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0多年前,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略的历史情形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动员下,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为捍卫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完整与根本利益,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认真回顾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入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系统总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成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抗击者
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抗战号召和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立即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连续发表决议、宣言、告全国民众书和指示信等,提出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和联合各抗日组织和军队共同抗日。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已经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0个军、1个独立师,共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的战斗,粉碎敌人上百次“讨伐”,歼敌1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支援、鼓舞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参与全国早期的其他抗日活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援第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日。1933年5月起,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积极合作,队伍发展到10万余人,曾乘胜收复察哈尔省的全部失地。10月中国共产党与李济深等建立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签订协定联合抗日。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政治核心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日本侵略者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顺应时代要求,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巴黎《救国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人民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而奋斗。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爱国运动即“一二·九”运动。中共在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的积极响应。
中国共产党促成了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首先与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联合,同时努力争取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实力派联合抗日。到1936年12月前,中国共产党与10多个省的地方实力派之间初步建立了联系,为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促成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为国共第二次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主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后,7月8日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努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以宣言和谈话发表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受到较大损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由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手段,加之英美对日本又实行“绥靖”政策,还由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敌视和畏惧,中国抗日局面有逆转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打退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和坚强的政治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当时,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会战和战役,给日军以重创。而八路军、新四军则在所属的各个战区分别参加了防御作战。同时,他们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和扩大敌后战场。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从陕甘宁边区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作战1824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瘫痪,迫使日军将兵力转向后方,迟滞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了多种武装斗争的形式,比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等,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有效打击了敌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进攻的重点转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调动其侵华兵力的70%对我实施“扫荡”和“清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33.2万人。在这个时期,根据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少到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面对严重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了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1943年起,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后,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一些地区开展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共作战2万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解放人口1700多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于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从8月9日至年底,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
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成为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的抗战路线。全面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实行这样的路线,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并使这个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指出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中共于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为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提供了战胜敌人的科学思想和正确方法。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论持久战》,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系统总结了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中国持久的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持久战总的战略方针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也在国民党内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战略战术。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的作战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党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行动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都强调了抗日战争全过程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实践证明,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是特定条件下最好的作战形式,是党领导下人民武装力量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尽了最大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抗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全面抗战一开始,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建立了辽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从东北、华南,一直到海南岛,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9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积极抗日,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得到空前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到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扩大到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从白山黑水到长城内外,从大江南北到珠江两岸,中国共产党人冲锋在前,同人民一起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壮歌。以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以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的“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的八位女战士等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群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以高度的献身精神坚持抗战,为夺取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和重温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中国人民在全民族的抗战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的结论。历史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不忘历史,不辱使命,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不断以新的更大胜利告慰曾为之奋斗过的英烈们的忠魂!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