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观点争鸣

风险隐现!比高房价更可怕,地方的苦日子刚开始

作者:正和岛 发布时间:2018-08-08 09:39:33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c4289d3aa625ed0a0c033088a05fc802.jpg

岛 君 说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骤然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虽说适度的负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地方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一味地靠地方融资平台、PPP等项目来借金融之手将债务隐形化的手段势必导致债务违约的爆雷。

  另外,卖地续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长期依赖于此只会导致债务的窟窿越来越大,更何况后续的影响还会通过高房价表现出来,而接盘的也只能是普通老百姓。

  作 者:米筐老船长

  来 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地方的日子不再好过

  每一次,当我们觉得经济难以支撑的时刻,官方数据总会送来一丝安慰。

  6.8%,这是上半年经济增速,一贯的“稳中向好”。

  尽管是好消息,但表面的平静无法掩盖暗流涌动。而有些城市的未来,因为一纸文件,被打上了问号。

  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重点是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及申报审核要求。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

  换句话说就是,GDP没达到3000亿、市区常住人口达不到300万人的城市,就先别做建地铁的梦了。

  早在去年,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地铁被叫停就拉响了警报。而这次文件的下发,又有14个城市“地铁梦碎”:

  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不符合政府债务率标准;

  太原,不符合一般预算内收入标准;

  乌鲁木齐、兰州,不符合地区生产总值标准;

  包头、兰州、洛阳、呼和浩特、南通、福州,不符合市区常住人口标准。

  “风向变了”,一位中部省份的发改委人士就感慨。在高质量发展经济要求下,地方政府必须习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风向改变之前,早已有预警信号发出。

  2017年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92号文要求集中清理PPP已入库项目。截至2018年4月1日,管理库清库项目合计609个,涉及投资额6114.39亿元;储备清单清库项目总数1798个,涉及总投资额1.78万亿元。

  这一切,都剑指越来越吃紧的地方财政,以及处在爆雷边缘的地方债务风险。

让雷提前爆掉

  最近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政府信用是很差的,比企业可能更差”;

  “国外机构估计,我们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这应该是合理的,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现在要让他还债,他说我工资都发不出来,财政困难得很,怎么办?不说还本,还息许多地方都还不起”。

  这是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5月19日在某论坛上的演讲。40万亿地方债的规模,半个中国的GDP,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而财政部公布的2017年地方债数字,仅仅16.47万亿元,相差了一倍不止。这其中的猫腻,就在于地方债务隐形化。

  因为中央兜底幻觉一直存在,地方变得肆无忌惮。

  仅靠发行债券难以支撑高额投资,于是各种地方融资平台、PPP项目都成为地方债务隐身之处,借金融之手,违规担保、变相举债也成了风险最集中的地方。

  雪球越滚越大,危及生命之时,就必须破局

  2017年12月23日,财政部提出,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先打了这剂预防针,然后就开始动手。
  截至2017年末,银监会称全国共有政府融资平台9185家,2549家已经被调出平台管理名单,不再承担政府融资功能。136家融资平台直接退出,为近4年最高。

  2018年4月,在财政部层面主导的三批次总计697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中,84个项目直接被剔除示范项目名单。

  2018年7月16日消息,一轮由多部门参与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排查已启动,重点针对PPP等重大项目负债、资金流情况等。

  2018年7月17日,财政部连发4份通报,公布了云南、广西、安徽、宁波等地政府存在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不少负有直接责任的官员遭撤职。

  辽宁省通过签订协议将政府债务以及相关资产划给辽宁省交投融资平台公司,从而实现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但依然由政府来偿还。不过,这种做法财政部却并不认可。

  各个端口、各种手段的违规地方债,全面整治,为的就是提前把爆雷的风险排除掉。

  但这个世界上最难叫醒的,是装睡的人。

量力而行

  从债务率来看,中国部分省份的负债率,确实已经高的吓人。
 

4a8e5256dfeb4cf1a99af5b591515274.jpg

659a82a502394dda1abd992c901aae69.jpg

  债务风险最高的,都是中西部及东北省份。

  比如贵州、辽宁、内蒙古、云南、陕西的债务率都超过了警戒线;

  贵州债务率达到了178%、负债率超过70%,均居第一位,近几年其经济增速都在全国前列,但需要看到背后是负债累累。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人,没有负债很难将资产做成规模,适度的负债反而促进经济发展。

  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才最重要,量力而行,是最近高层着重强调的。

  对地方政府来说,财力的支撑是底线。江苏、广东债务余额都在前5,但两者的财力是第一第二,家底厚能支撑巨额债务,经济发展速度也就快人一步。

  但中西部省份就不行了,较弱的财力无法承受高额负债,一旦中间某个链条(比如融资平台)断裂,就会引发债务违约爆雷。

53c19cb356b5a311f74bbbd299ad1f60.jpg

  于是,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

  正在进行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排查,排查深度已经到了区县一级,而三四线城市的债务问题,正是最值得重视的。

  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下滑的地市共有12个,比如江西鹰潭、抚州、江苏淮安、盐城、湖南郴州、吉林延边等,全部是四五线城市。

  财政下滑,债务累加,去杠杆背景下,他们该怎么办?

何以解忧,唯有卖地!

  去杠杆,要么做小分子——降低负债,要么做大分母——增加财政收入。债务已经欠下,只能想方设法扩收。

  何以解忧,唯有卖地。

  作为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出让金才是真正的命根子。于是,你看到了在全国限购一盘棋的背景下,土地出让金还是创下了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异军突起。

  包括佛山、南通、常州、嘉兴等在内的20多个三四线城市,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均超过了100亿元。

4fb907c683af542c56db2b722bc9e850.jpg

  有数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就与去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占比超过90%)的城市数量多达14个,多数分布在浙江、四川、安徽、山东等省份的三四线城市。

  而这些城市的土地收入上半年基本翻番。除了地价上涨、去库存因素外,在地方债防风险、地方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多数地方政府存在卖地偿还隐性债务的行为。

  但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是靠卖地过活的,东墙总有补不上西墙的时候,于是地方债务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而债务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只会转移。最终通过高房价,接盘的只能是普通老百姓,透着刚长出来的嫩韭菜模样。

  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冤枉的。

  在最近的财政央行大战中,地方债成为二者争吵的关键点。财政系统人士“青尺”飚了一句狠话:

  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

  这世上,能产生幻觉和充当傻白甜的,不是只有韭菜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