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吃住在黄河里的大船上,给荒地种上了1万亩春麦 - 复兴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钦礼传》三十一 | ​他们吃住在黄河里的大船上,给荒地种上了1万亩春麦

作者:反问号公共号 发布时间:2017-05-15 08:07:1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2b1b279504ac018d1918dde2ae8de5a3.jpg

  张钦礼也被人们的兴奋所感染,面对着能给群众带来百万斤粮食的诱惑,当即表态,县农业局和种子公司负责到河北购买春麦种;坝头公社备好库容并妥善保管、按时运送;调集仪封园艺场、造纸林场、柳林林场、西关农场和坝头公社拖拉机站共20台75马力东方红拖拉机,带上圆盘耙、播种机,到劈心滩集结;县石油公司保证油料供应;每台拖拉机要选配三名优秀驾驶员,人歇机不停,昼夜大干;每个驾驶员配发大衣一件,大头鞋一双;公社卫生院准备好药品、医疗器械,组织好现场救护队。这些任务由张明常具体检查落实。

  就这样,兰考县社队三级齐心协力,一场声势浩大的虎口夺粮战斗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打响了。

5cb10d9fcd52b154a8f2c4d3fe8b7d7f.jpg

张钦礼与农民一起在田埂种大红薯

  经作者独家授权,反问号(微信ID:CFS-fanwenhao)从4月5日起开始全文连载《张钦礼传》,与广大网友一起回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张 钦 礼 传》

(连载三十一)

刘占锋 著

二〇一七年二月

第八章 黄河不解缘

从黄河口中夺粮

  坝头公社坝头大队在黄河劈心滩里有1万多亩荒滩地,是常年淤积的上好地块。它之所以被以“荒”冠名,是因为一到汛期黄河涨水时就漫滩,被淹没,汛期过后方能露出水面。眼睁睁地看着这块好地儿不能耕种,坝头大队也只能带着大大的遗憾站到缺粮贫困队的行列,每年都要吃国家的统销粮。

  1975年腊月初,张钦礼和张明常到这里检查工作。坝头公社党委书记张广顺和坝头支书杨普云告诉他们,劈心滩有一大片红胶泥地,太阳一照直泛红光。张钦礼一听到“胶泥地”,心里就痒痒。他们叫上贫农代表老梁,带上铁锹和镐头,来到了劈心滩。

  隆冬腊月,河滩冻得像一块钢板。他们找个地方,镐刨锹挖,一量,红胶泥将近半米深。
“多好的土呀!”张钦礼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这片地要是种上庄稼,不用上肥,也准是个好收成。”张明常接着说道。

  “我们想趁黄河睡大觉的时候,在这上面抢种一茬庄稼。可我们是有心无力呀!”张广顺的话中有话。

  “劈心滩这块地有万把亩,光靠我们的力量弄不成事……”杨普云也附和着说。

  “那咱就来个千军万马大会战。”张明常也在帮腔。

  此时,张钦礼已经听出了两人的弦外之音,他看着这一望无际的红绸子似的胶泥地,兴奋地说:“情况我们已经实地考察了。广顺,你负责通知县里老樊他们和公社、大队的干部、会计、贫农代表,晚上七点到公社开会,专题讨论。”

  讨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热闹非凡。

  “黄河从十月到下年,有八个来月的时间睡大觉。我们如果抢种一季庄稼,就会有很好的收成。”梁代表说。“我合计过,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完成,至少能收100万斤粮食。”大队会计眉开眼笑地说道。

  张钦礼瞅瞅樊哲民,想听听他的意见。

  “从黄河嘴里夺粮,这是一个很好的大胆想法。”樊哲民经过一番考虑,做了表态,“关键是要选对种植的品种。它的生产周期要与这里的汛期相适应。”

  “这是关键。咱往哪里找这种作物呢?”

  大家的情绪,很快又由兴奋转入了低沉。

  “有了!”樊哲民一拍大腿,说道:“我听说河北省有一种春麦,成熟期短,春节前种上,六月上旬就成熟了。这与我们的条件正好匹配。不过,选对了品种,还必须做到抢种抢收。

  现在是腊月初,必须立马买种子抢种。再一个问题是,上万亩土地,光靠坝头大队不行的。我们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打一场黄河口中夺粮的人民战争。”

  张钦礼也被人们的兴奋所感染,面对着能给群众带来百万斤粮食的诱惑,当即表态,县农业局和种子公司负责到河北购买春麦种;坝头公社备好库容并妥善保管、按时运送;调集仪封园艺场、造纸林场、柳林林场、西关农场和坝头公社拖拉机站共20台75马力东方红拖拉机,带上圆盘耙、播种机,到劈心滩集结;县石油公司保证油料供应;每台拖拉机要选配三名优秀驾驶员,人歇机不停,昼夜大干;每个驾驶员配发大衣一件,大头鞋一双;公社卫生院准备好药品、医疗器械,组织好现场救护队。这些任务由张明常具体检查落实。

  就这样,兰考县社队三级齐心协力,一场声势浩大的虎口夺粮战斗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打响了

  腊月二十,20台拖拉机轰鸣上阵。张钦礼、张广顺和杨普云三级书记吃住在黄河里的一条大船上。张明常带领“重新安排兰考大地”办公室的人员,指挥着有关部门,竭尽全力配合着这场大战。他们顶寒风、战冰雪,肩扛背驮往船上运麦种,送往劈心滩。经过整整八天八夜的苦干,他们终于完成了抢种春麦1万亩的任务。

  年三十了,张钦礼让大家回家过大年了,自己还在忙活。张明常就对他说:“一年365天,年头忙到年尾,你也该休息一天了。”

  张钦礼笑着说:“休息,有时间。到同志们往我身边一站,脱帽默哀说,安息吧。到那时候,躺在那儿好好休息了。”

  张明常笑着摇摇头,回县城了。快到家了,才想起答应妻子过年的饺子馅忘买了。等折回头去买时,发现街上所有门市部早已放假关门。他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家。妻子看着他疲惫不堪的样子,赶忙扶他进屋。他确实是累坏了,加上感冒发高烧,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妻子问他:“你买的羊肉饺子馅呢?”

  张明常苦笑着说:“还羊肉饺子馅嘞。在黄河滩里除了西北风,连个卖肉毛儿的都没有。我感冒发高烧,命都差点丢那儿了,哪儿还顾得上饺子馅!”

  妻子赶紧让他躺下,一边熬姜糖水,一边心疼地自言自语:“没见过这样干工作的。简直是不要命了,都是神经病!”

  别人都放假回家过年了,张钦礼信步去找孙义勤了。

  孙义勤是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负过伤,是位革命功臣。现在煤建公司坝头村的煤点上班。说来也巧,这老兄假期值班。俩人一见面,又是亲热又是惊奇。

  “呦,大黑天,你咋来了?”

  “我想老朋友了。”

  “你还没有吃饭吧。”

  “没有,肚子饿得咕咕叫。”

  “露馅了吧。啥想我了,你是想我的饭了吧!一县之长,大年三十饿肚子,真少找!你咋不回家咧?”

  “老伙计,你先少说两句,快给我弄点吃的,饿坏了。”

  “好,好。今天是大年三十,我这儿有包好的饺子,现在就给你下。你看,这儿还有咸花生仁和老白干,咱哥俩喝两盅去去寒。”  搛着小菜儿,抿着小酒儿,是从不喝酒的张钦礼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人间乐事。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惬意地“奢侈”着。老哥俩谈天论地,无话不说。说着说着,孙义勤就开始唠叨起张钦礼来。

  “张书记,我不是说你嘞,你儿子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再忙,春节你也得回家陪孩子吃顿饭,和家人团圆一天。你这样妻儿老小会咋想?”说着说着,老孙生气了,“要和你一样,我这顿饺子就不该让你吃,你太不像话。……”

  “老伙计,我不是木头人,俺也知道孝道亲情,但我有我的难处呀!”张钦礼听着,泪水不自觉地掉了下来。他将两杯老白干倒进嘴里,说:“你想想,我冒着风险组织那么多人力物力,不就是想叫滩区群众多见点粮食嘛!可这万一弄砸了,对不起群众不说,运动一来,那又是一条大罪呀!什么劳民伤财呀,瞎指挥呀,给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呀。到那时候,你想不起来的大帽子都会砸得你头晕,哪儿有你说理的地方啊!”

  一席话说的老孙也泪巴巴的。……

  正月初二一大早,放假回来的张明常找到张钦礼,把回家后妻子要羊肉馅一事,活灵活现地说了一遍,乐呵呵地递给他一饭盒饺子,说:“我就怕你过年连个饺子也吃不上,专门给你捎来一盒。”

  “真对不住了,大年初二又把你拉回来。”张钦礼接过饺子,苦笑着说。

  “没事。咱们从老虎口里夺粮,不付出点代价哪能行!”张明常挺大度地摆摆手说道。

5个多月后,劈心滩里万亩麦田麦浪滚滚,金黄色的春麦就要成熟了。在农民的眼中,那可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啊!社员们有空儿就站在大堤上看那即将到手的庄稼。看到坝头的人们流连忘返,喜上眉梢的样子,临近的山东人也跑过来看稀罕。

  其实,这会儿的张钦礼也不那么淡定,抽空就来到劈心滩,兴奋地在麦地里趟过来,走过去,心里估算着产量,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对张广顺说:“咱们黄河口里夺粮成功了!你们要密切注意汛情和天气变化,麦子一熟,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上阵,确保颗粒归仓。”  张广顺等人连连点头,说,“你就放心吧。我们决不让到手的粮食叫黄河水冲走。”

  这年,坝头大队一下子收了100多万斤春麦,20多万斤扁豆,打了个大翻身仗。村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兴奋地笑啊,跳啊,走路都脚下生风。社员们分足了口粮,留足了种子、饲料。剩余部分,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积极要求交公粮。

  张钦礼说,“政府有政策,开生荒地3年免交公粮。劈心滩是生荒地,不用交公粮。让群众补补元气,明年争取更好的收成。”

  村贫农代表老梁说:“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张钦礼书记和俺一起住在黄河滩里,一起往船上背麦种,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永远不会忘。”

  公社干部说,“没有县委的好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今年的好收成。村里干部群众说了,不交公粮可以,但要多卖余粮,为国家多做贡献。”

  公社粮管所第一次有了坝头大队卖余粮的记录:50多万斤。

  (未完待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