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国叔"讲故事——大三线传奇

作者:CCTV国家记忆 发布时间:2017-09-11 21:36:1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b21f3564bc4f3d0a80bb07dde7e5f4c9.jpg

  “国叔”的一个老朋友就是生在三线,长在三线的“老男孩”。他嘴里常常说:“三线”,到底是什么地方?

867d4a0c4c8c0663b33f55a99566bad4.jpg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中国周边形势也逐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1964年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在原子弹时间,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

f2d93c8e3d386c704d962ebb27b11737.jpg

图片丨毛泽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听取发言

422abd432a9a7ab704484a1dffb41fc9.jpg

  按照我国地理区域,第一线(主要)为沿海地区;中部是第二线;而第三线是后方。三线后方又可以分为两大区域,云、贵、川三省的大部分以及湘西、鄂西是西南三线;而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大部以及豫西、晋西地区是西北三线。

59bd6af13ba14bd159340cf6b1a38f28.jpg

5b2de41cee3bf8d30939f00035eced50.jpg

2b99f04e417562f24060a5da40d5d337.jpg

  自此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人口迁移自东向西急速展开。它涉及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横贯3个“五年计划”,历时17年。有几百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社员全都参与其中。

1ca3faaff521b4b9465ac9ed30a5d420.jpg

906177e3cd745b18f062bd47770f8a48.jpg

  就这样,原本相对闭塞的祖国中部、中西部地区终于发展起了自己的重工业。而“国叔”那位老朋友的父辈们,从此就扎根在了三线。

397202d5f9484acc77a4de21c3e02bb1.jpg

7abba3dbd62473ca1eb64cf27490e440.jpg

  在和编导交流时,编导就反复告诉“国叔”节目中赵忠玉先生的一段采访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4fdce086bc958a6e345b0795d37e5343.jpg

  尽管当时苏联实验室的报告把攀枝花的铁矿定义为不能冶炼的“呆矿”,可就是凭借着“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干劲,108位来自全国的钢铁行业的专业人才进驻攀钢刻苦钻研,正是他们的刻苦钻研与辛勤付出,把不可能变成为可能!奠定了日后攀钢成为全国十大钢铁厂的基础。

398fe7fd40337e99ae39c676cdeb750a.jpg

图片丨攀钢“108将”在天安门前合影

5743b964e52f8c9af93e62656e1d0b1a.jpg

  国叔常听那位好友特别自豪地说:“谁家有人在三线都觉得特光荣,那时候叫:好人好马上三线”。

8d63920dceae2d1f087bbf03a6493e29.jpg

  与今天中国精英人才从西部向东部沿海流动相反,1964年在这场由国家推动的人口大迁徙大潮中,东部沿海地区扮演了人口输出的角色。输出的同样是那个年代的社会精英。他们是一个政治过硬,有技术专长的群体。

c989e0ead162c259070378f479db134a.jpg

  就这样,以攀枝花钢铁厂、陕西汽车齿轮总厂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厂,在祖国的“腹地”上拔地而起。正像节目中的一句解说词所说的:1964年的中国西部是荒芜宁静的,1964年的中国东部是热情喧闹的。就在这一年,数百万富足安乐的行业精英,舍家弃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西部的火车。从此,西部的宁静和东部的热情注定要紧紧拥抱。这一抱,将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抱,也将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

b09f3b12d75b205092f3fed6729b8f7f.jpg

  这也正是哺育了“国叔”那位老朋友以及无数热血先辈子女们的家乡。

      说了这么多,各位是不是还想听三线决策过程中更多的故事呢?

2f905733046b8353f381214891b6fa69.jpg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