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尹一鸿:没有毛主席,便没有长征胜利的奇迹

作者:尹一鸿 发布时间:2021-12-21 16:35:05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一一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

f112fa91a51d1012e9633bb6114b6445.jpg

  

  01

  毛主席一生创造了无数军事奇迹。

  其中,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也称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让世人叹为观止的旷古绝伦的军事奇才与辉煌诗章之一。

  02

  “长征” ,原本是“王明路线” 剥夺了毛主席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也称红一方面军)的指挥权后,在“王明路线” 三人团的瞎指挥下,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后,不得已而所采取的“逃跑主义路线” 大逃亡。

  所幸的是,毛主席自“遵义会议”重新出山,撤换了“王明路线” 旧三人团,由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新的“中央队三人团” ,这才力挽狂澜,把被“王明路线” 从丢失中央苏区败逃出来的,且30万中央红军仅剩下来的3万余人的革命火种,从兵临绝境的危局中拯救出来,从而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遵义会议” 开始的。

  03

  长征途中,毛主席指挥两三万人的中央红军,与几十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蒋匪军,展开灵活机动地战略战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四渡赤水,变被动为主动;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几十万蒋匪军毫不动摇地“听从” 毛主席“调谴”; 1936年4月下旬、以中央红军一部在翼侧策应;1936年5月初,中央红军主力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匪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紧接着,中央红军主力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1936年5月中旬,与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长征的全程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用脚步丈量了14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横渡了24条大河,历经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历时12个月零2天,行程二万五千里,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最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才能转危为安,才能从兵临绝境中涅槃蜕变,才能创造世界军事史上从失败中转败为胜的奇迹!

  长征的胜利,是毛主席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胜利,其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经典战例名扬中外,并永垂青史长留照古今,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辉煌诗章!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辑的《人类1000年》(1999年),选出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之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重要事件,长征入选其中。

  04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奇迹,有很多解读。甚至,还有不少歪曲“长征精神” 的解读。

  而我个人则认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奇迹,最关键的也只有一点,那就是一一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

  放眼世界,除了毛主席,没有人能够创造长征这样的军事奇迹!

  借用张学良的话来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常对我的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也曾在《三大洲》一书中说:红军长征“是一次体现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在长篇纪实报道《长征》中也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使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在荒无人烟的草地,在终年积雪的雪山,甚至在吃草根、啃树皮的绝境中,仍然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坚持不移地跟随毛主席呢?

  理由也只有一个: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只有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才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消灭人吃人的剥削制度,才能使中国最广大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

  况且,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工农无产阶级的子弟兵,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不怕流血牺牲的;这样的人民军队,是无往而胜的!

  正因如此,红军战士心中便有了这样的信仰:“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消灭一切灭人吃人的剥削阶级”!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征精神”,归根结底就是“阶级斗争精神”!

  05

  大海航行靠舵手!

  无数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证明:

  没有毛主席,便没有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奇迹!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