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观点争鸣

共产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吗?

作者:小庄 发布时间:2024-03-03 15:09:34 来源:八角楼上公众号 字体:   |    |  

  文/小庄

  一提到共产主义,即使是很赞同马列主义的人,也不免地觉得这是一个很遥远和抽象的名词。虽然嘴上也说我相信它,但是心里总是免不了的悲观起来,觉得即使可以实现吧,那也一定是在很遥远的将来,几百年或者上千年,想到这里不免气馁起来。

  一个事情如果动不动就是几百年以后,甚至上千年,那它就失去了现实的指导意义,转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精神幻象,就像宗教塑造的“天堂”一样,只起到精神寄托的麻痹作用。

  而事实上,我们今天的共产主义教育恰恰就是在起这样的作用,他们拼命地把共产主义塑造成这样一种“乌托邦”,一方面毫不吝啬地把一切华丽美好的名词都赋予其中,另一方面却又想方设法地把它从当下的社会矛盾中脱离出来,以便使它失去现实的指导意义,完全沦为宗教神学类的产物。

  这种方法可比直接诋毁要高明得多,要厉害得多。大家从中又学到一招,你要诋毁,就不能只诋毁,而是应该精心地打扮它,书写它,描绘它,赞美它,把它包装成一种脱离现实困境的精神幻象,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寄托,这样才能从根上消解掉它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是马克思写好了一本《共产主义建设手册》,然后大家照着这本手册,照着他的设计,画图施工,在一个无菌箱里面就可以把这种社会建设起来了吗?

  完全不是这样。马克思一生写作的最庞大的著作是什么,是《资本论》,而不是什么《共产主义论》。《资本论》这部著作从马克思开始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作算起,前后经历了40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且他在世的时候还只出版了第一部。《资本论》书写的是怎么建设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吗?完全不是,它是一部系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规律的著作。它的立足点完全在于当时的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规律。

  而共产主义社会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设想,不是马克思抽象的规划和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推导出来的一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最后具体以什么样的制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什么时候才能呈现并不是马克思最关心的,因为那可能是遥远的将来才看得见的。他所有的精力和心血所付诸的,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来不断地否定和扬弃当下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从而推动社会朝着解放的方向发展。而共产主义,就是在这种自我扬弃,自我否定的新陈代谢中脱胎出来的,重要的不是它脱胎出来以后长啥样,而是不断自我扬弃不公平不合理的这个过程。

  所有的新社会,新制度,都不是在一个真空中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旧有的,原来的社会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所以马克思一生最宝贵的时间和心血,不是用来研究共产主义长什么样子,而是用来研究资本主义长什么样子。从而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中,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中,在把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的推动中提供理论武器。

  每一次对当下社会不合理现状的发现和斗争,都意味着它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虽然从量变质变的角度看,这种发现和斗争还远没有到达摧毁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但是这个过程绝不是没有意义的。人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规律的认识,从而明白了剥削是怎么展开的,由此才会有反对剥削的一系列斗争运动,才会为自己争取到更合理的工作时间,更有保障的社会福利,更有利于工人的法律制度,每一次量变中都包含着局部质变,你不能说这种局部质变就没有意义。

  我们以前唱过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什么是新中国?就是在旧中国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嘛。这个改造过程非常漫长,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经过了建党初期的工人运动时期,又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随后是国共统一战线下的抗日战争,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然后又是剿匪,又是全国性的土改,最后才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建起来了。这个过程指导我们的理论是什么?我们说是马列主义,实际上马列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论。虽然我们的新中国还没走到共产主义那一步,距离那一步还十分遥远,但你能说新中国的建设就是个乌托邦?你能说这个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吗?

  说起来更有趣的是什么呢?就是哪怕是这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在一个设计好的理论中来完成的。你说一开始毛主席就知道新中国长啥样?知道这个经济体制是什么,政治体制是什么?完全没有的事。毛主席有两篇系统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章,一篇是《新民主主义论》,另一篇是《论联合政府》,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1940年和1945年。你说这是一开始建党的时候毛主席就能设计出来的?这根本不可能。事实上,它就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在不断的反抗旧社会的斗争中,毛主席才逐渐看清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

  而这个斗争的过程是基于什么?是基于一个蓝图吗?当然不是,而是基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而要研究清楚这种现实状况,就需要本身基于现实的理论工具,这就是马列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庞大的内容是什么?不是一个共产主义模板蓝图,而是分析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改造社会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但是今天我们的课堂也好,包括很多共产主义的宣传,讲的是什么呢?是脱离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然后直接上一张顶层设计的蓝图。这张蓝图里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资本制度,没有人的异化,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可是这个社会要怎么来呢,他们只说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却绝口不提如何对当下社会进行批判和改造,然而恰恰后半部分才是共产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内容。这么做的结果,当然就是逐渐地把共产主义与乌托邦划上了等号,于是搞得即使是相信马列主义的人,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深感这玩意太遥远,勉强说它有点方向上的指导意义,但这话说得也没多少底气。

  所以我们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它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建设蓝图,它实际上是基于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和否定,在这种否定中寻找改造社会的途径。

  这种批判和否定既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的。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作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将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中诞生的,所以它始终是与现实的斗争分不开的。在后来经历过磅礴的工人运动,经历过巴黎公社的失败以后,马克思就发现在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必然要出现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后来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时期。

  为什么?还是那句话,共产主义不是一个设计好的蓝图,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它不能凭空冒出来,而只能从原来的资本主义母胎中脱胎出来,因此必然带上资本主义的种种痕迹。这些痕迹就是资产阶级法权,所以就必然要经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时期。你看,这仍然是基于现实斗争的环境得出的结论。

  所以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压根就不是给你描绘未来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一些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比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暴力机器等等,这不是为了安慰你给你画大饼,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分析作出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也不是为了给你注入一针强心剂,而是为了让你更深刻的理解当下的社会矛盾和现实基础。

  未来是遥远的,但是当下却是即时的。

  就如毛主席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首词中写的那样: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