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莫易:两败俱伤

作者:莫易 发布时间:2024-08-27 11:23:45 来源:红旗文选公众号 字体:   |    |  

前一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晟在门诊诊疗中突然遭受一男子无差别暴力伤害致死、男子行凶后跳楼自杀事件一度冲上热搜,引起公众热议。

  后经有关部门调查,行凶男子现年68岁,未婚无子,曾于十几年前因心脏问题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脉支架手术,当时手术由周医生主刀,但术后恢复并不理想,双方因此产生过纠纷。

  这天,这名男子突然来到医院复查,误将当时正在加班的李晟医生认作了当年的主刀医生周医生。

  事件发生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李晟医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指出李晟医生是一名勤勉敬业、甘于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并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社会舆情也有不少人对李晟医生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对暴力伤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

  哀悼也好,谴责也罢,两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事实上,这些年伤医事件可谓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2015年5月28日到6月7日短短十天内,就连续发生了9起伤医事件,造成多名医护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每次发生伤医事件,都会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都会引出暴力伤医、行凶者动机、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医患关系、医生安全、医院安保、医患如何共处、医患关系如何维系等话题。热议过后迅速冷淡,然后待下一场伤医事件发生,再热议,再冷谈,再待下一场伤医事件发生……

  每一次暴力伤医事件,带来的都是医院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的双输,反映出的是医院医患关系存在的缺陷,折射出的是医患矛盾升级和医患关系恶化,是医院、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和整个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医疗损害纠纷案件高达12734件;2018年12249件;2020年18670件;2021年10746件;2022年5074件;2023年2219件。

  在每一场医患纠纷报道中,媒体基本上会站岗医院和医生,还专门发明了"医闹“的屎盆子;而网友则基本上会站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的立场,质疑事件真相。

  医法汇《2022年全国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二审判决中,医方败诉占比79.11%。

  ”在二审判决中,医方败诉占比79.11%",说明了什么呢?

  不管说明了什么,也不管医患纠纷真相如何,在每一次伤医事件和医患纠纷冲上热搜的时候,在有关部门挥棒呵斥暴力伤医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的时候,在媒体义正言辞对暴力伤医行为表示零容忍的时候,在社会舆情对暴力伤医事件议论纷纷的时候,可曾有人想过四十年前为何根本不存在伤医事件和医患纠纷呢?

  那时,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病治病,根本不需要考虑医院创收或个人收入问题;患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本不需要考虑医疗费用的问题;医生与患者有着充分的时间交流沟通,共同面对病魔的挑战,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医生巴不得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患者也巴不得尽快出院去参加劳动生产。

  可现在呢?

  现在,由于医院要创收,医生的主要任务从看病治病变成了趁病谋收,他们要想方设法忽悠患者多住院,要绞尽脑汁忽悠患者多掏钱。这样的医院和医生,医患关系会和谐吗?

  患者信任医生,医生叫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叫做什么手术就做什么手术,叫买什么药就买什么药。到头来,家底掏空了,债台高筑了,病还不得好,甚至还人财两空。这样的医疗,能不发生医患纠纷吗?

  可以说,从医疗由公益蜕变为产业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频发的宿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