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毛泽东的英雄观

作者:李佑新 黄春森 发布时间:2020-08-12 11:53:20 来源:湘大毛研中心 字体:   |    |  

  摘要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曾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崇尚圣贤救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他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度评价与推崇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共产党员应该具有英雄的精神品格。毛泽东的英雄观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塑造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传统。新时代重温毛泽东的英雄观,有利于我们缅怀英雄、维护英雄、争做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性格与毛泽东的英雄观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新时代我们在学习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的同时,有必要重温毛泽东的英雄观。

  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崇尚英雄,但那时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抱持圣贤救世的观念。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与“小人”、“圣人”“贤人”与“愚人”的划分,在民族危亡、民不聊生的现实背景下,主张“圣贤”“君子”要“为一援手”,“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显然,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并没有意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相反,人民群众被看作是亟待拯救的“小人”和“愚人”。俄国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使毛泽东在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惊觉他过去对“小人”的错误理解,开始意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这时候毛泽东放弃了只有依靠“圣贤”才能变革社会的观点,过去的“圣贤”救世的英雄史观开始让位于推崇民众联合力量的群众史观。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自觉地完成了这一转变,确认“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坚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充分肯定和发挥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作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注意到全国几亿农民的伟大力量,敏锐地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定他们,便是否定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坚信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独具慧眼地看到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面对强大敌人的多次“围剿”时,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毛泽东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以人民战争和持久战的战略战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依仗军事上的优势和美国的支持悍然发动内战。然而在毛泽东看来,蒋介石发动的这场背离民心的反人民战争是反动的,是注定要失败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也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能够迅速医治多年的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了“两弹一星”这样伟大的成就。到了晚年,毛泽东在与工作人员谈到《国际歌》时有感而道:“这首歌,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究竟是英雄创造世界,还是奴隶们创造世界?我是历来主张奴隶们创造世界的。”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毛泽东还重复延安整风运动前夕的话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无疑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作为个体意义上的群众是英雄。在毛泽东的英雄观念里,英雄的称号不再属于某些大人物,而是普通的干部战士和劳动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无数的英雄。在这一英雄谱系里,有众多的民族英雄、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有英雄。毛泽东认为,有有名英雄,也有无名英雄。“突击队员是有名英雄,还有许多无名英雄,有名英雄是从无名英雄中产生出来的,二者不能分离。”

  二、英雄的精神品格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无数的英雄,毛泽东评价和称颂过其中的许多英雄人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的英雄观念里,英雄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精神品格。

  一是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而英雄大都具有忠于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崇高精神。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危机和灾难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突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英雄人物的鲜明特征,为国家和民族而英勇献身是英雄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凝结了许多精神,而奉献牺牲是这些精神的共性。在毛泽东看来,只要是为拯救民族危难而奋斗牺牲的将士,都是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将军张自忠在豫鄂会战中牺牲,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送上“尽忠报国”的挽词以表崇敬;戴安澜将军率远征军战死缅北,毛泽东撰写挽诗以示悼念:“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新四军将领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挽词,表达悲痛之情,号召人们学习他的英勇精神,早日消灭日本侵略者。对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抗日烈士,毛泽东发表悼词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祺,姜玉贞,陈锦秀,李桂丹,黄梅兴,姚子香,潘占魁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对于那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毛泽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称颂。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在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全部遇难,毛泽东悲痛万分,为被难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狱中蒙难,毛泽东在题词中高度评价其英勇就义之举:“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写碑文。碑文除了纪念解放战争三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年以来牺牲的人民英雄以外,还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毛泽东表彰和称颂的不少英雄模范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不是一开始就成为英雄模范的,他们是群众中的一员,只是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才成了英雄模范。在毛泽东看来,这些英雄人物最耀眼之处在于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高度赞赏的,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他称赞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纪念张思德,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举办模范学习代表和战斗英雄大会,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发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指出:“因为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部队要和人民打成一片,我们的干部要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1944年7月邹韬奋先生逝世,《解放日报》准备发表“邹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毛泽东为纪念特刊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45年,驻防陕甘宁边区南泥湾九龙泉沟的八路军某团决定建立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应该团的请求,毛泽东为烈士纪念碑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63年2月,《中国青年》杂志社刊登《学习雷锋专辑》,毛泽东应邀为专辑题词,但他没有用秘书林克准备好的几个题词,而是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他对林克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965年8月,在庐山会议期间为毛泽东做保健工作的钟学坤大学毕业,她专程来到北京,希望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毛泽东在此前的回信中曾叮嘱她:“尽心工作,业余学习,真正钻进去,学一点真才实学,为人民服务,是为至盼。”毛泽东见到钟学坤后很高兴,叮嘱她大学毕业后要好好工作,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不能骄傲,要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并在钟学坤的笔记本上题写“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学雷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民对雷锋精神薪火相传,雷锋精神化育一代又一代人。

  三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中国的革命斗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的,国内外敌人极其强大和凶残,革命者面临生命危险以及各种艰难险阻。是否具有蔑视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成为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而这也是毛泽东倡导和推崇的英雄人物的重要精神品格。在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对指战员强调“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不要怕行军困难,不要怕暂时受挫,要看到光明”。在反“围剿”的过程中,毛泽东要求“各官兵不惜任何牺牲,达到最后胜利之目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称赞红军是英雄好汉,创造出了人间奇迹。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强调,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便须决一死战,便须准备着一切牺牲,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停止”。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在朝鲜战争期间,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为了保家卫国,毛泽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

  共产党员要争当英雄。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共产党员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更加觉悟的积极的分子,更应该具有英雄的精神品格。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牺牲在前、吃苦在前,用行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民族先锋队和阶级的先锋队,而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因而共产党员要争当英雄,不怕牺牲、勇敢战斗、意志坚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在自己的周围。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员的英雄模范作用,他们必须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成为先锋模范,成为“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延安抗大第二期学员毕业,毛泽东为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陕北公学成立,毛泽东在题词中提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员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英雄的标准;共产党员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特质,实际上就是英雄人物的精神品格。

  三、注意对英雄模范的表彰和教育

  注意对英雄模范人物的表彰和教育,也是毛泽东英雄观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很早就注意到,对英雄和英雄集体进行表彰,对英雄本人和其他群众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鼓舞。在1928年1月5日带领工农红军占领遂川县城后召开的总结会上,毛泽东表彰了大革命失败后保存了六支枪的王次楱等人,鼓励他们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中产生了许多民族英雄,毛泽东与王稼祥等人致电八路军、新四军政治机关,指出“表扬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要求“各政治机关应注意收集这些英雄的事迹,除在各部队报纸上发表外,择其最重要者电告此间及广播。军政杂志今后专设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英雄一栏,望各级政治部供给材料”。在陕甘宁边区,为克服严重困难,掀起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对劳动英雄的表彰也随之开展。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奖励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多次为劳动英雄题词,和朱德一同宴请劳动英雄,积极支持表彰劳动英雄模范的活动,多次出席表彰大会并发表演讲。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依然重视表彰英雄模范。1950年国庆前夕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和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大会,1956年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毛泽东都出席会议。1959年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到关于勋章和奖章的内容时,毛泽东评论说:“这里说的‘得到勋章和奖章’‘劳动英雄的称号’等等,也就是‘尚贤’。到了共产主义以后,‘尚贤’恐怕也还要继续下去。”

  表彰英雄也是为了崇尚英雄,激励更多的人争当英雄。因此采取有影响力的表彰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除了口头表扬、通令嘉奖的形式外,毛泽东认为召开“劳动英雄大会、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劳动英雄与战斗英雄大会,就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在毛泽东看来,英雄模范在群众中是起带头作用的,因此必须选出立得住的真正的英雄和模范,否则所表彰之人德不配位,就会造成赏罚不分的错误。怎么推选出令群众信服的英雄人物和模范呢?毛泽东认为要“从军队中、农村中、工厂中及政府机关中,用群众民主选举的方法选出优秀分子,充当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给予奖励与教育,经过他们去鼓励与团结广大的群众”。

  英雄模范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特别突出的成绩而成为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但这并不意味着英雄模范能够不需要培养和教育而永久保持先进性。实际上有的模范人物因骄傲自满,蜕变成落后分子甚至犯下极大的罪行。在党的历史上也出现过黄克功、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反面典型。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在召开英雄模范大会的同时,要对英雄模范加以培养和教育。194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毛泽东在招待大会上发表讲话,在表扬劳动英雄模范的同时也要求他们不要自满。1945年1月10日,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毛泽东又一次强调:“如果你们骄傲起来,不虚心,不再努力,不尊重人家,不尊重干部,不尊重群众,你们就会当不成英雄和模范了。过去已有一些这样的人,希望你们不要学他们。”晋察冀根据地的一级英雄李勇因骄傲而落选之后,毛泽东指出英雄模范骄傲自满的责任“主要的不是在他们本人,而是在于领导他们的人。嗣后凡当选的英雄模范,须勤加教育,力戒骄傲,方能培养成为永久模范人物。如果只有赞扬,没有教育,骄傲落选,将是必然现象”。1950年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的祝词中,毛泽东代表党中央表达了感谢和敬意,但同时也鲜明地指出,“只有决不骄傲自满并且继续不疲倦地学习,才能够对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作出优异的贡献,并从而继续保持你们的光荣称号”。

  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是教育英雄模范的重要内容。早在井冈山领导红四军时,毛泽东就注意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危害。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毛泽东发现红军改编后“某些个别分子不愿意严格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个人英雄主义”。任由八路军中出现新军阀主义倾向,将导致共产党脱离群众,丧失根本的力量来源。个人英雄主义,是同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不相容的。毛泽东指出,革命者可以为自己干革命而感到自豪,但不是那种自高自大的骄傲,而是为自己作为整个阶级的工具,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感到自豪,要充分明确“我们是阶级使用的武器,我们阶级要胜利,就要选出先锋队来。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为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毛泽东还强调:“集体领导是我们这一类型的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能防止分散主义,它能防止党内个人野心家的非法活动(如像中国的张国焘,苏联的贝利亚),因此必须特别强调和认真实行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制度,而决不可以不适当地过分地去强调任何个人的英雄作用,决不可以使共产党员由满腔热情地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堕落到资产阶级的卑鄙的个人主义。”

  四、毛泽东英雄观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的英雄观,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从事具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富起来了,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强起来。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当前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个世界也正处于百年大变局之中,风云变幻充满危机与挑战。在中华民族劈波斩浪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巨大危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必须继续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彻于全部的治国理政活动之中。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自觉地向群众学习,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在发展中要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使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在建设伟大事业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英雄的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伟业。

  二是要将英雄精神融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党员和干部以英雄的姿态,引导和推动着革命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历史已经并将一直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领导一切的,肩负着对民族和人民的巨大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要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必然要求将革命过程中形成的英雄精神融入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弘扬英雄模范为国家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培养党员干部富有政治远见、牺牲精神、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必能带领中国人民越过前进航道上的惊涛骇浪。

  三是要善于发现新时代的英雄。毛泽东曾指出,不应该有埋没英雄的现象发生。他总是善于发现英雄,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宏伟目标,必将涌现出作为新时代闪亮坐标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对多条战线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向英雄学习。为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平台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以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黄文秀,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等等,都是新时代诞生的英雄模范。在当前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平凡而伟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人民的最大功臣,是新时代为党为人民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模范。

  四是要表彰英雄和崇尚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崇尚英雄,一方面要表彰英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英雄的表彰,给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新时代我们要在发现英雄的同时,做好表彰英雄的工作,表彰他们的英雄壮举,彰显英雄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要宣传英雄的感人事迹。英雄模范人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使他们的精神风范润泽后生。“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与此同时,我们要对抹黑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自觉地维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荣誉,挺起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作者简介:李佑新,男,湖南新化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