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铭记红色记忆 讲好红军故事

作者:侯瑞岭  发布时间:2024-01-06 08:25:0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为因伤留守苏北老区红军老战士设立纪念设施的建议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是向史而新的殷殷嘱托。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八路军列入新四军建制。在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的严峻局势下,八路军三师由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艰难挺进苏北,与新四军会合后改为新四军第三师,开辟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三师是一支老红军队伍,红军战士是其中的精锐与骨干,他们战斗意志顽强,必胜信念坚定,为人民军队的发展、根椐地的壮大,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在苏北锲刻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印记。

  在随军征战东北时,有一批身负重伤红军战士留守在苏北老区并定居下来,或由于需要转入地方工作。留在盐阜老区的152位红军老战士,分别来自赣、陕、湘、鄂、晋、冀、鲁、豫、川、贵、宁、桂、闽、甘、皖等革命老区。这些红军战士都是贫苦农民出身,因为无法生存下去而参军入伍,跟随红军队伍参加反“围剿”、长征,抗战时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他们面对国破家亡,同仇敌慨,众志成城,挺起脊梁,敢于亮剑,支撑着民族存亡的希望,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们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打天下。使我们深刻领悟到习总书记多次讲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在养伤期间,这批红军战士与老区人民患难与共,结下鱼水深情。建国前协助地方搞军事训练,剿匪反霸,组织支前;建国后多数担任基层职务,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深受社会的尊敬与爱戴,有的还成为全省、全国的先进人物,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如今这批红军老战士都已先后逝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收集、纪念和传承,这也是江苏独有的红色资源和珍贵的革命遗产。如不能及时挖掘,则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湮没、“断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指出要讲好红军故事,铭记红色记忆,保护好红色资源,研究好光辉历史,才能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下去,用自发自觉的行动彰显对红军的敬仰。因伤留守苏北老区红军老战士是独有的红色资源,在建国初期逢重大纪念活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均邀请他们参加,还列专题载入地方史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幸存,为党和人民崇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愧于人民的英雄、共和国的功臣、人民军队的楷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批红军老战士。新四军十八位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的故事成为红色经典、国家记忆,因伤留守老区红军战士的业绩在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中应有“一席之地”。

  一九三七年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有七万多人,经历艰难卓绝、向死而生的战争,到建国初仅幸存五千余人,绝大部份成为党政军高级干部,在苏北老区的红军战士是因伤留守。现在挖掘这个独有的红色资源,讲好红军故事,擦亮这张热血浇铸的名片、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为此建议:第一,征集这批红军老战士的史料,除现有的史志、档案、资料外,可向社会征集,可作为一项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的内容。第二,在现有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设施内,设立因伤留守老区红军战士专题、专柜,充实展陈内容,推动革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把分散安葬的骨灰,按县、区进行集中,在红色陵园或公园内安排红军老战士纪念区域,树碑铭文,致敬英灵,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长久基地。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充足理由追忆他们艰辛而辉煌历史。江苏有着光荣的双拥传统,教育广大干群和一代代青少年薪火相传、勇担使命,走好自已长征路,挖掘因伤留守苏北老区红军战士这个特有的红色资源、讲好红军故事是适逢其时,做实做好这项工作切合民意,社会影响大,也不需要化多少钱,事半而功倍。

  因此,建议领导上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明确退役军人事务厅部门负责,党史、文旅等部门配合,涉及到苏北的市县尽快实施这件利在当前、功在长远的实事,把这批珍贵的红色资源及早地挖掘出来,在红色文化中再添一座丰碑,让这批红军老战士的光辉业绩在曾经浴血的土地上永续传扬。

  作者:侯瑞岭 盐城市老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