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观点争鸣

审核严格成了有些导演的遮羞布

作者:明海 发布时间:2024-11-10 09:34:54 来源:明海学生公众号 字体:   |    |  

  香港有部分导演和演员,对大陆是一副清高、矫情、傲慢,甚至是敌意的嘴脸。

  当然,我说的是部分,不是全部。

  作为殖民地的时候,那里压根没有民主可言,英国佬走后,天天在那唠叨民主。

  很多人无非被西方新殖民主义洗脑了。

  当年西方对中国封锁,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西方交往的窗口,发展起来是必然的。中国重返联合国,尼克松访华,中美合作,中国国力发展,这个窗口的作用变弱,如果他们不拥抱时代的变化,那批旧文化买办的精英者,必会被抛弃。

  这个窗口的规划,不是1978年后开始,而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2月,毛主席在西柏坡与斯大林代表米高扬讲述对内外政策时说:“目前,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须要采取另一种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

  再说,香港的很多精英都是战争年代跑过去的,而且连淡水资源也离不开大陆。

  也就是说,香港发展起来,离不开地理位置,离不开时代,离不开大陆人才的输出,离不开大陆的资源。一旦时代变了,人才输出没了,就该回到本来的位置。

  很多香港精英,从不去思考这些,高高在上充满着优越感,是抵触而不是拥抱。

  前几天,香港知名导演杜琪峰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部采访时声称,最近是他“人生中最低潮的时候”,被问及《黑社会》为什么没有续集?他说没灵感,并归咎于香港当前“政治气候”,称审核严,自己失去创作自由。

  审核的因素可能有,但这是主要矛盾吗?做为一名才子,连辩证唯物主义都不懂,格局小了点,避免不了文人的局限性。

  当年香港的电影市场主要在台湾,他们的审核就不严?

  像梁家辉,就因为在内地拍了《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然后被台湾当局给封杀,被逼的摆地摊;王晶导演,星爷主演拍个《上海滩赌圣》,还得换个女主角再一模一样的拍一次才能在台湾上映。

  想一边讨好西方想着领奖,又高高在上讽刺恶心中国大陆,还想观众买单。

  那是活在梦里!

  是导演自己江郎才尽还是时代巨变?

  都2024年了,还想拍之前那种古惑仔?

  以前看香港的电影,觉得金三角和缅甸那里的大佬很厉害,这两年中国出手直接把缅北诈骗集团老大都抓回来,你再这么吹东南亚那些所谓大佬,就太脱离了现实。

  香港的很多导演或者所谓的才子,缺乏大局观,而且非常不认可社会主义。

  像金庸知名度够大了吧,当年在香港《明报》发表社论“要裤子不要核子”,反对陈毅元帅“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的豪情。

  如果没有核武器,大国地位总归不实,后来改革开放的果实又如何保护?

  社会的运行,人民的解放,难道靠不事生产的几个武侠就能解决吗?

  这帮文人骚客,胆识和格局总归太小了。

  不承认自身能力问题,那么审核严格不自由,就成了他们的借口和遮羞布。

  这仅仅是部分香港导演或者文人的问题吗?不是的,中国大陆也有买办文人,他们格局小,骨头软,无胆识,被新殖民主义文化操控。

  当年伟人为什么会批判《武训传》?

  因为其中的内容就像伟人说的那样——“像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当下有的作家不也是寻找地主和日军是否存在称赞的地方,于是出现地主乐善好施,勤劳致富,日军散发着人性光辉。

  武训行乞办学,表面看起来很有善举,但这种是用小仁政破坏大仁政。

  改变苦难,不能像武训一样“靠乞讨去改变”,也不能靠“变成剥削者去改变”。

  妄图利用敌人的游戏规则消灭敌人,最后却为敌人培养了更多的有生力量。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道德语境下高大上的“武训”形象,刻意忽略了其背后剥削的经济基础、阶级成分、阶级立场,甚至反过来歪曲现实对其美化,最终使得电影的故事情节与主题脱离实际。

  当下不也有导演为了塑造一个新殖民主义道德语境下的其他“武训”形象吗?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