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张兴德:评关于抗美援朝的所谓“平局还论、吃亏论”(系列连载)

作者:张兴德 发布时间:2021-01-20 09:58: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评沈志华先生否定抗美援朝是胜利之战的“平局还有些吃亏论”
——评沈志华学派 之 四

  抗美援朝本来是胜利之战,可沈志华学派却制造出一个“平局还有些吃亏”的舆论。直接影响人们对抗美援朝的正确认知。沈志华先生说:“从战争结局看,中美之间基本上打成平手,但中国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却比美国要大得多。”(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第 448)

  让我们对沈志华先生的说法做些评析:

  痛快淋漓的胜利!

  抗美援朝 对刚刚从百年积弱积贫的状态下建国的中华民族来说是立国之战,胜利之战。志愿军是在美军进逼到鸭绿江边时才不得不出国作战的。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当时出国的25万志愿军 面对的是16个国家组成的54万联合国军 (其实是22国,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派出了作战部队,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5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这也是在帮助美国作战。当时的南朝鲜虽然不在“联合国军”范围内,但其部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从武器装备上看,美英等国是 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是现代化程度极高的陆、海、空的立体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时没有空、海军,陆军的武器装备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过时的步兵武器。双方以国力、军力均是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但是,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官兵,在中央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将当时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硬是从鸭绿江边,击退了500公里外,打回到了三八线以南,最后将双方军事接触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这迫使从建国以来遵循“出兵结果就是胜利”的美军,这次不得不主动提出停战谈判。最后又经过两年多的从谈判桌到战场,又从战场到谈判桌上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反复较量,“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都没有讨到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情况下,被迫签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胜利的条约。

  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 这 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百年以来从来没有的痛快淋漓的胜利! 此前的抗日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日本的最后投降,是由多国参加的共同作战。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人民又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自己的国家。但是世界并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现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华民族真正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被包括苏、美、英在内的世界各强国所尊重。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上述这些铁的事实,本来已经有历史的定论。不仅得 到了世界上我们朋友们的认可,也得到了被我们打败了敌人的认可。 可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我们国内却出现了以沈志华先生为代表的对胜利的种种质疑。在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有必要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平手”不平

  怀疑抗美援朝是胜利之战的议论中,其典型代表是沈志华的“平局还有些吃亏论” 。意即中美之间基本打成平手,中国还有些“吃亏”,因为志愿军丧亡比美军多(注:见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第 448 页 )。其论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 。

  所谓平手,无非是说在战场上,双方最后将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停战谈判是从这开始,签字也基本在此。这表面看来是“平手”。其实如果深入研究,这里是“平手”不平。

  首先,从战场实际情况看,在三八线这个地方的军事对立看似“平局”。但这个“平局”是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以后出现的“平局”,这时美方感到打不下去,再回到鸭绿江边已不可能。所以主动提出谈判。这怎么能算“平手”?是胜利!这如同一个头号强盗,打到一家人的院门口,被一个有病刚刚好的房屋 主人打出院内,赶到大街马路上,最后二人在马路上又打了一阵子, 这个头号强盗无可奈何地拱手讲和。这正如美国作家贝文。说的:

  “ 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贝文。亚历山大 著 郭维敬等译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 新星出版社 北京 2013年 第 590 --591页 )

  其次,双方在三八线上形成对持的时候,美军在感到再回鸭绿江无望的情况下,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寻求在三八线结束战争的谈判。在谈判中却又幻想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补偿土地12000平方公里;停战后朝鲜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飞机机场;在战俘问题上恒生枝节,拒不执行日内瓦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这些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朝中方拒绝,之后多次破坏停战谈判的举行,妄图通过“飞机大炮”的辩论,压迫朝中方结“城下之盟”,取得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补偿”。对此,朝中方争锋相对,毫不退让。以谈对谈,以打对打。这期间,朝中军队先后粉碎了1951年的夏秋攻势、空中绞杀战、细菌战、金化攻势( 上甘岭战役)等战役战斗。致使停战谈判在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谈判进行了两年多,美方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均没有讨到便宜。最后不得不基本按朝中方提出的方案签订了停战协定。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美军都没有得到不应得到的无理要求。这种谈判,用克拉克将军的话说是“

  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中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有同感。”

  其三、 朝鲜战场的这个结局是美国不想得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对中国来说,却是出国前估计可能争取的既定的胜利的战略目标之一。 麦克阿瑟在他的回忆录中,有个无可奈何的自白:“美国的传统向来是一旦我军投入战斗,国家就会倾尽全力动用一切手段争取胜利——而非僵局或妥协。于是我着手制订战略计划,以期让这一胜利成为现实。我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个传统也许会被打破。” “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参战却没有坚持取胜,最终将承受战败的一切后果。维持僵局或许可以结束战场上的死伤,但它却标志着为之而战的事业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

  “中国参战后,联合国(因为美国——笔者注)便屈服于恐惧,辜负了还朝鲜人民一个统一、自由的国家这个已经许下的诺言。”

  (注 ; 《麦克阿瑟回忆录》, 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著 陈宇飞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 上海 第335页 、 387页、 290页 )

  而这个结局,是中国出兵之前就想达到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出国前,毛泽东就将通过有效的歼灭美李军,达到停战的目的。在6月初接见19兵团领导时更明确地说,我们的战略反攻已经完成了保家卫国、援救兄弟临邦的主要任务,现在实行战略防御就是要巩固前一阶段的战果。入朝后一定要眼观全局,在全局上有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准备持久作战,准备打阵地战,同时争取和谈,以达到这 场战争的结束。当前,美国一面表示要进行停战谈判,一面又宣称要继续抗击和惩罚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

  我们从麦克阿瑟和毛泽东的 各自对战争的战略目标的预期看,中国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目标。

  我们看看美国的一些舆论是怎么看美军向三八线以南的大溃退 的。美国《时代周刊》指出:“140000名南撤的美军,是美国军队的精华——他们是我们陆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这次失败——是美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失败……在朝鲜的这次失败是不能补救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此为“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

  西点军校评论: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中国军队在毛泽东的统率之下竞成了一群狮子。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作为军人,我们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观论证的学者,我们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不在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注 以上转引自《抗美援朝60 年后的回眸》 张星星 主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年北京 112 页 )

  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政府要员基辛格是如何评价“平局”的:

  “它这个核超级大国却被力量薄弱的中国打得一蹶不振,无力再向前推进。它不负期待,为盟国提供了保护,却也付出了代价:有些盟友开始露出反叛的苗头,美国国内也出现意见分歧,争论不已。………

  ……毛泽东新思想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坚强意志。………从这个广泛的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对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记忆成了后来美国对越战略的一个重要制约。中国利用这场战争和同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宣传和镇反运动达成了毛泽东的两个中心目标:消灭国民党在大陆残余的反动势力、巩固人民政权,增强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毛泽东激起民众对西方强权的愤慨,把战争描述成“打击美帝嚣张气焰”的斗争;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晤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论中国》(美)亨利。基辛格著 胡利平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北京 2015年7月 第138—139页 )

  平局不平,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局。

  如何正确看待双方伤亡人数?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如何看抗美援朝战争是胜利之战的问题上,沈志华学派将中美双方伤亡人数简单对比,认为中国伤亡人数比美军多。“从战争结局看,中美之间基本上打成平手,但中国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却比美国要大得多。”(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第 448)

  因此得出了“中美平局,中国还有些吃亏 ”的结论。对此,有必要做些辨析。

  中国志愿军比美军伤亡人数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以此为论据 ,用来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并认为中美 打了平手又有些吃亏,则是一种糊涂甚至是极端错误的认识。

  首先,以双兵员损失多少论战争胜负,本身就是一个完全错误的 标准。是离开了判断战争胜负的正确原则,离开了战争的性质论战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历史上,正义战争的一方,许多情况下都是在开始的时候处于弱势、牺牲比非正义方大得多。众所周知的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大约三千多万,大大超过日军侵略军死亡约200万的人数。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军民共死亡人数2570多万。据《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第12版所载《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5月6日报道:根据俄罗斯总参谋部权威统计,红军死亡约为1200万,群众被杀害74万,被德国强迫为其劳动死亡220万,另有410万被饿死。另据官方数据,德军同苏军作战死亡720万,德国盟军同苏军作战损失150万。也就是说,德军和苏军的人员损失比例为1:1.3,而苏联平民的死亡人数则是德国平民的11倍。苏联在二战中的经济损失也极为惨重。大约全国财富的三成。约合二战前2万亿卢布。这些,都大大超过德国侵略军。美国的 南北战争,北方开始屡战屡败,也比南方死人多。中国的抗日战争、苏联的卫国战争、美国的南北战争,上述这些胜利都能因为死亡人数比对方多而不算胜利么?众所周知的中国现代革命战争中 牺牲了千千万万无法可计的烈士和人民群众,难道也是“亏”了么?在1950年9月 下旬,美军正欲过三八线的时候,我中央军委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会见印度大使潘尼迦时,明确指出:鉴于美国飞机已经对中国东北进行轰炸,中国决不会忍声吞气,不作出反应。“如果帝国主义者果真要发动战争,那么,我们也只有起而抵抗。”当潘尼迦说如果中国作出强硬反应,将把中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而这种战争一旦爆发,中国的建设将拖后十年或八年时,聂荣臻回答:“我们已经考虑了一切问题,他们甚至会向我们扔原子弹。那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也许会杀死几百万人,但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是不能捍卫独立的。”(注 《抗美援朝战争史》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2 012 年 6 月 第145页 )

  “ 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是不能捍卫独立的 ”!掷地有声!

  为了正义战争,不畏强权、不怕牺牲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我们评论战争胜负 不能“唯损失论” 。

  第二,当然,话说回来,我们不把伤亡作为战争胜负的评价的唯一标准,并不是说,研究战争双方伤亡数字,毫无意义。相反,作为研究战争史的人,或者指挥战争的 人,研究战争双方伤亡人数,对全面认识战争,正确指挥战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是十分需要的。因此,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十分注意歼敌数量,甚至以此作为战略战役目标。但是,这里研究双方数字,也有一个正确的原则和标准问题。其一,必须清楚,战争各方的丧亡数字很难弄准确的。这是由于战争的特殊环境, 诸多不确定性决定的。前文所引的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军民伤亡人数,现在历经80多年,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各方的伤亡数字,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前面所引资料,也仅仅是俄罗斯总参谋部的 统计 。同样,抗美援朝70年, 对伤亡数字的 统计和发布各国都各有多种版本,这也是正常情况。其二 ,把志愿军歼灭南朝鲜和联合国军其他国家军队人数都不算在内,只算中美军双方各自的丧亡数,这样计算双方兵力损失的方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无知的。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面对的是美国拼凑的 16个国家 加上李承晚的军队 。难道在战场上 其他十五国军队都是来参观或旅游的么?事实上,除美军以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在朝鲜战场上是不能忽视的力量。仅以第二次战役为例,对方军队的情况是:美军7个师,2个团、英军2个旅,李承晚军10个师和1个团,还有土耳其1个旅,泰国、澳大利亚、菲律滨、波多黎各各1个营,加拿大1个大队,共有267000人。其中,西线韩军8个师,1个旅、1个团,有105000人。东线5个师又1个团、88500人。敌人二线部队还有4个师、2个旅、5个团、1个营,有7390人。( 注 《彭德怀入朝作战纪实》 王波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北京 2018年 269 页 ) 而在美军的7个师中,都编有三五千不等的李承晚军。大约算来,美军总数不到整个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战场上虽然美军起核心骨干作用,但除美军之外的其他各国军事力量也不是可有可无。论战争伤亡怎么能只算美军的伤亡数字呢?

  美军的伤亡为何小?这还同美军统帅会“自保”也有极大关系。美军在战斗的部署上有意将其他国军队尤其是李承晚军队放在 “挨打”位置上 。几次战役都是 南朝鲜军在前面,溃退时是联合国其他国的军队如英军、土耳其军殿后。美军这样布局,自然 减少了美军的伤亡。 对此,已经引起了李承晚军甚至英国等“ 友军”的异议甚至抗议。 第三次战役部署是将李承晚军沿三八线一字排开,而美军却以守汉城为由离开了最前线。这正给李承晚军处于被歼的位置。但在战役开始后,美军也没有守汉城,先李承晚军撤退,自然没有损失,反说是因李承晚军没有守住第一道防线,冲击了他们。韩国上将白善烨在他写的《最寒冷的冬天》里披露,当时的李承晚军一些将领(他本人当时是师长)公开对美军第十军长阿尔蒙德在第四次战役中,“用韩军在前面作炮灰”“作战时总是把韩军放在前面当盾牌 ”表示不满。美军在攻打上甘岭时,开始 认为仅是几个小小的山头,不会怎么难打,是想让美军第二师为范弗利特在离职前 “露露脸”的。谁知打了几天,损失惨重,并痛遭美国国内舆论的抨击,不得不退出阵地,让李承晚军第2师替他们继续打下去。第二师先后两任师长丁一权、姜文奉对此均表示不满。丁一权20多年后还念念不忘当初这笔账,他对记者说,美军他们打不赢,把任务交给了我 师,“换句话说,是让我们当他们的替身。”“这不是叫我们替他们牺牲吗?”“要我的士兵去替美国人牺牲”(注 1976年7月30日和8月5日,丁一权会见日本记者的谈话。转时雨蒙著 《血雨》 白山出版社 沈阳 2013年)英国一位记者著的《最后的战斗—-英国兵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 这样记载英军“殿后被歼”:

  “ 自二战以来,英军参与的任何一场战争,在伤亡方面都无法与临津江战役相比。。。。在临津江战役中,仅仅一个旅在三天内就遭受了1091名将士的伤亡打击,其中有141人阵亡——这一数字并不包括后来因伤去世或在战俘营里去世的。这个数字超过了英军在朝鲜战争中牺牲总人数的10%。(8700名军人中,1078名死亡,2674名负伤)而且一个营的损失(750名格洛斯特战士中,有622人未能从235高地撤退)是自二战以来,英国陆军遭受的单个部队的最大损失。。。。。

  有些人甚至觉得朝鲜战争比二战更加残酷。“许多过去在北非及意大利的预备役军人称,韩国的这几场战役比攻打德国人时更加艰难”,( 注;《 最后的战斗—-英国兵眼中的朝鲜战争》》 (英 ) 安德鲁。蕯蒙 (A ndrew Salmon)著 季我努 译 范国平 校 新华出版社 2016年 北京 第338—339页 )

  上述描写的是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时,“联合国军”全线大溃退时,让英军“断后”的遭遇。

  应该特别提出,把歼灭李承晚军的数量不算在内的计算方法,是既不懂得战争更不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抗美援朝战场是一个整体的布局。每一个战役战斗怎么打,先打那,后打那,是以整个战场能够取得胜利为原则。志愿军抗美援朝不是专找美军比武的。 “捡弱的打”,这是毛泽东 “十大军事原则之一”。灵活地用在了朝鲜战场上依然是胜利的法宝。出国前决策时,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仅有的步兵武器也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所以敢于出兵,其重要底气之一,就是确定了“先打伪军”“专找伪军打”的战略战术。因为“打李承晚军,还是有把握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其战略战术上讲,其一就在于贯彻了“先打伪军”的原则。例如,在第三次战役开始前,毛泽东于12月21日给彭德怀的回电说: “目前英美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北京 第414页)这是先打伪军的全部“秘密”。 前三次战役中,因打夸(部分歼灭)了南朝鲜军,致使整个敌军战线溃败不可收拾。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就是在南朝鲜军的溃败队伍中被军车撞伤致死的。仅前三次战役,歼灭18139人,俘敌15276人,这里既有美英国军队,也有李承晚军。

  事实上,以美军为主的战斗(战役),美军损失并不小。例如,以1952年1月12日至20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亲自指挥、发动有名的美军单独攻击“丁字山”(又称T形山,因其形状得名)的战斗。本来计划是志在必胜,请来了一帮记者和高官。用海陆空联合作战,一天内用了22.4万磅炸弹、17万余发炮弹,轰击我阵地。但最后,美军以伤亡150余人(己方自报77人)的代价,而我志愿军仅伤亡11人。(《抗美援朝战争史》第406页)这是几比几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后美国和韩国统计朝鲜战争中双方伤亡数字时,也没有只单独统计中方的,始终把朝鲜的伤亡也统计在内的。

  总之,以双方伤亡数字论胜负是错的,单以中美方伤亡人数论输赢就更错。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全口径”,即,将作战双方中的各方全记在内。据我方权威统计大约是敌、我伤亡比为1.9:1 。当然,这也只能算是参考数字。这同文后的附录美、韩公布的数字依然对不上 “茬”。这只有留待后人考证罢。

  据美国朝鲜战争公园官方公布 的资料:

  死亡:美国54246人,联合国军628833人。将近70万人 。

  失踪:美国8177人,联合国军470267人。近48万人!这么久了,失踪和死亡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死不见尸罢了。和前项加起来,死亡人数近120万人!

  被俘:美国7140人,联合国军92970人,共有10万人之多! 受伤:美国人103248人,联合国军1064453人,共近117万人。上述几项加起来近250万人!

  (志愿军的减员(含病、伤、冻、死 )人数,大约在70万以内。)

  余论

  研究任何事物,都切忌避免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对战争的研究亦是如此。抓住一点材料,就下结论,这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研究战争,按列宁说的,不仅不能信任外交的文件,也不能仅仅研究几个材料,应研究交战国的全部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全部资料。

     (未完 待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