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原生态村寨受益 开发民族村回归自然 让金珠闪烁武陵山区
——民建秀山委员调研苗族民族村的开发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刘发生、文明报道)近日,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秀山支部一行数人,在支部主委万里等人带领下,专题调研秀山苗族民族村的开发和保护。建言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整合资源,保护原生态村寨受益,开发民族村回归自然。
委员们呼吁:加强金珠苗寨民俗村寨保护,让金珠苗寨这古老古朴的村落,如新星闪烁在共和国西部的武陵山区。
金珠苗寨: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秀山金珠苗寨,距秀山县城36公里,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连界;位于梅江镇民族村,是秀山最偏远的一个苗族村落。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苗族东部方言和苗族风俗习惯保留最为完整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苗王节、对歌节、斗牛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经久不衰。这里的人们,朴实无华、实诚大方,山歌民歌情满山寨,古朴民风令人神往。
100多年来,这里的苗民一直沿袭着自己民族的民居风格、传承着自己的文化。村民内部交流仍用苗语。
村里还保留了较原始的人生礼仪。还有建筑、榨油、竹编等传统工艺。走进金珠苗寨,就能看见一栋栋吊脚楼依溪坐落,掩映于茂林修竹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环境宜人。曾有诗人描述民族村优美的环境:“游走深山人不觉,全村都在画中居。”
追根溯源:金珠苗寨的变迁
在古代,金珠苗寨石姓、吴姓、麻姓的祖先,生活在秀山梅江镇的大山中。明末清初,朝廷“赶苗拓业”,金珠苗寨人被赶到了贵州省松桃县一带。
100年后,经过千辛万苦,才又回到梅江镇,到俺家寨(现在的金珠苗寨)住下,繁衍生息。
如今,俺家寨已经更名为金珠苗寨,全村共有1000余人,其中200余人仍保持苗语交流。2012年金珠苗寨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金珠苗寨与周围汉族的风俗不同,每年四月初八是他们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他们除了杀猪宰羊,置办过节的食物外,还要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赶棒棒猪”。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故事。传说,在清朝,苗族中有人被杀死,族人要求官府秉公办理,却并没有得到公平裁决,只赔偿了一头猪。族人回到寨里,感到特别悲伤,就用木棒打死了那头猪,与大家分享。于是,有了“赶棒棒猪”的习俗。
除每年的四月初八,金珠苗寨在族人逝世后,同样要“赶棒棒猪”为死者送葬。
金珠苗寨的梅江民族小学,实行的是双语教学,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学生已达270余人。对于苗语的传承,苗族家庭生下小孩,首先教的是苗语,在长到几岁后便既教苗语,又教汉语。苗族家庭平日里也都是用苗语对话。
委员建言:保护民俗村落势在必行
万里和支部委员们,在对“田家苗寨”、“金珠苗寨”、“三大坪苗寨”等地的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进行实地察看并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后,提出建言:制定民族民俗村寨保护规划,明确措施和政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民族民俗村寨维修、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国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开发利用好金珠民俗村寨,走实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秀山金珠苗寨,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寨。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您来金珠苗寨做客,在神奇温情的金珠苗寨,有香气扑鼻的炖腊肉,静静的引诱着你;有热情似火的少数民族,他们银装素裹,载歌载舞迎接你;有历史悠远的传统民风,它们漫漫沉淀,融成一股甘泉,沐浴着你,让心此刻沉下去,慢慢品味,不醉不归!
金珠苗寨四合院
苗民们使用的部分农具
依山而建的古民居
好客之道是金珠苗寨的传统哦。
古树和古民居相生相伴
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青菜萝卜、堪称仙境
供稿:刘发生(特约通讯员)
文 明(秀山县政协新闻通讯组)
重庆市秀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