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列宁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作者:赵永福 傅显明 发布时间:2020-07-18 08:54:47 来源:《列宁与新闻事业》 字体:   |    |  

  列宁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和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报刊是他的重要斗争武器。十月革命前,列宁利用报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的鼓风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鼓舞教育群众为夺取政权而斗争。十月革命后,他利用报刊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宣传过渡时期新任务,组织生产管理和社会主义竞赛,团结激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是布尔什维克报刊的组织者和创始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革命的报刊事业,报刊活动是他的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至终把报刊当武器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俄国历史上是以工业的迅速发展著称的。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工人运动的增长。在工人运动成为俄国政治生活中重要力暈的时刻,列宁开始了革命活动。他是从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写革命传单、出版宣传品和小册子开始自己的革命活动的。

  1893年,年轻的列宁来到彼得堡,立即投入革命宣传活动。次年,他根据谢免尼可夫工厂罢工事件,写了一个告该厂工人的鼓动性传单。这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发表的第一个鼓动传单。1895年,列宁把彼得堡二十来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以下简称“斗争协会”)。“斗争协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萌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奠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和马克思主义革命报刊的基础。“斗争协会”发行过七十九种传单和小册子。传单把工人的经济要求同反对沙皇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在政治上启发和组织.工人,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秘密报刊是从传单发展起来的。列宁是许多革命传单的作者,他写的传单和小册子在工人中享有特殊的声望。

  传单和小册子虽然受到工人欢迎,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但不能满足工人运动发展的要求。列宁决定扩大出版活动,创办“斗争协会”的机关报《工人事业报》。以列宁为首的协会领导小组讨论了创刊号的内容,列宁写了社论和论文。出版工作一切就绪,但机关报未能问世。因为列宁及其战友被捕了,准备付印的全部稿件被沙皇警察夺去了。

  由于彼得堡“斗争协会”的推动,俄国其他城市的工人小组也相继统--成为“斗争协会”,并在1897年8月创办了全俄社会民主主义报《工人报》。《工人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宣布为党的正式机关报。该报只出了两期,其印刷所就被捣毁,准备第三期用的材料被夺走。1899年,《工人报》试图复刊,邀请列宁撰稿。列宁在给编辑部的信中谈到自己与编辑部合作的三个条件。并在为它写的三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办报思想。列宁认为要办好报纸,首先需要有一个思想一致的编辑部,编辑部和撰稿人需保持密切的联系,对理论问题、当前的实际任务和怎样编好报纸等问题有基本一致的看法。列宁还认为,必须公开反对机会主义的机关报,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让无产阶级和一切社会主义者从革命理论中取得信念,运用革命理论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但《工人报》未能复刊。

  1900年12月24日,列宁创办的第-一个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它拥有巨大的理论财富,为实现列宁的建党计划,为反对“经济派”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为聚集全党力量筹备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阶级斗争的论文,评论了国内外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起了核心和主导的作用。他那朴实而明晰的见解,他那充满义愤的火一般的言词,成了召唤人们站到火星派革命旗帜下的战斗号角。列宁的《火星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时期马克思主义报纸的典范。

  继《火星报》之后,列宁在俄因革命的不同时期,先后创办和编辑过许多报刊。1901年3 月至1902年8月,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杂志《曙光》,由《火星报》编辑部在斯图加特出版。列宁为该杂志的第一期写了三篇文章。

  1905至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列宁创办和领导了《前进》、《无产者》、《新生活》、《浪潮》、《回声》、《新光线》、《视觉》、《工人的话》、《我们的话》等报纸。这些报纸都是适应当时的斗争需要而创办的。《前进报》、《无产者报》在国外秘密出版。《新生活》、《浪潮》,《回声》等报纸在俄国国内公开出版。1905年群众性罢工运动高涨后创办的这一批布尔什维克合法报纸,在宣传党的路线、发展革命力量和号召群众进行武装起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列宁为第一个布尔什维克合法日报《新生活报》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是论述新闻出版物党性原则的纲领性文献。

  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沙皇政府加紧迫害布尔什维克党和党报,这时党又开始出版秘密报纸。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列宁主要靠《无产者报》进行斗争。《无产者报》是在俄国第一次革命开始走向低潮时创办的,由列宁主编。它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迎击党内外的形形色色敌人的联合进攻,宣传党的积蓄力量准备新进攻的策略和任务。该报编辑部成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司令部。

  斯托雷平反动统治时期的艰难日子加剧了党内斗争。一些不坚定的分子发生动摇。为了从工人中选拔领导者,教育新干部,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并以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路线教育全党,列宁认为有必要创办-一个秘密的通俗的布尔什维克机关报。1910年10月30日,列宁决定创办的通俗报纸《工人报》在巴黎问世。列宁花了很大精力出版这个报纸。《工人报》在解释党内的斗争状况和分歧根源方面,在指明克服分裂和达到真正统一的道路方面,在反对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洛茨基分子的联合进攻方面,在批判悲观失望情绪和提高工人觉悟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受到了1912年1月召开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的表扬。

  列宁在国外筹备创办秘密的《工人报》的同时,计划在国内办一个合法报纸。由于列宁的努力,布尔什维克在反动统治的黑暗年代,在沙皇俄国的首都创办了《明星报》。《明星报》以先进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列宁领导下,它成功地进行了反对机会主义和沙皇专制的斗争,宣传了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和纲领,使广大工人和地下党建立了联系,并为俄国第一个群众性工人日报《真理报》的出版作了准备。列宁在筹备出版《明星报》时,还在莫斯科出版了布尔什维克的合法的《思想》杂志。他为有《思想》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杂志而高兴,为它写了《我们的取消派》《论俄国罢工统计》、《论政权的社会结构、前途和取消主义》等重要文章。该刊出至第5期被封。列宁曾设想把它迁到彼得堡出版,但未能实现。事隔八个月后,列宁派专人回国筹办《启蒙》杂志。这个社会政治和文学月刊在批判机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列宁的著名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论民族自决权》就是在《启蒙》上发表的。列宁很关心该刊的工作,邀请高尔基主持该刊文艺部,经常给编辑部写信,指示编辑部成员一定要把工人团结起来,一定要把刊物普及到工人群众中去。

  1912年是俄国工人运动伟大历史转变的一年。在新的革命高潮中,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报刊作为争取群众的斗争武器。一方面巩固秘密的定期报刊,有计划地印发传单、宣传品和小册子;一方面加紧筹备合法报刊。原来供先进工人阅读的《明星报》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必须创办供广大工人群众阅读的群众性政治日报。根据列宁指示创办的《真理报》于1912年5月5日问世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真理报》是“为保护党性,为重新建立群众工人革命政党奋斗的核心”。“随着真理报成长起来的有一整代革命无产阶级,这一代人后来便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2——1914年间,列宁虽然侨居国外,但非常关心俄国,同《真理报》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几乎每天给编辑部写信、写文章,指导编辑部工作,帮助报纸搞好管理和发行。据统计,自创刊到1914年6月,列宁为《真理报》写了二百八十五篇文章和短评。这些文章和短评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纲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的战略策略问题,总结了党为争取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的经验。

  《真理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被禁止出版,全体工作人员被捕,其中不少人被流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新形势,要求重新出版布尔什维克的中央机关报。列宁在国外紧张地进行活动,就报纸的出版问题给布尔什维克日内瓦支部作指示。1914年10月19日(公历11月1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在停刊了一年之后复刊,列宁任主编。列宁通过该报解释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掠夺性质,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时期的纲领、策略和任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述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胜的著名原理。在列宁的领导下,《社会民主党人报》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大旗,反击沙文主义逆流,无情揭露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背叛行为。《社会民主党人报》同俄国各地的秘密党建立联系,通过论文和材料指导地方党组织进行斗争。

  在此期间,列宁还在日内瓦创办了《共产党人》杂志、《社会民主党人文集》,参加了国际社会主义青年组织联合会机关刊物《青年国际》的编辑工作,为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理论刊物《先驱》杂志撰稿。

  1917年2月28日,彼得格勒的无产阶级在具有革命情绪的军队的支援下向沙皇专制制度发起猛烈攻击,沙皇政府垮台了。3月5日,停刊近三年的《真理报》复刊了。列宁在国外写信给党中央祝贺《真理报》复刊。《真理报》发表了列宁在瑞士写的五封《远方来信》。在这些信中,列宁对当时的革命形势作出新的评价,指出必须准备革命的新阶段。他号召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4月3日,列宁在长期流亡生活之后回到俄国。回国后,他立即参加《真理报》编辑部工作,几乎天天在报上发表文章,有时一期发表两三篇。据统计,从1917年3月初到七月事变,《真理报》共发表列宁的论文一百七十四篇。7月7日,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列宁转入地下。在受到临时政府迫害、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列宁继续同《真理报》保持联系,继续为它写稿。从7月6日至10月25日,《真理报》又登出列宁的论文三十三篇。

  在为准备和实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真理报》发表的列宁的《四月提纲》和他在四月代表会议上的报告起了巨大的作用。《四月提纲》制定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明确的革命路线,回答了俄国革命中的一系列问题。列宁在四月代表会议上的报告进一步发挥了在《四月提纲》中说明过的原理。会议决议击败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提出的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列宁提出的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路线。

  9月中旬,列宁给党中央写了两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提出准备武装起义是党的首要任务。他指示报纸要为武装起义进行鼓动。在列宁指示下,《真理报》以它的高超的宜传艺术宣传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在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决定性战斗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月革命后,列宁立即领导了从根本上改造报刊出版事业及发展党和苏维埃报刊的斗争。10月28日,他签署了人民委员会关于禁止资产阶级报纸出版的法令。11月4日,他起草了《关于出版自由的决议草案》,并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就出版问题发言。1917年末,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是组织竞赛。1918年春天,在苏维埃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共移的关键时刻,列宁提出报纸宣传也要来一个历史性的改变,使其“改变得适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的要求”。列宁提出过渡时期报纸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为报纸宣传的历史性转变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后,列宁作为国家元首,日理万机,不能象革命前那样亲自创办和编辑报刊,但一如既往地关怀报刊工作。他仔细阅读并充分利用报纸上的材料,热情地对待报刊编辑部的询问和请求。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经常给报纸写文章,向编辑部推荐作者和材料。列宁视察编辑部,接见编辑、记者和报社工作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同他们建立业务上和感情上的联系。此外,还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报刊工作和报刊发展的迫切问题,参与拟定关于报刊宣传的决议。第八次、第九次、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都通过了关于报刊的重要决议。列宁参加拟定这些决议。不仅如此,列宁还领导了《贫农报》和《经济生活报》的出版,通过谈话、电话、便条、电报和信件等力式指导这些报纸进行工作。

  1922年5月5日,列宁的《<真理报> 创刊十周年纪念》一文发表在《真理报》第98期上。1923年春天,被病魔缠身的列宁已经不能执笔了,但他还口授了《论合作制》、《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九篇重要论文交报纸发表。列宁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新闻事业。

  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理论家

  列宁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展报刊活动的。作为革命家——新闻工作者的列宁,在不断参加报刊实践的基础上,丰富了办报思想和报刊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坚持党性原则

  列宁对报刊的基本要求是严格的党性方针。他关于报刊党性原则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他坚持党性原则的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建时期,列宁就在《火星报》编辑部声明中,对报刊的党性原则作了精辟的论述:“我们不打算把我们的机关报变成形形色色的观点的简单堆砌。相反地,我们将本着严正的明确方针办报。一言以蔽之,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领导《火星报》,在应该不应该和要不要遵守党性原则问题上,同“经济派”以及《火星报》编辑部内部的马尔托夫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揭露“经济派”的《工人事业》杂志高喊“批评自由”的本质和虚伪性,指出一切批评都是有阶级性的,不能玷污自由这个伟大的字眼,党报应有反批评的自由。当马尔托夫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造成《火星报》分裂时,列宁毅然退出了编辑部。

  后来,列宁在各个时期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报刊中,都坚持了党性原则。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随着党的合法报刊的出现,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更加激烈,各种机会主义者组成“无党性”的大合唱,布尔什维克党以“党性”的最强音回击“无党性”的喧嚣。列宁及时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他从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出版物的党性原则。他认为;“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写 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这三点要求、关于新的历史条件引起的出版物发展的新原则和改造清洗破坏党性原则的写作人员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性原则的理论。

  在列宁以前,没有人论述实现报刊党性的组织原则问题。列宁论述了与实现报刊党性原则相联系的重要组织原理,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他要求“一切报纸、杂志、出版社等等都应当立即着手改组工作,以便....使它们都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完全参加到这些或那些党组织中去”,“出版社和发行所、书店和阅览室、图书馆和各种书报营业所,都应当成为党的机构,向党报告工作”。这些要求为实现党性原则提出了组织上的保证,保证了党对报刊的领导。

  报纸除接受党的领导外,还要接受“有组织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监督。无产阶级报纸自觉接受领导和监督,是加强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列宁在阐述党性原则的同时,对资产阶级的绝对自由言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深刻指:“在以金钱势力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白由’。”对资产阶级标榜的“出版自由”的揭露和批判,是捍卫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巳经转到自由资产阶级方面的孟什维克争先跑进资产阶级报刊的营垒,发动反对党和党的伦敦代表大会决议的宣传。对党员参加资产阶级报刊工作采取什么态度,是党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列宁认为这是一个迫切的原则问题,把它提到了彼得格勒市党代表会议的议程上。在会上,列宁就这个问题发表演说,坚决不允许社会民主党人在政治上参加资产阶级振刊,特别反对参加那些用无党派外衣来掩饰反动阶级本质的出版物。列宁指出,貌似非党派的《同志报》,比公开仇恨党的资产阶级报刊给党带来的毒害更大。1907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决议。这个决议是根据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所阐述的思想作出的。

  在反动势力猖獗的日子里,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和领导了地下报刊。《无产者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是两个在国外秘密出版的党中央机关报。列宁对波格丹诺夫在《无产者报》上发表修正主义货色,对马尔托夫、唐恩篡改《社会民主党人报》性质、发表反党文章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党性,纯洁了报纸工作者的队伍。

  在工人运动高涨的1912年,围绕创办新的工人日报的方针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取消派在阻止办报失败后,采取新的破坏手腕,建议办一个联合社会民主党一切派别的通俗的无党派的机关报。这是取消派企图影响筹办中的工人日报的方针的一个诡计。列宁一贯要求有正确的办报方针,认为新的工人日报一定要以同取消派作坚决斗争的精神来办,认为报纸通俗化要有严格的、确定的含义,认为工人日报要经常吸引工人关心尖锐的问题,参加党派的论战,坚决反对取消派,捍卫布尔仆维克主义。关于工人报纸方针的争论,是关于工人运动方针的争论在办报问题上的反映。布尔什维克党利用这场争论,进-步揭露了取消派,在党性的旗帜下教育和动员了广大工人群众。

  1912年,第三届国家杜马满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利用杜马讲坛教育和争取群众。《真理报》为使稿件通俗易懂,在选举之初,错误地去掉反对取消派言论的棱角,而不是向读者深刻地阐明分歧所在。列宁因而批评说:“《真理报》如果仅仅是-一个‘通俗的’、‘正面的’刊物,它就会毁灭”,它回避急待解决的难题,对分歧保持沉默,就会“使自己成为枯燥、单调、索然无味和没有战斗力的刊物”。列宁特别关注《真理报》的政治倾向,关注它在斗争中的表现,他说:“社会主义的刊物应当进行论战”,要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不能让敌人先开始谈论分歧,“应当明确地、沉着果断地说:反对取消派”。列宁把党性原则和对报刊的思想性的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在给《真理报》编辑部的一封信中强调说,我们希望的是有思想性的报纸,觉悟工人首先珍视的是机关报的原则性。

  列宁关于党性原则的理论,是先进的社会思想和反动思潮长期斗争的结果,是革命民主主义传统在新的更高阶段的继续。他提出的报刊发展的新原则至今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指引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前进。

  发挥“集体组织者”的职能

  1899年,列宁在给《工人报》写的《我们的当前任务》一文中这样写道:“德、法等国的工人除了出版报纸以外,还有许多公开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活动的方法”,而“在我们取得政治自由以前,我们必须用革命报纸来代替这一切,而且正是代替这--切。没有革命报纸,我们决不可能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在另一篇文章《迫切的问题》中,关于从办报开始来建党的思想象红线--样贯串着:“只有贯彻政治斗争原则和高举民主主义旗帜的全党机关报,才能把一切战斗的民主主义分子吸引到自己方面来,才能利用俄国一切进步力量来争取政治自由。只有到那时候,才能把工人对警察和统治者的敢怒而不敢言的憎恨变成对专制政府的自觉的憎恨,变成为工人阶级和俄国全体人民的权利而进行殊死斗争的决心!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将成为现代俄国的一支最强大的政治力量!”这是列宁第一次论述革命报纸的组织作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思想,只是不如后来论述得那样明确和充分。这一思想在《从何着手?》和《怎么办?》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这两部著作着重研究了报纸的组织作用,阐明了报纸能成为“集体的组织者”的思想。列宁把报纸的组织作用比作“脚手架”和“引线”。前者“搭在正在修建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建筑物的轮廊,便利各个建筑工人之间的来往,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后者被石匠用来“测定放置石头的适当位置,指明全盘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使每一块石头而且使每一小片石头都能得到使用,使它们相互衔接起米,形成一座完整而统一的大厦的轮廓”.列宁强调,一定要有一条“引线”和“脚手架”,才能把需要的建筑物——统一集中的革命政党建立起来。

  在列宁之前,没有人明确捉出“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论点。列宁首先指出,报纸不仅在革命群众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原则坚定的鼓动,而且还应该实现组织的职能。他给报纸职能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休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对报纸职能完整而精确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

  列宁关于报纸职能,特别是报纸组织职能的理论有重大的意义。它使第一个全俄政治报《火星报》作为修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宏伟大厦的“脚手架”和“引线”,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论点,除指出当时办全俄政治报是建党的实际步骤外,还有两方面的意思:一,通过报纸的宣传报道,阐明革命的形势任务、工作方针和方法,指出整个革命事业的成绩和问题,使革命事业各部分的工作者都意识到自己是在“行列”里行进,了解自己工作成绩的意义,从而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二、通过报纸代办员的实际工作,直接发挥组织职能。既然代办员是各地方组织的代表,他们就能从组织上把各个地方组织联系起来,在没有组织的地方建立新的组织。由于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没有中央领导机关,《火星报》编辑部实际上成了全党的领导机关。《火星报》反对“经济派”、讨论党纲党章、筹备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斗争实战表明,革命报纸完全能成为“集体的组织者”。《火星报》既完成了作为党的思想中心和组织中心的任务,又发挥了报纸的思想组织作用和报纸的具体组织作用。

  列宁关于报纸职能的理论,不仅在当时成了《火星报》活动的指导原则,而且对后来的报刊也有巨火的指导意义,成为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报纸的指导原则。《火星报》的工作是实现“集体组织者”职能的第一个范例。继《火星报》之后,列宁领导的《前进》和《无产者》等报纸也都进行了广泛的组织活动。《真型报》更是一个巨大的组织机关,它在革命的口号下,把整个工人运动引上了新的革命道路。

  列宁是在参加群众性工人运动和参加革命报刊活动的基础上,提出报刊职能的理论的。他深入研究了报纸在工人运动中,在组织党的事业中的作用,认为报纸的基本任务是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并领导这个斗争,使无产阶级取得政治权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提}出了报纸职能的理论,揭示了报纸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和发展。十月革命前,列宁论述报纸的组织作用,是和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通过办报建党,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相联系的。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论述过渡时期报纸的组织作用时,特别强调报纸在组织社会主义竞赛中的意义。列宁在《怎样组织竞赛?》一文中,强有力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竞赛的理想,指出社会主义破天荒第一次造成真正广泛和大规模运用竞赛的可能,“当社会主义政府执政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组织竞赛”。

  列宁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新条件和新情况出发,说明有必要、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竞赛。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加到劳动者肩上的,是伟大、豪迈和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组织任务。他们担负得了这个任务。最重要的是尽量发挥劳动者在创造性组织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才能,让他们大显身手。列宁指出,一定要打破陈腐偏见:似乎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组织的建设。

  列宁不仅提出了在全国组织社会主义竞赛的任务,还指出了报纸实现组织作用的必要条件:公开报道、介绍一切成绩,研究成功的原因和经营方法,把“资本主义传统”的表现登上“黑榜”。

  既然社会主义竞赛能唤起千百万劳动者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那它就一定能成为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经常而有效的方法。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竞赛的理论,关于报刊要组织、报道竞赛的指示,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

  加强报刊的群众性

  群众性是布尔什维克报刊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早在《火星报》时期,列宁就明确地提出了报纸的群众性问题。他在《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部声明中表示,一定要把机关报办成一切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号召俄国的社会主义者和觉悟工人、备受政治制度压迫和有志于使俄国人民摆脱政治奴隶地位的人们都来支持刊物,都来揭露俄国专制制度的罪恶。怎样才能办成一切民主主义者的机关刊物?列宁认为要提出和讨论一切有关民主的问题;要提出和讨论一切政治压迫事件,指出工人运动同各种形式的政治斗争的联系,发动一切正直的人起来反对专制制度。他还要求全体俄国同志把《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看作是自己的刊物,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介绍自己的经验,提出对文章的要求,对社会民主党的刊物作出评价,总之,大家都来畅谈对运动的贡献和在运动中的收获。这样,就能办成全俄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

  《火星报》是在国外出版的,列宁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当时在国内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总结《火星报》的经验教训,列宁在为《前进报》所写的《给同志们的信(关于党内多数派机关报的出版)》中,强调“一定要把机关报办得使它成为俄国运动的机关报,而绝对不是一个国外小组的机关报”。要做到这一点,列宁说: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到国内“写作”方面的最有力的支持,即要有国内的同志参加写作。要防止认为著作家而且只有职业著作家才能办好机关报的误解。列宁又一次提出办报的群众路线:“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五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五百个、五千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

  列宁视文字工作为一般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希望所有把报纸看作是自己的机关报、并意识到党员义务的人,永远抛弃资产阶级对合法报纸所习惯的那种想法:写是他们的事,读是我们的事。列宁认为所有的社会民主党人都应当为党报工作。他请求所有的人,特别是工人要给报纸写东西,写各种各样的问题,尽量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工作。列宁还希望所有的人同报纸编辑部保持同志的联系,报告消息、事实和事件,反映人们的情绪和运动的日常情况。在当时条件下,除通过频繁的同志间的通信外,编辑部没有别的办法了解工人们的需要、要求、疑虑和不满。列宁提醒要特别防止通信只由委员会和秘书掌管的做法,说没有比这种垄断更有害的了。他认为,在行动、决策方面必须统一,在一般互通消息和通信方面就没有必要统一了。他指出:“常常是:比较‘局外的人’(远离各委员会的人)的信特别有价值,因为他们能够比较敏锐地感受有经验的老工作人员习以为常因而不加注意的许多东西”。列宁鼓励青年和一般工作人员更多地给编辑部写信。

  列宁这封关于《前进报》的信,是系统阐述办报群众路线的重要文件。他突出地强调了报纸编辑部同广大群众的经常而广泛的联系。

  列宁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在办《真理报》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供工人阶级广大群众阅读的日报,不仅是根据彼得堡工人的建议,而且是用工人们捐献积累的基金创办的。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封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摧毁它,但在工人们的道义和物质支持下,它得以不断更改名称坚持出版。《真理报》越是受迫害,工人们越是支持它。在它最受迫害的日子里,工人们的捐款象雪片似地寄到编辑部。列宁很注意工人的捐款,特别重视工人团体的捐款,好几次细心计算捐款的数目和地区,借此判断工人运动的脉搏、检查工人运动力量的分布、判明工人的情绪和他们团结觉悟的程度。当列宁了解到在不到两年半的期间,有将近六千个工人团体为《真理报》捐款时,高兴地说,这个数字在俄国困难的条件下是相当可观的。

  工人群众不仅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真理报》,还积极参加办报。报纸出版的第一年,就发表了五千多篇工人通讯,第二年增加一倍多。报纸一半以上的篇幅是由工人通讯员的稿件组成的。

  从《火星报》开始,列宁创办和领导的许多布尔什维克报纸都积极吸收通讯员参加工作。工人参加报纸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多。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国家的每个角落开展工农通讯员运动,人民群众给报纸写稿巳成为生活习惯了。1923年4月,列宁主持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作出关于宣传、报刊和鼓动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加强报纸与工人群众关系的主要成绩属于工人通讯员,他们在报刊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1924年,列宁病逝时,全国已有十万名工农通讯员。

  既然报纸有宜传鼓动和组织的作用,列宁在论述群众性问题时,总是强调报纸与群众的关系。他特别重视读者来信,高度评价读者的反响、批评和建议。还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就指出,工人的支持和批评,他们撰稿、提供材料和反映情况,是《工人报》站稳脚跟并保证出版的重要条件。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参加报纸工作的可能性。列宁更是经常指示报纸,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加强读者来信的工作。1922年 1月26日,列宁给《贫农报》副总编辑维·卡尔宾斯基的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列宁要他每两个月告诉一下收多少信,信中有什么重要的、持别重要的和新的东西,群众情绪如何,什么是最迫切的问题等。这封信反映了列宁关于报纸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要认真对待读者来信,并以此加强报纸和群众的联系。

  解决报刊宣传的新课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艰巨任务提到党和苏维埃国家的面前。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问题,指出党已经说服了俄国,夺取了俄国,现在应当管理俄国。他认为,从“剥夺剥夺者”进到“管理俄国”,首要的任务是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列宁在为苏维埃匡家拟定建设纲领时,充分估计了报刊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计划中的作用。

  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时期,报刊宣传怎样也来一个历史性变革,以适应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的要求,是报刊宣传面临的新课题。列宁解决了这-课题,规定了过渡时期报刊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报刊应该作根本性的改变,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变成向群众介绍按新方式组织劳动的工具。

  怎样完成这一历史性变革呢?列宁认为,首先要改变宣传方针,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所谓“少谈些政治”,就是少来些政治喧嚷,少来些脱离实际的无稽之谈,少来些吹牛和诺言。所谓“多谈些经济”,就是多搜集、调查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实,群众建设新生活的事实,为经济管理提供经常而真实的资料,督促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战线上的广大工作者按新方式组织劳动,建设新生活。“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是列宁提出的报纸宣传的新方针。它以当时历史任务为根据,具有强烈的针对性。1918年3 月,苏维埃政权在缔结布列斯特和约后取得喘息时机。列宁认为,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医治创伤,发展经济;必须提出精打细算、节省开支、不偷懒、不盗公肥私、遵守劳动纪律的迫切口号。列宁认为切实实现这些口号,既是挽救弄得半死的国家的唯一条件,又是取得社会主义彻底胜利所必需的条件。既然当时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意义占重要的地位,那么“阶级专政的机关报”就理所当然地要多谈经济,多谈经济建设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多谈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多报道人民群众按新方武组织生产、管理国家,建设新生活的事实。总之,要转向经济宣传,从政治上着眼说明经济,把整个宣传工作逃立在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之上。

  当时报纸存在着与此要求相反的情况,充斥着夸夸其谈,对资本主义传统的保持者不斗争,对在国有化后仍旧散漫、胡闹和懒惰的工厂采取容忍态度。列宁因而批评说:“不象革命报刊,不象一个阶级专政的机关报。”

  列宁是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这篇重要论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阶级专政的机关报”的理论的。他把报刊比作一只铁拳,说只要充分发挥这只铁拳的作用,就能成为强有力的武器,就能粉碎“资木家和维护资本主义习惯的寄生虫的反抗”,就能“同具体的坏人进行认真的、无情的、真正革命的斗争”。

  列宁认为,过渡时期报纸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活中的具休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注意工厂、农村和部队内部的日常生活,宣扬新鲜事物,号召向好人好事学习,对需要捐责的坏人坏事展开社会批评。

  资本主义蹂躏人民的天才,压制人民的热情,只有社会主义才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使人民的才能和积极性得到发挥。党和苏维埃报刊的崇高任务,就是表现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列宁指示报纸:一定要“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多检查这种新事物含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

  社会主义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新事物诞生时总是比较弱小,必须热情支持它,使它茁壮成长。列宁教导说,要十倍注意和关心共产主义的幼芽,要描写最好的食堂或托儿所,用一切办法使它们中间的某些组织变成模范组织。列宁还教导说,要详细描述在模范的共产主义工作下怎样节省人力、产品,怎样便利消费者,怎样把妇女从家庭奴隶境遇中解放出来。要把模范组织的做法推广到全社会和全体劳动群众中去。进具体事例教育劳动者建设新生活是列宁一再阐发的的想想,用实例、抓典型,表扬先进,推广经验是列宁向报纸提出的主要报道形式。当然,在主要采取表扬报道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批评的报道形式,列宁号召“向腐朽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旧残余开火。”

  列宁不仅规定了过渡时期报纸宣传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的宣传方针,还指出了报纸宣传实行历史性转变的道路和方法。在具体指导报纸如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上,《生产宣传提纲》、《给<济经生活报>编辑部的信》和《论统一的经济计划》等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列宁关于过渡时期报纸的主要任务和作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向列宁学习

  列宁不是一个普通的报纸工作者,而是最高类型的报纸工作者,杰出的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创始人、活动家和理论家。他为党的事业不断创办革命报刊的坚强意志,运用报刊这个锐利武器永远进击的战斗风格,为发展报刊不断丰富报刊理论的创新精神,永远值得无产阶级的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

  列宁在怎样做好报纸宣传工作方面布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列宁做报纸宣传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1894年12月23日,在彼得堡涅瓦关外的谢免尼可夫工厂里发生了一次闹得很凶的工潮。工人们捣毁了工厂的办公处,痛打了某些高级职员,向赶来镇压的警察投掷石块。列宁得知消息后,到他领导的工人小组去了解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次工潮和为什么不及时让他了解情况。当他得到的只是泛泛的回答时,决定亲自搜集材料,最后写成了告谢免尼可夫工厂工人书。列宁起草的这个第一个鼓动传单虽然散发迟了,但受到工人们的欢迎,他们在工厂各处大声朗读。

  在彼得堡“斗争协会”工作期间,列宁写了不少革命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在深入实际,细心收集和核实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1895年11月5日,由于生活极端困苦,托伦顿工厂五百个纺织工人举行了罢工。列宁为了写传单号召全体工人支持罢工工人,特地访问了工人尼·叶·美尔库洛夫,并交给他四十卢布,请他转交给被捕的工人家属。此外,列宁还通过该厂的产品检查员克罗利科夫了解情况。克罗利科夫按列宁拟订的提纲收集到一大本材料,还作了口头补充。即使是这样,列宁还嫌不足,又派克鲁普斯卡娅和雅库波娃打扮成女工模样,到工厂的宿舍去进一步了解情况,访问一部分单身工人和一部分有家属的工人。列宁根据调查到的丰富材料,最后写了通讯和《告托伦顿工厂男女工人》传单。从通讯和传单看,列宁对该厂的情况熟悉极了。传单里详细列举了托伦顿工厂工人生活中的事实,这对工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罢工结果工人获得了胜利。《告托伦顿工厂男女工人》这张传单列举的都是具体的事实,又说得明明白白,令人信服。它刊载在1896年春天出版的《工人》文集第一、二期合刊号上。

  列宁在深入实际中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冷静地思考和研究现实。他之所以对工人的习俗和每一个能表明工人生活状况的细小事情都感兴趣,是因为他认为习俗和细节能有助于了解工人的觉悟程度和他们的全部生活。写鼓动传单和小册子在列宁早期革命活动中占重要地位。他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认为通过宣传和鼓动能启发工人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的斗争水平。列宁写鼓动传单总是从群众的思想、生活实际机子厂的现实情况出发,占有大量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们叙述事实,讲解革命道理。要做到这一点,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无法做到的。正是在彼得堡“斗争协会”时期,列宁提出了研究各个工厂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问题,编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提纲。工人小组的每-一个宣传员都有一份调查提纲,据此收集各种情况。列宁不仅要求工人小组的宣传员收集情况,本人也同样做这项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情况的机会。工人们去看列宁,他总是问这问那。有的工人不大习惯,被他盘问得汗如雨下。

  十月革命后,列宁乃然很重视收集和研究现实材料。他要求报纸宣传避免一般的议论和政治喧嚷,要反映建设新生活的事实,尽力弄清实际成绩在哪里,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绩的以及如何使成功经验得到推广。列宁对地方上来的反映事实的材料特别感兴趣,认为报纸发表这类材料尤为重要。1918年9月18日,他在听到一个县委会主席米哈依尔·萨那也夫叙述农村阶级斗争和贫农委员会情况的有趣材料后,给《真理报》编辑部写信,请报纸把萨那也夫的话登出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掌握材料必不可少的一环。列宁在他的最后著作《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论《合作制》等文中,一再发挥了必须用具体事例教育劳动人民建设新生活的思想。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培养教育通讯员和作者,是列宁报刊活动的另一一个显著特点。他认为与广大群众通讯员和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是报纸编辑部及时了解情况、办好报纸的重要条件。列宁特别重视编辑部同广大工人的联系,千方百计扩大工人通讯和信件的来源。早在革命活动初期,他就与五金工人伊凡·巴布什金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巴布什金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和最积极、最热心的通讯员。列宁对巴布什金作过详尽的指导,告诉他怎样搜集材料,怎样写通讯。在筹办《火星报》时,列宁花了许多工夫物色通讯员和代办员,特地和巴布什金商量给《火星报》征求工人通讯员和作者。在《火星报》创办过程中,列宁不止一次地给通讯员写信,要求他们不仅给报纸写稿,而且要给报纸写信,以便加强联系,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列宁在领导《前进报》和《无产者报》时,特别强调要发动工人写稿,组织工人订阅报纸。正是在办《前进报》和《无产者报》时期,列宁找到了先进工人参加报纸编辑部工作的有效形式——工人通讯员会议。工人通讯员们出席编辑部召开的会议,参加讨论报纸的计划和准备要发表的最主要的稿件。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报纸编辑部同通讯员、作者通信变得相当困难,列宁仍一如既往地做通讯员和作者的工作。在他主持的《无产者报》的一次编委会上,就专门讨论过联系作者的问题。

  列宁热心培养工人通讯员和青年作者。1913年夏他写给《启蒙》杂志青年作者的信就是一例。列宁说,这位青年的文章的题目选得很好,论述得也对,只是在辞章上下的工夫不够。这里指的是文字加工问题。列宁主张作者要在辞章上下工夫,要善于用词遣字,有自己的表达思想的方式,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工人通讯应该用工人的语言和字眼说话,保持工人通讯的精神和风格。

  在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和接触中,列宁不仅了解到许多情况,而且还可以发现适合给报纸写稿的撰稿人。向报纸编辑部推荐作者和通讯员的做法,从一个侧面说明列宁是多么关心报刊事业!一旦发现了适合给报纸写稿的人,列宁就欣喜异常,抓住不放。有一次,列宁在和一个叫伊凡·切库诺夫的农民的接触中,发现这个农民的谈话很有趣,很有意思,就建议他给报社写文章。切库诺夫说写不了,因为在路上把眼镜丢了,要配一副很困难。列宁听后马上给尼·亚·谢马什柯写信,请他务必帮助切库诺夫配一副好眼镜,因为切库诺夫是一位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宣传共产主义原理的很风趣的劳动农民。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繁重的工作负担使列宁儿乎没有睡觉的时间。就在“我只有一个愿望——那怕休息 半小时也好"的情况下,列宁还挤出时间接见工人、农民、作家和记者。当《贫农报》编辑维·卡尔宾斯基带着农民的信件来见列宁时,列宁长时间地仔细听着卡尔宾斯基的叙述,关切地询问农村靠什么生活,农民在操什么心。列宁高度评价农民给报纸的来信,说这才是真正的人的文件,是在任何一个报告中都听不到的!这话使卡尔宾斯基不由地回想起革命前列宁在《前进报》和《无产者报》编辑部分析修改工人来信的情景。列宁总是以激动的心情,以满腔的爱对待工人通讯员及其作品。

  依靠集体力量,采取集体方式做报纸工作,是列宁报刊活动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报纸工作中的集体性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特点。可是这里必须提起注意的,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是从形式主义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问题不在于:对一切问题征求同意;问题在于:一切问题经常都经过讨论。”

  列宁尊重报纸编辑部里的每一个成员,和他们讨论一切问题。在列宁的主持下,《火星报》驻慕尼黑的编辑部经常进行热烈的讨论,讨论一切工作细节,讨沦从各地寄来的每一篇通讯,研究每一篇文章。克鲁普斯卡娅说她观察过《火星报》编辑部的工作,记得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就选择什么主题的问题所进行的长时间的谈话。编辑部通过开会或用通信的方式详细讨论每一个主题。《火星报》编辑部对决定每期报纸面目的社论更是用心讨论,列宁力求报纸发表的每一篇社论和文章都有组织和指导作用。

  关于如何使报纸上的文章有组织和指导作用的问题,克鲁普斯卡娅在《列宁在<火星报>》一文中作了很好的说明。她说,列宁特别重视选题,经常考虑的是选什么主题,什么是当前最迫切的主题。他总是力图使《火星报》上的文章抓住工人运动在当前阶段应该抓住的环节。

  集体讨论文章是列宁的一贯做法。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列宁主编的各个布尔什维克报纸的编辑部里,在大多数情况下,全部材料(除电报和新闻外)都在编辑部会议上宣读、讨论。列宁与的文章也在会上念给编辑们昕,以便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

  列宁采取集体方式做报纸工作,突出表现在尊重党员群众意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上。他认为党的机关报应该是党的集体创作的成果。关于出版《前进报》,列宁曾给同志们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列宁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党党员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把党的机关报看成是自已的报纸。他请求所有的人,特别是工人给报纸写东西。报纸上没有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材料就不配称为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列宁强调,有指导性的机关报应该和党、和无产阶级运动保持密切的联系,走在群众的前面,指明前进的方向,防止错误的做法。只有当机关报作为党的集体创作的成果时,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列宁尊重编辑部的每一个成员。他不仅尊重编辑的意见,而且尊重级别很低的普通工作人员的意见。有一次,担任校对工作的维·卡尔宾斯基在校一篇文章时觉得有一处写得不妥当,叙述得不对。他找列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列宁认真听取了卡尔宾斯基的意见,并与同志们进行了讨论研究。

  列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在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里献身革命、献身于党的报刊事业。无论是在流亡瑞士期间,还是在革命成功后成了苏维埃国家的领袖之后,列宁都把自己的职业填为“新闻记者”或“政论作家”。他积极要求参加新闻工作者工会。第一次全俄新闻工作者代表大会选他为名誉主席,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第一号记者证永远是属于伟大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列宁热爱和重视报刊工作,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因有列宁这样一位同行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学习列宁的丰富的报刊理论和办报实践,研究他对新闻工作的指示和对新闻工作者的教导,无疑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