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文艺界的病在哪里?毛主席早就已经给我们讲清楚了!
中国近现代发生了几场比较重要的文化运动,其中绝大部分跟毛主席有关,好几场甚至是他一手主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毛主席参与了,但那时的他还比较年轻,不是主力;延安文艺运动,毛主席直接主导了,他的文艺观在这场运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毛主席亲自写文陈述观点,其中也包括后来《红楼梦》风波,毛主席亲自为年轻的作者站台;当然,最重要的一场文化运动还要数文革,那是毛主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另一个高度的举措,以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毛主席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运动,这个背后的原因深挖下去会是什么?
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五千年传承未断的文明古国,可这五千年的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文明不仅有精华,更有无数糟粕,随着社会步入新的阶段,某些文化糟粕就不能作为人民思想的主导了,比如: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可应该怎样根除这些文化糟粕呢?“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现代青年发起的一场运动,主旨是宣扬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文化,从而开启民智,摆脱愚昧。
这场运动给旧中国注入了新的文化源泉,在摒弃封建文化的同时,引入了西方先进文化思想。但这场运动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化运动,在那样一个时代,也注定了它只能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而不能承担中华文艺复兴的重任,所以才会有后来若干次不同程度、不同大小的文化运动。
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现实,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从共产党内部开始,辐射到周边解放区,乃至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场文艺运动一改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悲观色彩,展现出了一种斗志昂扬的文艺精神,如果我们翻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来进行对比的话,就会明显发现,延安人民所传唱、创作、绘画的文艺作品,跟以上海为代表的旧文艺圈子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激起民族热情,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中;一个凄凄艾艾、哭天抢地,活在亡国灭种的阴影下。
毛主席主导的这场延安文艺运动,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低落情绪,使人民开始以“站起来”的姿势面对日本人的疯狂进攻。毛主席说:“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呢?要讲方法、讲策略,更重要的是讲创作的主体,必须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展开,以人民为中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他们的积极向上而歌,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延安文艺运动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后来,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文化界,之后的文艺创作就沿着毛主席所指引的这条路走,个别另类则成为逆社会潮流者,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建国后,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文艺同样面临新的挑战,毛主席的文艺思想该怎样贯彻下去?这里面究竟有哪些,是我们此前所未遇到过的边界问题?好像除了革命文艺以外,新中国的文艺创作又不知何去何从了。1951年,电影《武训传》开播,引来了无数人的热议,毛主席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电影《武训传》进行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批判,新中国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文化运动从来就与开启民智紧密相关,但多大程度开启民智,却是个未知数。按理说,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旧社会那些奴性思想就应该随旧社会的结束而消亡了,可事实并非如此!《武训传》一出,我们惊奇发现,绝大多数人对于文艺思想的认识还是旧社会那一套,不是站出来批判武训为封建文化摇旗呐喊,让更多人陷入到八股文、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窠臼里,而是对武训个人的艰苦奋斗大加赞赏,这种性质的问题,就好像在一坨粪里面找一块能吃的油渣。
毛主席发现这个问题后,当即写文指出:“像武训这样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的人,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后来,围绕《武训传》的批判,在文化圈里掀起了一场文艺思想大讨论,包括后来对“四大名著”的学习、批判,也在那几年火热了起来。我们今天所说重新定义古典文学,重新评价古代人物,几乎都是那时候兴起的。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对《红楼梦》的评论问题,主流文学家一方面反对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研究,另一方面又支持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自传派“新红学”,他们认为《红楼梦》只是曹雪芹的一本自传,从而围绕这个思路展开研究。
这时候,有两个年轻人李希凡、蓝翎写了一篇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遭到很多红学研究者的猛烈攻击。毛主席看了两个青年的文章后却大加赞赏,从而为他们发声,批判了俞平伯唯心主义的红学观,将《红楼梦》研究的方向,转到了对封建主义社会兴衰更替的研究上来,这才形成了今天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最新“红学观”。
至于后来以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为起点的WG,那又是另一个更大问题的文化运动了,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可以看出,毛主席非常重视人们的文艺思想走向,一旦出了问题,立马就站出来严正指出!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走来,经历了中国新旧两个社会文化的洗礼,他深知“人民的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不遗余力地做工作。
我们今天一谈起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只知道“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其实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从“为人民服务”出发,一步步走下来,还有怎样服务,服务的详细方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多年以来不为人知。
我们或许知道,毛主席的诗词全部都是古体诗词,现代诗几乎一首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毛主席写过现代诗,但写了很多首都不满意,原因不外乎写得不好、似诗非诗、言不达意、不利于传播等等。更深层次的意思,毛主席也说过,中国古典诗词韵律之美,是现代诗所无法比拟的,但古典诗词对于韵律的要求又太过于苛刻,不利于创新,今后我们如果要发展诗词艺术,可以吸收借鉴古典诗词的韵律,但要求不要那么高,大致押韵即可,让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后来这个思想成了我们今天音乐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大白话中寻找押韵的点,唱出来好听又不突兀。
这些都反应着毛主席对文艺传统的思考与吸收借鉴,一句话,毛主席不仅要让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用,宣扬积极乐观的红色文艺思想,让人们从此站起来,而不是跪着、趴着,更要让文艺传统成为现代人易于接受的一种文艺特色。《毛泽东与文艺传统》这本书深刻论述了毛主席文艺思想的核心,揭开了这些年来,我们的文艺何去何从的序幕。
今天是一个文艺世界鱼龙混杂的年代,没有扛鼎之人,没有指路明灯,更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不管是文学小说,还是影视歌舞,我们所能拿得出手的寥寥无几!每年挑选节目走出国门,最后发现选来选去,几乎年年是毛时代遗留下来的经典文艺,其它新兴的文艺作品几乎都上不得台面。
时值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关头,我们推荐这本《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为我们的正确文艺观重新呐喊——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