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国防科技大学:勇立潮头,向制胜未来阔步前行

作者:张鹏 颜瑾 特约记者王微粒 发布时间:2022-11-03 10:34:31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观察样本 国防科技大学

勇立潮头,向制胜未来阔步前行

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列队行进在该校荣誉大道上。何书远摄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部队指挥员必须强化高科技素养,以敏锐的科技触觉打赢明天的战争。”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国防科技大学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班学员们展开热烈讨论,一位来自战区的学员这样说。

  科技,人民军队的打赢利器;学习高科技,人民军队的强劲脉动。

  这一脉动,映照在延安窑洞的军事挂图中。美国记者当年拍摄的一组照片显示,刚刚结束完长征的红军将士,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这一脉动,映照在新时代火热的演兵场上。从南到北,从雪域高原到万里海疆,领兵打仗的指挥员们勇立潮头,向制胜未来阔步前行。他们中,有一个共同的交汇点——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班。

  一个培训班,折射出我军高科技培训与时俱进的足迹,映照着科技强军的铿锵步伐。犹如战鼓催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这个培训班又掀起了新一轮“头脑风暴”。

  重任在肩:这是时代出给我们的考题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部署要求,发挥学校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中的特殊作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我们的贡献。”面对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在国防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党委一班人达成这样的共识。

  “担负时代的重任,作出国防科技大学的贡献。”这样的思考,早在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班开班之初,就一直萦绕在该校党委的心头。

  “什么样的培训理念,才能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人才素质模型?”

  “什么样的培训模式,才能为我军高级将领奋进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能力支撑?”

  “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部队高级指挥员大国博弈下高端战争的设计能力?”

  时代的重任像一道道考题,等待答题者。

  “这是时代出给我们的考题,是挑战,更是信任。”在科技强军的征途中,国防科大人用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王怀民告诉记者:为了深刻领悟和贯彻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的战略考量,学校展开了高密度的专题学习、调研和论证,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科技强军、人才强军重大战略思想,党委统揽、主官主抓、集智攻关,校党委常委集体审核课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教学专家组,组织集体备课、分级试讲、跟班教学、总结分析,确保培训质量效益。

  随着调研、探索、实践的深入,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着眼打赢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构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融合培养,高端战争、尖端科技、末端应用一体贯通”的高科技培训模式,提升高级干部战略素养、科技素养。

  按照“发展战略、科技基础、前沿技术、作战运用”等模块,坚持基础课程求“精”、前沿课程求“新”、运用课程求“实”,构建面向指挥员、科技专家的高科技培训课程体系……

  党的二十大闭幕当天,一拨拨培训班学员从训词墙前走过,他们的目光穿透过去、跨越未来:“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具备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具备设计未来战争的能力,这是一道必须答好也一定能够答好的考题。”

  课程重塑:按住世界科技变革的脉搏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这是最近的一堂课上,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刘永祥的开场白。

  课堂上学习领悟精神的背后,是一次次课程重塑。

  为了把最底层的制胜机理讲清楚,把最基础的科技原理讲清楚,教会学员用科技视角研究设计准备战争,培训班的教员们都经历了一系列课程迭代过程。

  “以前习惯于教知识,就科技讲科技,现在要跳出技术讲技术,跳出作战讲作战,需要我们从针对性、发展性的角度把握全局,从高端意义上研究战争、解剖战争。”在刘永祥的印象中,他的备课经常会推倒重来。课程内容一次次迭代优化,不断升级。

  《科技强军战略》《科技创新的本质》《战略预警系统》《联合作战任务规划》《智能博弈》……按住世界科技变革的脉搏,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如潮水般一遍遍冲刷着学员们的大脑,重塑学员们的认知。

  为了打造优质高端的课程体系,该校不仅安排院士担任教学总师督教助学,还动员全校优质教学力量开展备课,从院士到博士、从校长到教员,大家群策群力、各显所能。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感到,院校作为为战育人的主渠道,必须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紧紧抓在手里,大幅提升打仗人才供给水平。”该校领导告诉记者,他们还借助全军乃至全国的优势资源,邀请全国全军名师大家、战区军兵种和军委机关优秀指挥员授课,深研高端战争特点规律、理清运用科技抓建思路办法、探寻战争制胜策略方法。

  走向前沿:眺望未来战场的新态势

  安装在天花板上的传感器,正对着等比例缩小的机场沙盘,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传感器的探测数据,在实验室内模拟导弹探测识别打击的全过程,这是培训班的实验课场景之一。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冲锋号。在这里,学员们可以通过实验清晰地感受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战斗力跃升。”教授杨乐平一边操控实验,一边针对实验模拟各个环节,用演示软件一一讲解。

  “和一般意义上的实验课不同,教员必须对前沿技术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这项技术与部队未来作战应用结合的关键点是什么。”在杨乐平看来,每一次实验课都是在帮助指挥员们为明天战争做准备。

  “世界新军事革命突飞猛进,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战争面貌和作战样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们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事多年高科技授课的教授老松杨说,开展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员了解科技前沿动态,眺望未来战场的新态势。这也是国防科技大学高科技培训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在学习与研究、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必修与选修、线上与线下“五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下,有学员这样反馈:“每听一课、每到一地,每参加一回讨论、每组织一次实验,都觉得特别解渴。”

  教学相长:架起院校与部队之间的桥梁

  “指挥员在科技创新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在培训班的讨论室里,学员们最新的话题,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的事,它也是我们的主业。”一位学员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身为指挥员,以科技赋能驱动训练转型升级,加大战法创新力度,我们责无旁贷。”

  “学员中许多人一有时间,就爱往教员办公室跑、往重点实验室钻。”高科技培训队队长李晗如此描述培训班学员们的课后状态。

  培训中,有的学员因为对某个科技知识感兴趣,会在课后时间请教员带自己去实验室一对一深入交流,还有的则“组队”邀请教员单独就某个问题“开小灶”。

  “培训中,学员发现可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科技‘入口’,就会直接从单位拉来一个工作组和学校对接,把科研合作细化以寻求支持,有的还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李晗说。

  在该校新近公布的研究课题中,有8项来自最新一期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班学员和学校科研团队的“强强联合”。每个前沿科技领域的针对性课题,都是培训班学员们从所在部队带来的,这些冒着热气的课题无一不是针对部队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带着问题来上课”,这是培训班新近实施的做法。每一位学员报到时都带着一个课题,其中应用前景明确、有科研团队能够承担的项目,将有机会转化为部队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解决一线的痛点难点。

  “培训班的效果,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我们正在努力缩短检验的长度,为战斗力插上科技的‘翅膀’。”该校领导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说到底是学用贯通、知行合一,我们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战育人的实际能力。”

锐视点

加速锻造新型军事人才

黎湘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必然选择,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人才工作标定了新方位、树立了新标准,必将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实现新跨越。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2013年11月,习主席在国防科技大学视察时鲜明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吹响了新时代我军人才工作的时代号角。新时代十年,我军人才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历史性成就,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加速形成,这是我们持续抓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最大底气和实力。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走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党、为国家、为军队培养更多堪当强军重任的栋梁之材。

  人才兴,培养体系必须强。进入强军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发挥了巨大作用,培养出一大批练兵备战行家里手。面对强军事业对人才队伍培养提出的现实需要,必须树立“大育人观”,坚持多点同向发力,构建全员全时全域育人格局,切实打通从院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战场的人才培养链路,推动军事人才培养水平整体跃升,牢牢掌握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突飞猛进,以智能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战争面貌和作战样式。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新发展“科技+”“军事+”等训练方法手段培养人才,突出前瞻认知与未来战争研究,着力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使人才培养进一步向战转型、向战聚焦,加速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必须在拓宽培育渠道、优化办学模式、统筹整合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持续用力,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速锻造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超前预置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激励扶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复合培养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