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青年团在红军建立始末

作者:褚银 发布时间:2022-05-01 06:44:27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1950年4月28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对备选的团旗图案做了批示。资料图片

  1922年5月5日下午1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后,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了,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青年团组织在红军中也相继建立,并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一

  我党我军一贯重视青年工作和青年团建设,就在南昌起义第二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中就规定:“在军队中应组织党的支部和青年团的小组,后者宜直接服从前者”。这是党中央第一次规定要在红军中建立青年团的独立组织。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毛泽东就红军党内青年组织及其工作做了专门规定:“党员中青年部分因其有比成年不同的情绪,除一般地接受党的训练外,还有特别受一种青年教育之必要。又因争取青年工农群众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须有专门组织去担任这种工作。因此,应在支部中划出年在20岁以下的青年党员,成立青年工作会议。这种会议,除以大队为单位经常有计划地召集开会外,支队及纵队各应酌定时间,召集开会……”这些原则在红四军贯彻执行后,促进了红四军的全面建设。

  由于各方面原因,红军中团的组织发展很不平衡,整体比较薄弱。1930年5月5日,中共中央致中共青年团中央信中指出:“红军发展将近7万人,现在还没有青年团的组织与工作,希望团能于短期间开始来征调团员加以相当的训练,送到红军中工作与建立团的小组,并应确定团在红军中经常的工作。”至11月,红军中团的组织工作有了相当成绩,师以上政治部均设青年科,连队都建立了团小组,连、团、师选举产生了3至5人组成的青年团委员会。

  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在各革命根据地活动的红军相继组建了军团和方面军。为加强红军的政治工作,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3年来红军政治工作经验,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例,包括总则和10个分条例,其中第9个分条例为《中国工农红军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条例对团组织的性质、任务及组织形式作了明确规定:红军中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与非党群众联系的链锁,又是红军中党的基本后备军。青年团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并在政治机关和党的组织直接指导下进行工作。党对青年团员的教育工作是党的基本任务之一,应尽量吸收青年团员参加党的一般政治文化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年底,红军总政治部下发《中国工农红军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红军中团的组织和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二

  1932年1月15日,苏区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后,总政治部组织出席会议的红军代表召开了红军青年工作会议。会议决定,要以最大的努力使团的组织有大的转变与扩大,为此制定了为期3个月的团员发展计划,要求各军以团为单位举办“团员训练班”,选派团干部到中央苏区团校进修学习,以提高团员和团干部的素质。

  同年,为统一和健全红军中青年团的组织体系,总政治部还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共产主义青年团暂行条例》。条例规定:红军中普遍建立青年团组织,连队不设团支部,有团员青年3人以上时得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成立列宁青年组,如连尚未成立党支部时,则由政治指导员直接领导。列宁青年组的工作同时也受团总支部下所设的青年团干事的指导。列宁青年组组长和青年干事必须是党员,并经团员大会通过,分别经团总支委和师政治部批准。青年团委员会每半年改选一次。

  红军党组织和政治机关非常重视青年干部队伍的建设。9月21日,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贺昌共同发布《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问题的训令》。训令共7条,其中第6条为“加强党对团的工作的领导”,要求“坚决提拔积极勇敢的同志代替老大无用的干部”。总政治部决定,总政治部和师以上各级政治部增设青年部,团政治处设青年工作干事,负责指导部队的青年团和青年工作。11月,总政治部组建青年部。在物色部长人选时,王稼祥同周恩来、朱德研究,认为萧华是最合适的人选,决定调他来担任。当时只有16岁的萧华曾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长,刚去担任红10师第30团政治委员。关于这段往事,20多年后,王稼祥曾对萧华说:“那次调你,罗荣桓同志就是不放,我们坚持非调你不可。罗荣桓同志说调走了他,‘砍了我的膀子’。但我们还是把你调来了。”

  三

  青年团组织在红军中普遍建立后,青年工作在红军中蓬勃开展起来。在残酷的战争中,青年团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主要任务,行军中巩固部队,团结群众,遵守纪律,发扬阶级友爱;作战时冲锋在前,带头完成战斗任务;整训时举办晚会或各种竞赛。通过青年团的工作,红军基层建设有了实质内容,青年团所进行的政治、教育、娱乐、文化等工作,促进了红军基层建设,提高了红军官兵的政治素养、精神面貌、文化水平和战斗力。

  1933年3月,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建立百万铁的红军”的决定,在中央苏区兴起扩大红军的热潮。5月4日,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发布《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的团与青年工作的训令》。指出:在红军中青年成分占绝对多数,在巩固与扩大红军一百万的历史任务下,青年工作在红军整个政治工作中实占重要的地位,青年工作做得好,政治工作也就做得好。因此,目前团与青年工作在红军中总的任务,是要把党的进攻路线全部运用到青年工作中去,发扬团员在一切工作中战争中的模范领导作用,经过青年群众最大限度地来保障红军,巩固红军纪律,提高红军战斗力,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为彻底粉碎敌人大举进攻而斗争。

  训令提出了下列工作任务:(一)健全列宁青年组的组织作用,加紧团员教育;(二)对增加团员的一倍而斗争;(三)每个青年扩大一个红军,帮助一个新战士;(四)提高军事技术,加紧体育运动;(五)加紧反帝教育与青年特殊训练;(六)发动青年红色战士参加地方青年工作;(七)每天节省一个铜片,个个不生病。

  为激发广大青年参军参战的革命热情,充分发挥青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击队作用,总政治部青年部向中央提出建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5月20日,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 8月5日,少共国际师宣告成立。全师由1万多名青年组成,70%以上是团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9月3日,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宁都宣誓出征开赴前线,配合红军主力投入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

  四

  在万里长征中,红军各级团组织、青年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协助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鼓动工作和群众工作,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团结各界青年抗日,党中央发布《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提出把青年团改造为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央组织部专门作出《关于改编后党及政治机关的组织决定》。根据中央指示和中组部的决定,红军各部队的青年工作系统仍保存师团两级设青年干事,连设青年队。其中心工作是调动青年的积极性,活跃连的生活,发扬青年在政治文化的学习上和战场上的模范作用。1937年,我军青年团组织改建为青年队。

  红军时期的青年团组织紧紧围绕作战开展工作,成为红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在红军建设和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罗荣桓元帅给予了高度评价:“部队中以共青团为中心的青年工作,形成了政治工作中的一个有效的突击力量,是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不论在推动部队文化娱乐活动,活跃部队生活,提倡卫生工作,组织革命竞赛,都有过很大成绩。”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