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梁石川:屠呦呦获诺奖人民网为何大发“牢骚”?

作者:梁石川 发布时间:2015-10-06 18:52:34 来源:博客中国 字体:   |    |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能否堵上正忙着与崔永元打官司的方舟子对中医药批评的嘴巴,显然,并不重要。笔者要问的是,屠蚴蚴获得诺奖后,人民网为何大发“牢骚”。从中医古籍受到启发,通过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全球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的屠蚴蚴,2011年9月,获得在美国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后,又如愿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打开电脑,除去以上新闻外,若不去探讨中央派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率中共代表团出席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并友好访问,是否会让中朝关系进一步强化,及在台湾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换柱”成真后,是否导致该党与民进党的竟争败局已定,造成国民党内部的进一步分裂,就是著名女医药家屠蚴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了。 

  至于环球时报报道的,由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达成基本协议,其经济规模将占全球的4成。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不能让中国书写贸易规则,呼吁国会支持。协议后,是否会令中美关系再次遇冷,并更大程度的冲淡外界本来就评说不一,由习近平主席访美所临时搭建的中美关系的“蜜月期”,或仍需要观察。

  早前获文学奖的莫言,大家已经脸熟。而这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屠呦呦是谁?中国人,女性,红旗下,科学家,华人的骄傲!根据观察,与达赖喇嘛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待遇截然不同,与上次莫言获奖一样,屠蚴蚴的获奖,同样引发了华文媒体的轰动。在国内,不但新华网以头题报道了总理李克强致信,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前去看望,当面向屠呦呦表示祝贺的消息,与观察者网大红标题下的《中国人女性红旗下科学家诺贝尔奖》略有不同,颇具讽刺的是,人民网还追问了“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至于上文提到的达赖与刘晓波是什么物件,早在2010年新华网就以《从达赖到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说明了什么》已经做了说明,在这里我们不做过的多的讨论。像人民网描写的那样:“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那样,带着同样的问题,凤凰网的“热点追踪”专访了著名医学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教授。

  从中国院士制度谈起的鲁白称,在名额有限背景下,中国所谓的院士选举,不仅要靠人际关系、运作能力,还要看这个人所处的位置。于是就有了一些明明够格的人选不上,而一些明明不够格的人却选上了。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评院士,虽然也是由选举产生,但投票者选院士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科学成就了。关系、运作和好处成为了一些新的因素。有些人被选上去的时候,意味着有些人被选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鲁白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制度上,其称“中国的院士制度不是荣誉制度而是利益制度。”

  像鲁白一样,人民网也大发牢骚。其称,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人民网最后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