众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国家宝藏》第一季将曾经冷门的云梦秦简、铜鎏金木芯马镫等文物打造成了“明星文物”,形成了“秦简热”“小马镫大作用”等现象,也让网络上花式调侃的“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因各种釉彩大瓶的烧造工艺而改变。同时,也有多位博物馆馆长、今生故事讲述嘉宾成了被观众所熟悉、敬仰和热议的“文化明星”。

  诚然,每一次创新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几位曾经在《国家宝藏》亮相的馆长在谈创作过程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回忆了当初的“纠结”:把博物馆文化与综艺结合在一起,可以吗?会不会有“副作用”?将文物与明星设置到一个环节会不会弄巧成拙?“然而,播出效果证明,这种尝试非常好,通过国宝守护人讲故事的方式,更好地解读文物内涵,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家宝藏》在引发收看热潮的同时,还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潮。随着节目的播出,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参观博物馆的风潮。据多方数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国家宝藏》中介绍的九大博物馆更是人气飙升,春节期间参观人数同比增长50%。2月,为期两周的《国家宝藏》九大国宝数字特展亮相故宫箭亭广场,无数观众前往观摩一睹盛况,将这场“国宝事件”掀至又一个全民热度。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这么多年从没有一个节目对博物馆事业有这么大的影响,节目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中国文物走出展馆,走向世界。”

  电视+网络+端口

  一种纯精品的打开方式

  文化类节目在新媒体各端口的燃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国家宝藏》的“炸裂”还是让许多平台颇感意外。

  “在腾讯视频点击量达到1.57亿,这简直是个奇迹。”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助理总经理岳淼说。

  “在喜马拉雅FM收听达到2.8亿次,是历史类节目之最。”喜马拉雅FM副总裁张韬说。

  “评分高达9.5,就在播完已经一个多月的此时此刻,还有6193人正在热议《国家宝藏》。”豆瓣副总裁姚文坛一边实时刷着数据一边说道。

  气质革新,拥抱年轻。“《国家宝藏》此次全媒体表现十分出色”是与会嘉宾的一个共识。

  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反馈,《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度最高的是20岁到25岁,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B站、豆瓣、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年轻观众的追捧,使得《国家宝藏》充分爆发“网红体质”和“裂变属性”。“农家乐审美”“黄公望嫌弃三连”等热门话题传递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新派传播。《国家宝藏》出品人朱彤表示,《国家宝藏》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开创线上线下的全民文化狂欢,背后有至少两点启示,一是创新是文艺作品永葆生命力的唯一途径,二是拥抱新媒体传播,就是拥抱大众。“移动互联时代,观众在何处,传播就在何处,只有真正掌握媒体格局的新趋势,以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把民族最上乘的文化历史交与万众共赏。”

  时空折叠,记忆凝缩。因为《国家宝藏》,人们血液里涌动的家国情怀被深度激发。一股爱我华夏五千年的豪情喷涌而生,热情从各种屏燃到线下的博物馆,让沉睡的文物从馆舍之地迈向了大千世界。《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已经完全融入了“宝藏团队”,他说,节目最可贵之处是让大家更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与传承,而不是关注文物值多少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