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毛主席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作者:彭雪太 发布时间:2024-12-23 16:41:2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生131周年

  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毛泽东主席

  一、毛主席经济学理论的伟大建树

  树欲静而风不止。

  毛主席逝世以后,社会上并没有按照中央的悼词盖棺定论,一些反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和党内的反对派,造谣诋毁毛主席“不懂经济”,这个不实恶名流传甚广,至今无所收敛。

  毛主席真的不懂经济吗?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这是一个谣言,也是一种诋毁,更是一个历史大笑话。

  毛主席不仅仅懂经济,而且是经济学专家,经济学大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者、创造者和实践者。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动和经济建设,必须要有理论指引,毛主席的经济学思想就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础。

  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建树。

  毛主席对经济学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他的五卷著作中,体现在“毛泽东年谱”和“毛泽东文集”中。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毛主席陆续写作的经济学文章:《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关于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论十大关系》、《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注意多种经营》、《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关于农业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发展商业和副食品生产》、《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封信》……等,对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毛主席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奠基者和实践者。

  毛主席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著述出许多连著名经济学家都自叹不如的经济学著作。许多有良知的学者和专家对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都赞叹不已,乔宗寿教授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中说“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

  毛主席写就的经济学著作,中国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可以与之媲美,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理论成就,放眼当今世界,毛泽东是唯一既参与经济学理论研究,又具有伟大实践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人。

  毛主席金像(作者自拍)

  毛主席的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然不受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待见;

  毛主席经济学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思想,当然不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待见;

  毛主席经济学思想具有人民经济学的内核,当然不受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权贵们待见;

  毛主席经济学理论创建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当然不受搞市场经济的人待见;

  毛主席的经济学思想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最终“消灭私有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制度,当然不受那些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人待见。

  毛主席的人民经济学思想,从少年时期在韶山冲就开始萌芽,他反感父亲只顾自己种田做生意的自私,受到母亲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好家风的影响。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主席就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动员人民进行战争,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这篇文章通篇讲的是经济工作如何紧密地联系群众的日常生活。只有经济工作做好了,才有物资条件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才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进行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毛主席的经济学思想,是从土地革命、第二次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发展于实践、总结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

  1956年毛主席的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是毛主席经济学理论宝库中最珍贵的篇章。《论十大关系》是毛主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它可以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媲美。

  那些说毛主席“不懂经济”的人,你们的经济学著作有人民属性吗?有理论水平吗?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吗?肯定没有。如果有作用的话,怎么会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搞得一团糟呢?!

  毛主席写就的经济学著作,中国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可以与之比肩,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理论成就,放眼近现代世界,毛主席是唯一既参与经济学理论研究,又身体力行伟大实践的第一人。

  二、毛主席经济学理论实践的伟大成果

  毛主席的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让世人都赞叹不已。本篇不准备全面记载,只做重点论述。

  井冈山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成果


井冈山时期红军造币厂(作者自拍)

  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的时候,粮没有一担,布没有一匹,盐没有一斤,白手起家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毛主席带领几千人的队伍,开始了艰难的根据地建设。但是,困难重重,敌人围剿,物资短缺,经费匮乏。要使红军队伍生存下去,必须要抓经济工作,经济是基础,物资是保障。

  井冈山时期,毛主席是如何抓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为当时国民党政府不会给红军发军晌,只会进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各路军阀不会给红军送枪炮,只会对红军进行围剿。

  井冈山开始时期是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就拥护红军,从物资上支援红军。

  1931年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临时政府的职责就是主抓根据地经济建设、发展苏区经济工作。

  毛主席在井冈山困难时期,就建立苏区银行,毛泽民担任第一任行长,并发行货币,还建设有铸币厂,纸币和银元同时制造,在老百姓中间信用度非常高。

  井冈山时期还成立了“对外贸易局”,专门做货物交易生意。红军开发钨矿石,把钨矿石生意贸易到广东军阀陈济棠和欧洲德国人手里,获得丰厚的外币储存。

  红军除了外贸生意,还大力搞活苏区的商业经济,建立了许多“红色圩场”,工商业蒸蒸日上。福建汀州一度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就连外国记者都不得不承认,苏区的经济状况比周边地区好得多。

  长征期间经济工作成就。

  井冈山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损失百分之百,红军被敌人追着跑,开始了苦难辉煌的长征。

  长征就是跑路。在长征中,自然不可能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采钨矿,种田种粮。那么红军是如何维持正常的武器、物资和钱粮的需求呢?

  长征初期,消耗的还是毛主席在苏区抓经济工作留下来的积累。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前积攒的家底,有80余万资金,90余万石粮食,以及每名红军战士随带7天左右的粮食和活动经费,用于长征途中物资购买。

  湘江血战,红军真正进入生死关头。苏区的积累很快花光,遵义会议后,只能从敌人手中缴获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有毛主席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能力,不仅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还缴获了大量粮食和衣服。

  正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

  长征途中,经济来源最多的方式是打土豪,没收地方官僚资本、买办资产阶级、反动分子等敌对势力的财产,来保障红军部队的基本需求。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筹粮、筹款、筹衣被很多,极大缓解了部队的物资窘境。1936年宋庆龄先生就筹集5万银元汇给中央红军。

  延安时期经济建设实践。


 

  延安时期毛主席旧居和种过的菜园(作者自拍)

  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胜利到达陕北,三军会师时,中央红军的经济状况确实糟糕得很。发生了毛主席向徐海东借钱2500大洋,而徐海东则慷慨解囊,拿出5000大洋上交中央的经典故事。

  党中央毛主席立足延安后,成立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和日寇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

  当年国民党对边区实行铁桶般封锁,“不准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入边区。毛主席说:“我们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困难真是大极了!”

  国民党和日寇封锁边区物资供应,是想逼着共产党自己走上绝路,但是,他们忘记了中国共产党里有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延甘宁边区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方面,毛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种棉花、种粮食,自己纺纱织布,解决边区军民吃饭穿衣、御寒保暖问题。

  南泥湾开垦出20万亩土地,将一个满目荒凉、犲狼出没的南泥湾改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耕地面积由104万亩扩大至1426万亩;粮食产量由110万石增至200万石。棉花种植面积从4万亩增至35万亩,棉花自给率达70%。

  工业方面,毛主席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优先发展军工业,先后建起10多家兵工厂,工人由100多人发展到1300多人,为八路军抗战提供大量的武器弹药、药品和医疗器械。

  充分利用边区优势的自然资源。石油、盐、煤、铁、牲畜、皮毛、药材等资源。食盐、皮毛、甘草被称为“边区三宝”。建延长油厂、煤矿、石墨矿、盐矿等,利用资源搞活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军、政、民需。

  发展轻工业,生产军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新华肥皂厂年产量从2万条增加至62万条;从一家造纸作坊发展到12家公营造纸厂,年产量达1.5万令,完全满足边区的用纸需求。

  发展边区林业,1942年毛主席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指出:“发动群众种柳树、沙柳、柠条,其树枝可供骆驼和羊子吃,亦是解决牧草一法,同时可供燃料,群众是欢迎的。政府的任务是调剂种树,劝令种植。”1944年5月24日,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主席指出:“还有陕北的山头都是光的,像个和尚头,我们要种树,使它长上头发。种树要订一个计划,如果每家种一百棵树,三十五万家就种三千五百万棵树。搞他个十年八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当年,边区政府组织6人考察团,历时48天实地考察,延安地区植被覆盖率只有10%左右,经过几辈人的奋斗,如今延安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1%以上。笔者从延安到西安,高速公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青山,不见“黄土高坡、光头秃岭”的荒凉景象,毫无疑问这是毛主席当年号召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1930年1月,毛主席就用诗意般的语言描绘新中国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新中国就是在世界东方光芒四射的一轮朝日,时刻还有乌云翻滚,狼吠虎啸;

  新中国就是一只从1840年驶来的航船,这艘船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没有一个饭碗,没有一双筷子、没有一斤粮油、没有一寸布匹,一穷二白的船;

  新中国就是祖国母亲百年怀胎分娩的一个婴儿,赤条条的根丝不挂,更不要说“穿金戴银”,“山珍海味”喝牛奶了。

  祖国母亲的家底是被战争摧毁了,是被蒋介石抢掠到台湾去了,是被西方列强侵略瓜分去了,新中国“一穷二白”。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经济建设的伟大成果,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都是世人皆知,有目共睹。本文不在此一项一项的论述,只引用周恩来总理1975年四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工作的部分内容。

  周总理说:“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五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业总产值一九七四年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一点九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钢增长一点二倍,原煤增长百分之九十一,石油增长六点五倍,发电量增长两倍,化肥增长三点三倍,拖拉机增长五点二倍,棉纱增长百分之八十五,化学纤维增长三点三倍。在这十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个大中型项目,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成就,在世界“后发工业化”大国中,每10年平均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德国是33%,日本是43%,原苏联是54%,中国是64%。中国的增长速度独一无二、无与伦比,令人瞠目结舌。

  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经济发展成就,是对那些说毛主席“不懂经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一些无耻之徒最有力的回击。

  小结

  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人里面,毛主席是最懂经济的人民领袖。经济是基础,物资是保障。如果毛主席不懂经济,秋收起义的千人队伍发展到10万人的红军部队,根据地发展到7200多平方公里,靠什么支撑,靠什么供给,靠什么打仗?

  更加可喜的是毛主席把根据地的经济形势搞得红红火火,朝气蓬勃,还有节余。根据地被那些“懂经济”的人丢失后,还靠财政节余的钱、粮维持红军长征初期一段时间。

  毛主席“不懂经济”,红军能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吗?张国焘“不懂经济”,又违抗中央北上方针,致使部队三过草地,途中粮食严重不足,红军指战员以野菜、草根以至马皮、皮带充饥,牺牲很多红军指战员。

  如果毛主席“不懂经济”,穷乡壁壤的黄土高坡能支撑党中央在延安生存14年?能打破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能坚持抗战8年直至取得彻底胜利?能使根据地发展到23个县200万人口,123600平方公里?能吸引国内外千百万青年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不懂经济”,没有经济作保障,革命寸步难行,人员只有饿死光光。

  如果毛主席“不懂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只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全世界第四工业强国,第三军事强国,尖端科技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完成或超额完成一至五个“五年计划”。如此伟大的成就,怎么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人为的断裂,在2000年时,“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宏伟目标一定实现了。

  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创造出成百成千个经济奇迹和世界“第一”,填补成百成千个经济“空白”,一个八亿人口的大国做到“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截止1978年底,国库有90多亿美元外汇,有600多吨黄金,有5000亿斤粮食,国家好过日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幸福指数节节升高。

  说毛主席“不懂经济”,是反毛分子恶意的攻击和诋毁。是一些学者专家的无知。是一些不学无术者的盲从。都是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的虚无。

  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还有谁比毛主席更懂经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巻;

  《【党史卡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

  《红军是如何搞经济的?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红军长征时期,哪里来的钱维持部队生存?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延安时期我们党如何领导工业生产》。

  湖南桃源县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彭雪太

  2024年12月24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