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毛主席三考河南干部

作者:王少华 王威智 发布时间:2017-04-23 09:31:10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1.jpg

1952年10月31日,在人民胜利渠入卫河口处,毛主席与新乡市郊区牧野村正在放养的农民尚景富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们从牧野古战场谈到现实生活状况,像拉家常。.

  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毛主席就开始了离京巡视。从1952年10月开始视察黄河起,毛泽东主席生前先后20余次来河南视察。

  在中原大地上,毛主席也留下了“三考河南干部”的神奇佳话。

  “引黄以后会不会引起盐碱化问题?你们准备怎样解决盐碱化?”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第一机械工业部长黄敬等陪同下,视察了黄河兰封东坝头、开封柳园口,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后,于10月31日上午又兴致勃勃地登上邙山山顶。他俯瞰汹涌奔腾的黄河良久,大手一挥说:“走,我们下山,去新乡看看‘小黄河’。”

  “小黄河”,就是人民胜利渠。

  上午10时左右,主席的专列过黄河铁路桥,沿着铁路专用线直驶人民胜利渠渠首。毛主席走下火车,同前来迎接的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黄委会副主任赵明甫、引黄工程管理局长韩培诚、渠首闸管理处主任乔登云等同志一一握手。在管理房,毛主席一面抽烟、喝茶,一面听赵明甫、韩培诚汇报人民胜利渠的施工建设情况。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水利工程。渠首闸建在黄河北岸黄河铁路大桥以西1500米处的新乡地区武陟县境内,对岸桃花峪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总干渠与京广铁路平行,流经武陟、获嘉、原阳、新乡等县,至新乡市郊汇入卫河,全长52.7公里。排水系统由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组成,经东西孟姜女河流人卫河。党中央、政务院对兴建这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非常重视,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水利专家张光斗教授直接参加工程的勘查、论证和设计。1950年初,黄委会写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由水利部转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这项工程。1951年3月,工程正式开工。在平原省委、省政府,沿黄党、政、军、民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与努力下,仅用一年时间,1952年3月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4月12日举行放水典礼。人民胜利渠引来的黄河水流向田野,流人卫河,滋润着武陟、获嘉、原阳、新乡、汲县、延津大片古黄河冲积平原,打破了自古以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传统定论。为纪念人民治黄的伟大胜利,平原省人民政府主席晁哲甫挥毫给这个工程题名为“人民胜利渠”。

  听完汇报,稍事休息,乔登云即领着大家去看引水闸。路上,毛主席问乔登云:“你原来是做什么工作的?”

  乔登云回答:“我原来当区长,现在叫我来管闸。”

  毛主席风趣地说:“管闸责任重大,不比当区长轻哟。”

  说着话,来到了引水大闸上,毛主席看着庞大的大闸问道:“这闸怎么打开呀?”

  乔登云回答说:“现在农村没有电,也没有机器,是用人力摇开闸门。”

  毛主席说:“那好,咱们大家一起动手把它摇开吧!”

  说着,主席和各位领导一起,很快将闸门摇开了。看着滔滔黄河水驯服地流进渠道。毛主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燃一支香烟,满怀深情地说:“要是沿黄每个县都建一座引黄灌溉闸就好了!”

  接着,毛主席又对大家说:“渠道灌溉是阵地战,水井浇地是游击战,渠井灌溉要结合起来。”

  而后,主席一行沿渠而下,突然,毛主席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望着位于露天的大闸启闭机,指示说:“要在上面盖上房子保护好,刮风下雨工人同志操作也方便。”

  漫步行进中,主席问赵明甫:“引黄以后会不会引起盐碱化问题?你们准备怎样解决盐碱化?”

  原来,毛主席在一路的视察中,从济南、徐州到开封,不断看到黄河大堤外有大片盐碱地。在济南,他问许世友:这是什么原因?有人回答道:黄河高(悬河),堤外低凹,再加小清河多年未疏通,排水不畅,造成耕地盐碱化,种不保收。群众说,“春天一片霜,秋天明光光,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这一片上下有15万亩地种不成庄稼,群众生活困难。毛主席心情十分沉重,他说:我深知黄河洪水为害,黄河侧渗也会给人民造成灾害,你们引用黄河水淤地,改种水稻,疏通小清河排水,让群众吃大米,少吃地瓜不行吗?随行的有关省领导说:没经验,我们一定试试办。如何消除黄河堤外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毛主席一直挂记心头。所以,见了黄委会副主任赵明甫才有此一问。

  赵明甫回答:“根据苏联的经验,在渠道两旁植上树,一棵树能吸收很多地下水,这样控制住地下水就不至于引起盐碱化。”

  毛主席说:“好,你种树,多种树。”

  在新乡市东郊的人民胜利渠入卫口,毛主席看到胜利渠引来的黄河水滔滔流人卫河,高兴地说:“今天看了‘小黄河’,很高兴,这样天津用水困难也好解决了。”

  车队离开胜利渠入卫口,顺着卫河南大堤向西行进,走不多远,迎面碰到新乡市郊区牧野村农民尚景富赶着一群羊向东走来,尚景富看到对面来了汽车,忙把羊群向堤下赶去,这时毛主席的汽车开到他跟前停了下来。

  毛主席下了汽车,走向尚景富和蔼地问道:“老乡,怎么不走?”

  尚景富笑着回答:“不忙,等你们过去我再走。”

  毛主席放眼羊群,微笑着问:“你的羊怎么都是花的? ”

  尚景富解释说:“我原来不是放羊的,算个半路出身,这群羊是三家的混到一块儿放,怕分不清,就染上颜色做个记号。”

  毛主席又问:“你的羊是怎么来的?”

  这时,尚景富看到这位干部和蔼可亲,对群众很关心,心情松驰下来,话也就多了,他对毛主席说:“俺村北边新建了一所大学,占了村上的土地,俺是用赔的地钱买的羊,喂羊一来可以卖肉,二来可以攒粪上地,一举两得。”

  毛主席又关切地问:“地是怎么占的?压迫人了没有?”

  尚景富忙把村长讲过的,关于新中国刚刚建立,需要大批建设人才,我们农民应该大力支援国家办学的话,以及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土地问题的事说了一遍。

  毛泽东称赞牧羊人的觉悟高,并询问了有没有什么治理盐碱地的好方法。牧羊人回答说“台田”。毛泽东问什么是“台田”,牧羊人说就是挖沟,挖了沟,土地抬高了,水往沟里流,盐碱自然就被冲刷掉了。毛泽东点头说:“‘台田’的法子好……”

  正说着话,尚景富看到一个女同志在旁边拍照,问毛主席:“她照相干什么?”

2.jpg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魏德忠先生在讲述遇见毛主席的故事

  毛主席笑着说:“不管她,咱拉咱的。”毛主席向羊群走近几步,又和尚景富谈起绵羊和山羊的喂养特点,又问群众的生活怎样,粮食够不够吃,还问到牧野古战场和兴国寺的情况……这时已是半下午了,工作人员想到毛主席奔波了大半天,还未吃午饭,便请主席快上车。毛主席谈兴未尽,见工作人员催促,才恋恋不舍地和尚景富握了握手,说了声“再见”,登上汽车。汽车开动了,毛主席还从车窗里不停地向尚景富挥手致意。

  毛主席风趣地说:“赵明甫同志过去吹了个牛皮,说种树可以解决盐碱化。”

  “袁世凯祖上在项城, 他为什么要选择洹上作茔呢?”

  袁世凯(1859~1916 年),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后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复辟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同年6月在全国人民声讨中忧惧而死。

  北洋政府按照他生前的嘱咐,花费两年时间,耗巨资150多万银元,占地200余亩,在河南安阳市洹水北岸为其修建了茔墓,俗称袁林。此墓系我国民间建筑和西洋建筑物的结合体。

  袁茔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南北神道中轴线上,绵延长达千余米, 经洹水北岸一字排开着照壁、玉带桥、牌楼、碑亭、望院、飨堂、平旷庐、袁墓等。整个墓园由藜寨围护, 寨外渠水环绕,寨内松柏梅槐,浓荫蔽日,风光旖旎。

  20世纪50年代初,毛主席到河南视察时,来到了安阳桥太平庄北侧,到仿照美国总统格兰德濒河庐墓式建造的林苑——袁茔参观游览。

  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在平原省(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将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以及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安阳行署专员程耀吾等陪同下,沿北神道,过牌楼,入飨堂。然后又穿过后堂门, 登上平旷庐的台阶后,绕袁墓一周, 尔后健步袁墓之巅。在袁墓平旷庐的台阶上,毛主席与大家一起吃过水果之后,同曹幼民肩并肩地向牌楼门外走去。曹幼民身材高大,双肩宽阔,一口京腔,两人并肩而行, 双双风度凛然,在谈笑中健步来到玉带桥端:这是一尊照壁,高7 米多, 长30多米, 顶端用琉璃砖瓦砌成;中间和东西尽头,各有卧龙守卫, 墙壁北面正中,镶嵌着五枚琉璃砖墓徽。当初, 为了遮挡来往人们的视线,使“坟山贯气”,特别建造了“ 照壁”。它和小巧玲珑、下有流水的玉带桥相距200米,南北相映,曲径通幽,雄伟壮丽。毛主席举目向北眺望, 只见梅槐翠柏,郁郁葱葱,气势磅礴,直伸平旷庐,转身又向南看,照壁挡视。

  毛主席想考一考中共安阳地、市委领导,便问曹幼民、程耀吾、刘仿生等:

  “袁世凯祖上在项城, 他为什么要选择洹上作茔呢?”

  原来安阳地委与市委的领导预料到毛主席会问这问那,现在果然不出所料,但却被这个简单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问住了。这时, 不知是谁捅了王汉华的背一下, 示意他这位“ 应急” 而请来的“ 秀才” 顶上去解除窘态。但这位被公认为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 科长” 也低头不语了, 无可奈何地耷拉下脑袋。

  中共安阳地委机关系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是陪同者中的首领了, 这答卷大家都希望他能回答得上。此时玉带桥上鸦雀无声, 随同毛主席来的省委书记潘复生、省主席晁哲甫等人, 也都渴望曹幼民这位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书记能交出使毛主席满意的答卷。此时, 曹幼民正在思索一个问题:

  明朝十三陵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头枕山,脚蹬水”,预示身后江山源远流长,这大概是皇家择陵的标准要求吧。而袁世凯生前也曾要求给其在平旷庐后面,土砌一座假山。后来因战乱而导致无人问津, 所以只有“脚蹬水” 而无“头枕山” 的现状。想到这些, 曹幼民鼓起勇气说:“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 皇帝去世后, 一般都要离开祖坟。另建造大皇陵的。袁世凯虽然只做过83 天的皇帝, 但也算是做过皇帝的人, 然而他既是姨娘所生, 又系庶出, 未免觉得回项城入祖坟, 有失其尊。洹上这片土地, 它的西边与殷都遗址相连。从盘庚迁殷后, 殷朝在此发祥, 有了很大发展。殷东就是邺城。邺城是曹操起势之地, 洹水、漳水又是曹操练兵、打过胜仗的战场。洹南面向一望无际的黄河以北大平原,而且洹上又位于洹水、漳水之间,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风景又秀丽, 从封建主义有神论看, 信奉坟山贯气, 洹上村是一块风水宝地, 集龙虎之威。袁世凯生前所以要选择洹上作茔, 很可能是他看上了这里风水好。”

3.jpg

人民胜利渠渠首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工程。

  听罢曹幼民的解说, 毛主席微笑着满意地点了点头。

  陪同的人在看到毛主席点头赞许后, 才深深地出了一口压抑的长气, 相互间笑了笑, 悄悄地望着曹幼民说:“多亏你曹幼民书记这位陕北抗大生, 否则,我们难免要在毛主席面前出丑交白卷啦。”

  专列到了上蔡县,毛主席问:“下蔡在什么地方?”

   河南省著名摄影家魏德忠的《要把镜头对准人民》一文回忆说:

  1958年11月13日,毛主席在开完第一次郑州会议之后,驱车南下武汉。计划在遂平县停车,去看看著名的嵖岈山人民公社。我作为随行记者登上了主席的专列。

  那天天气不好,车外雾雨蒙蒙。大约是因为能见度太差,列车一直开得不快。快到遂平车站时,列车忽然停了下来。我们几个随行记者以为毛主席要下车了,就一起来到了毛主席的车厢。只见吴芝圃匆匆赶来,对主席说:“这是临时停车,还不到遂平。”

  毛主席望望车外,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吴芝圃回答:“这是遂平北,属上蔡县。”毛主席哦了一声:“噢,上蔡。”接着突然发问:“下蔡在什么地方?”

  吴芝圃怔了一下,随口答道:“上蔡东边是新蔡,新蔡可能就是下蔡吧!”主席听后摇了摇头说:“不对,不对,新蔡是新蔡,下蔡是下蔡。”听到毛主席肯定的否定,在场的人们都无言可对了。

  过了一会儿,列车又开动了。由于天气太坏,原定去嵖岈山的计划取消了,改由遂平县和信阳地委负责人上车来向主席汇报。

  这时,记者和工作人员的车厢里,人们热烈地讨论开“下蔡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可是,连早年教过书、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吴芝圃都说不上来,别人更说不出个所以然了。这个问题一直带回郑州,报社的总编辑发动编辑部人员查地方志,翻史书,才找出答案。

  下蔡果然不是新蔡。史载,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其弟叔度于蔡,即上蔡;公元前529年,蔡平侯东迁都于新蔡;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恐,求救于吴。吴以蔡远难救,要求蔡东迁近吴,才量力相救。于是蔡昭侯便迁蔡于州来,是为下蔡。而州来即今安徽省风台县下蔡镇。

  从这件事,大家无不敬佩毛主席的学识渊博。

 

  (王少华 王威智)汝州市防范办供稿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