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世界风云

华人投身尼泊尔救灾一线:能拥抱的时候 不说再见

作者:孙少锋 梁子 发布时间:2015-05-13 13:31: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    |  

图为华人救援团队深夜开会商讨救灾方案

图为华人救援团队深夜开会商讨救灾方案

图表由叶凉提供

  尼泊尔,大灾过后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当各国游客和侨民紧急撤离灾区的时候,一批华人却毅然留在当地志愿赈灾。不畏险阻,攻破万难,身在这个号称“庙宇多过住宅”、86%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神秘国度,华人救援的善举,得到尼泊尔人的赞誉。

  日前,本报与正在一线参与救援的华人团队连线,希望他们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赈灾之中。

  “一袋米、一袋油和一包盐”

  笔者接通米拉电话的时候,尼泊尔已经夜幕深沉。电话中米拉的周遭十分噪杂,她说救援队伍正在赶时间,因为距离下一站救助地点帕米尔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作为旅尼华人,今年已是米拉在尼泊尔生活的第三个年头。“余震来临一次,就紧张一次,外跑一次,腿软一次”。亲历8.1级地震后的她回忆起当时的境况依旧心有余悸,不过她还是选择加入尼泊尔华人自救队。

  赈灾十分辛苦,除了轮班安排信息的采集和滚动发布,将救灾物资分发给村民外,每天早上还要为撤侨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吉普车往返运输服务。

  在接受采访时,米拉讲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5月5日晚上,一个叫巴布的尼泊尔人帮忙为几个村庄运送急救物资:每户一袋米、一袋油和一包盐。“他到了村里已经11点了。我说没有发完不可以回来,他就真的整宿没有回来。发完之后,当地村民问这些油、盐和米哪里来的。他回答是中国人给的。那些当地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用中文称赞:‘中国好棒!’”

  物资分发顺利进行,自救队的赈灾井井有条。“能拥抱的时候,就不要说再见”,这是米拉写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她说,每个华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理由很简单,从前尼泊尔人常帮我,现在我尽量帮帮他们。”

  旅行作家叶凉也参与了救援。他说,自己曾带过不少尼泊尔佛教朝圣团,那些伟大的圣地现在成为一片废墟。有朋友问他:佛法不是很伟大吗,为何如此下场?他回答:佛法就像花和太阳,伟大不在于亘古不变,而在于每一次的升起都是新的黎明。

  比专业救援队更早抵达震区

  如果说华人个体的力量是能够穿石的水滴,那么各地为赈灾发力的侨团就是汩汩涌动的暖流。据当地参与救援的华人张竞介绍,比国内国际的专业救援队还早到达尼泊尔震区的,其实是“博卡拉华侨华人协会”的救援队员。

  作为博卡拉华侨华人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李浩在去年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在尼泊尔建立一支专业的救援队。地震前,他曾从尼泊尔各地召集有户外经验的朋友,按照培养保镖的标准进行特殊训练,以应付尼泊尔可能面临的天灾。

  地震面前,博卡拉华侨华人协会组织了一支名为“雪狼”的救援团队。张竞说,他们“几天几夜不合眼”是常事儿。在这次救援过程中,“雪狼”救援团第一时间来到加德满都重灾区,有条不紊地组织当地华人和尼泊尔兄弟一齐到塌方严重处营救被困者。

  除了尼泊尔侨团,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设立了“尼泊尔地震赈济基金”,动员各界慷慨解囊,通过捐款的方式协助灾民渡过难关。

  据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报道,马华志工团全国团长赖俊瀚通过尼泊尔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传达马华协助灾民的心愿,并表示赈灾基金所筹得的款项也将悉数移交该大使馆。“鉴于救灾行动严峻,受难灾民和伤亡人数也日益增加,马华志工团希望能够集合广大民众的力量,向在远方的灾民送去温暖。”赖俊瀚说。

  困难和烦恼随之而来

  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华人救援所面临的烦恼和困难也随之而来。

  当地华人西蒙娜告诉笔者,受灾最严重的郭儿卡北部山区道路条件很差,物资只能靠直升机运进去。而且尼泊尔雨季就要到来,帐篷和粮食都是救援的紧缺物资。这些都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在尼泊尔一所国际语言学院任教的吴老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救援中最大的困扰是信息混乱,有效信息少,无效信息太多。真正急需救援的村庄往往地处偏远,信息很难传递出来。

  叶凉指出,现在华人救援最大的问题和状况,就是大家更多关注那些受灾民众比较集中的区域,去的救援人员也比较多。但在物资的分发、资金的调配和救援力量之间的协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程序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如果从单个的组织机构或者救援力量来说,我们这次的华人救援真的非常好,我们中国的民间组织非常好。但是如果从一个整体来说,这种互相的协调和计划性,这种程序的科学性,我觉得体现得还是不够充分。”叶凉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