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世界风云

方寸之间展现华侨历史 小小邮票述说峥嵘岁月

作者:丁宁 发布时间:2018-05-23 11:37: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    |  

           5月18日,“方寸世界——邮票上的侨史”展览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开馆当日,观众张伯伟在留言簿中写下了他的观展感受。

  邮票是历史文化的缩影。中国华侨博物馆“方寸世界——邮票上的侨史”展,以一枚枚色彩斑斓、精美绝伦的邮票讲述动人的华侨故事。“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华侨精神跨越时空,通过一方小小的邮票再次鼓舞我们;丝路文化、异域风情、文学建筑、民风民俗——华侨生活超越国界,透过一幅精美的图画重新唤醒我们。邮票方寸之间,华侨世界万千。

  众志成城集展品

  “凑齐了!”得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要举办邮票展,著名旅美侨领司徒美堂的孙女司徒月桂,赶忙拿出家中与展出文物相配套的另一张纪念邮封,专程送到了博物馆。

  作为中国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一生心念祖国:国家危亡之际,他在美洲积极宣传抗战,筹集1400多万资金和物资支持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他不顾81岁高龄,毅然决然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

  “今年是爱国侨领司徒美堂诞辰150周年,能在这特殊的日子展出司徒老先生的纪念邮票,意义非常。”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服务部副主任吕咏梅向笔者介绍。

  展厅深处,一张写有“麻坡开埠130周年”的精美纪念邮封引众多观众驻足。

  据展板记载,纪念封上所绘形象系3名为马来西亚华埠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他们佐理政务、深受当地马来人尊重,播散中华文化种子,使之在当地生根发芽。

  “该展品的捐赠人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资深报人郑昭贤。郑老一直非常支持华侨华人历史保护工作,这次展览能得到他的助力,的确增色不少。”吕咏梅说。

  据悉,本次展览集合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古巴、加拿大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共计668件邮品。“其中大部分展出邮票来自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系越南归侨李泰山先生的个人收藏。”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祁德贵介绍,“收藏具有中华文化历史内涵的外国邮票是李泰山先生多年的心愿,他将毕生集邮捐赠给了博物馆,希望更多人了解华侨历史,莫失莫忘。”

  内容丰富特色多

  “你猜这是什么?”吕咏梅卖了个关子,古老的生活器具引得众人围观。“是东南亚地区华人自制的开椰子器。”谜底被揭开。陈列在博物馆一角的实物,还有新加坡铜制熨斗、专为做白米饭渗咖啡吃的木桶……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邮票展不止于邮票”,是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展板中,两张放大后的邮票并置于实物琉琅盆之上(琉琅为一种淘锡的工具),讲述了客家女子在马来西亚从事淘锡劳动的辛酸历史。“琉琅女”用最原始的方法淘洗锡米,终日头顶烈日,赤脚涉水,弯腰劳作。尽管条件艰苦,华人凭借勤勉刻苦、节俭朴素的可贵品质,终于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实现如今的创业发展。

  由邮票引申涉侨知识,用文字讲解相关历史,使实物再现生活图景,将邮票连接丝绸之路。跟随着邮票的“指引”,丝路沿线涌现出推动中马建交的“和平使者”李引桐、东南亚橡胶大王李光前、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华侨领袖陈嘉庚等一批杰出华侨,将华人历史编织成海上丝绸之路中最美的锦缎。

  “很多人不了解华侨华人历史,不知道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祁德贵说,“这次邮票展希望以新的角度发掘华侨华人历史,让老百姓真正走进博物馆。”

  吸引观众齐点赞

  “相当不错。”前来观展的佟先生不住赞叹,“这次的展览很精美,我在邮票中了解到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佟先生坦言,在此之前,他对在美华工的生存状态不甚了解。“看到邮票中展现他们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我感到很心酸。”佟先生家住在博物馆附近,是馆里的常客。

  “我以前并不知道,华侨华人曾在抗日战争史中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站在一旁的曾先生动容地说。“邮票让我们真正走进了华侨历史。”

  吕咏梅强调,重视观众反馈,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老人反映我们原来的展板文字太小,看不清。所以这次我们专门将邮票展的文字解说字体放大了。”

  正说着,年近七旬的于先生走上前来表示,这些邮票的变迁实际体现出了华人在海外社会地位的提升。华人由做苦工到创业成功,如今中国人外出旅游时,也更有底气和尊严了。

  “好展览要真正发挥作用,应组织周围学校来观展。”专程从青岛赶来的于先生说,“回去以后我再组织一些人来看看。”

  走出博物馆,厚厚的留言簿吸引了笔者的目光。“我看见了一些以前的信封,那些图案是我心里最美的画。”一行稚气未脱的字体跳入眼帘,观展的于涵小朋友认真地写道,“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

  据了解,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目前有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每月第二个周六上午还有相应主题的公益讲座。

  “未来我们计划多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观展时能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谈及博物馆的未来,祁德贵充满希冀。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