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当:《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理论的两种阐释路向与反思

作者:《教学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5 02:12:29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内容提要:“阶级”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梳理阶级斗争的历史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不仅促进了无产阶级自身的确证,而且也推动了无产阶级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革命实践活动。然而,由于“阶级”在不同社会语境中发生了转变,导致后人对此概念形成了两种阐释路向:一种是“改良论”的路向,另一种是“革命论”的路向。这两条路向虽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但都较为片面地理解了《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述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社会基础上,而脱离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认识,是导致阶级斗争理论被弱化、淡化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改良论;革命论;

 




  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梳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历史,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不仅是无产阶级的一次自我确证,而且也推动了无产阶级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革命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自信,而且也坚定了我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奋斗的目标。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阐释及其挑战

  1.《宣言》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在《宣言》开篇,马克思恩格斯从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切入,说明写作目的在于“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①在《宣言》的四个部分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步阐明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说明了此目的合理性之所在。在“资产者和无产者”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用“阶级斗争”理论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原因,通过分析各阶级间的对立,指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定位。“阶级”产生的基础是分工,而分工是由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确立所造成的,因为资产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并且其为了特殊利益消灭了旧社会和以往的统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这是“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②承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阶级”的思考,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三个方面使用了“阶级”概念。

  第一,用“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概念的主要使用方式。《宣言》开篇讲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③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的历史,而说的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恩格斯使用阶级的主要方式,而此方法主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体系下的社会关系分析中。因为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④他们都是相伴而在的。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社会中对立相伴的等级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⑤也就是说,将“阶级”或者“等级”的概念同“斗争”状态相联系,更为具体地揭示出阶级活动的内容与存在方式。

  第二,用“新的阶级”论证“阶级”概念的现实性。旧社会中阶级间的对立阻碍了社会发展,这时就会产生清除阻碍的社会反映,集中表现为改革或者革命。随着改革和革命的深入进行,社会阶级也随之改变,新的阶级的出现、新的压迫形式和新的斗争方式都印证了“阶级”概念的现实性。马克思恩格斯讲:“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⑥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的社会而言是一个新的阶级,但自身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封建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或是由被压迫的商人组成,或是由被统治的平民而组成。当封建统治损害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资产阶级又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的变革或革命就会到来。革命或是变革,即对立与斗争的社会现象,其背后的主体是阶级,其存在方式是斗争,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所有制的关系与结构。

  第三,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来阐明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资产阶级依托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而取得政治上相应的权力和地位。在此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⑦现代资产阶级成为社会权力掌控者,使得阶级呈现出简单化的趋势,同时呈现出更为直接的对立或是斗争状态。资产阶级所主导的社会,由于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所以资产阶级掌握着社会资本,无产阶级则生活在资产阶级的剥削中。自《宣言》发表之初,人们就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产阶级的看法:一方面,他们论证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论证了资产阶级走向灭亡的历史逻辑。在统一的历史语境下,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二者进行对比,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⑧资产阶级的灭亡不是因外部力量而致,而是由其自身的力量所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造就了资产阶级的强大武器,但此武器也将毁灭自身,在此意义上,无产阶级作为武器的使用者而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在此三种层面上,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宣言》所阐发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清晰的,其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有制关系来阐明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并且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阶级斗争的基本趋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社会的发展,“阶级”在不同社会语境中发生了转变,社会开始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身份与职业,并且由于工业化造成的意识形态遮蔽了私有制的本质问题,从而造成西方学者以“工业社会”为由对阶级斗争理论进行弱化。

  2.挑战与困境: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阐释的弱化与分化。在对《宣言》中“阶级”概念的分析方面,后来多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仿效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注意力集中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上。由于大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对《宣言》中阶级理论进行重新阐释的学者并不在少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雷蒙·阿隆与乔治·卢卡奇。他们对“阶级”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宣言》中“阶级”概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事实,其主要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关系而来,而西方学者则以社会形态的变迁为由而遮蔽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社会关系,为社会改良理论的生发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时代境遇的变化改变了西方学者的认知,随着时代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交往在空间上的拓展、劳动力的快速流动等变化,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而且进入了以大工业生产甚至垄断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学者的看法。

  工业社会(有时也被称为“现代社会”)一般是指农业社会之后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社会阶段,以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为主要特征。在工业社会视域下,部分研究者认为《宣言》的“阶级”观点已经过时。比如,有人认为其中所分析的材料不仅已远离我们,而且“阶级”与“阶级斗争”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生活,这也造成了阶级斗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语;还有人认为《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在工业社会中已经失效,“阶级”和“无产阶级”等概念早已因脱离现实而失去效用。

  针对“过时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不同版本的序言中予以了明确的回应,即要因时之变重新深入了解现实而运用理论的武器,并且马克思恩格斯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指出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基于经济基础的科学分析,而“过时论”仅仅强调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发展,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基还未被改变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⑨这些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理论,这一原理的使用基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基础的所有制关系。资本主义进入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后,阶级斗争理论失效的论断就不断出现,其经历了现实与理论交织的复杂过程,尤其是西方学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重新解释,从而阐发了“过时论”“失效论”等论断,使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被弱化。

  与“过时论”不同,对于《宣言》中“阶级”概念的阐释,阿隆和卢卡奇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两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形成了两条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阿隆从工业社会的结构出发,重新解释了《宣言》中的“阶级”概念与“阶级斗争”理论,得出“资本主义改良论”(“资本主义适应论”)的观点,形成了对阶级斗争理论阐释的“改良论”路向。而卢卡奇则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运用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改良论”,从阶级意识的角度重新解释了《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形成了对阶级斗争理论阐释的“革命论”路向。那么,在《宣言》的语境中,什么是“阶级”?“阶级”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看待阶级的存在?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不同的回应,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阶级斗争理论的研究论域。在此,笔者以两种阐释路向的形成与分化来说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被弱化、淡化的原因,从而说明《宣言》中使用“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促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正确认识,并且重新审视《宣言》中“阶级斗争”理论的当代意义。

二、“改良论”路向:对“阶级斗争”的拒斥

  自《宣言》发表以来,“阶级斗争”理论便成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核心理论。而当前,对“阶级”研究的淡化和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模棱两可形成趋势。“在法学等学科,阶级斗争‘熄灭论’、无产阶级专政‘过时论’似乎成了主流观点”。⑩我们知道,对阶级的分析和对阶级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指导。列宁曾指出:“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11)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12)然而,有不少学者关注的却是苏联与西方对立的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结构开始呈现出同一化趋势。尽管二者的经济基础即所有制大不相同,但双方社会开始呈现相似的结构却是一致的,阿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将此称作“工业社会”。在工业社会的结构中,社会开始呈现一种共性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是某一地域或国家所具有,而且呈现普遍化的样态。以“工业社会”为基础,阿隆否定了“阶级斗争”的革命路线,阐述了资本主义可自我调节的结构,从而坚持“改良论”的路向。“改良论”起初是由伯恩施坦所提出的主张,通常也被指为“修正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不会崩溃,因为其可以自我改良并适应生产的发展。阿隆从《宣言》的“阶级”概念与“阶级斗争”理论出发,通过以下几点论证了“改良论”的观点。

  1.重构“社会”概念,弱化阶级斗争理论。依据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对比苏联与西方社会,阿隆认为,“在两个社会中,某些个人是特权者,即他们获得的收入比处在低层等级的劳动者的收入高得多。资本积累现象或‘剥削’现象是两类工业社会所共有的,并非仅为一类社会的特征,而另一类则不然。”(13)通过对比西方和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阿隆用“工业社会”将两者统摄于一体,把所有制基础当作次要因素,他认为资本主义和苏联的发展模式不过是同一类事物的两种方式,即工业社会的两种不同生产方式。而从生产发展的层面来看,社会结构在不同的体制下趋同,于是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阶级间的关系趋于缓和。阿隆所说的“工业社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工厂或服务部门雇佣;二是农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三是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发展的唯一途径。基于工业生产带来的进步,财产上的不平等得以缓解,阶级间的界限却日益模糊,因此阿隆认为对阶级的考察和分析逐渐“褪色”,阶级斗争理论不再时兴。

  2.基于“演进”的历史观,拒斥阶级斗争理论。不同的历史观将会导致理论上的迥异,对比托克维尔和马克思的历史观,阿隆认为托克维尔的描述更为现实贴切,从而拒斥了《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将法国革命定位为“重蹈覆辙”式的活动,在旧制度被推翻之后,社会中的传统、习俗仍旧保留,大革命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于是,托克维尔预见了一种“逐渐资产阶级化”的道路,即社会变革是循序渐进实现的。而在《宣言》中,阶级斗争即革命,是马克思提出的主要实践活动,具有移风易俗、改天换日的意味,此叙述方式与托克维尔的描述十分不同。在阿隆的工业社会视域中,托克维尔的理论是占优势的,因为从工业社会的结构来看,不论在什么制度下,其经济发展的实质并无差异,即依靠资本积累或剥削促进发展。正是基于托克维尔的理论和对经济的看法,阿隆选择拒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3.试图论证《宣言》中“阶级”概念的模糊性。除了拒斥阶级斗争理论,阿隆还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使用“阶级”概念的缺陷。首先,从《宣言》文本出发,阿隆认为“阶级”概念是模棱两可的。他认为在《宣言》开篇的描述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的描述是模糊的:“在这部著作中,阶级这个词适合于任何社会中按等级划分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对立差不多等同于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对立,在概念中几乎没有别的内容,只有阶级的等级概念和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施加压迫的概念。”(14)从概念的内容上看,阿隆分析《宣言》中的“阶级”概念由等级概念和压迫概念构成,但“阶级”概念十分抽象且难以定义。

  其次,阿隆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阶级”含义不同于《宣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讲道:“单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15)马克思在这里说明“阶级”概念限定于现代社会,社会阶级产生于生产组织。与农业生产不同,现代社会自身产生出生产组织,产业等级也随之产生,生产的个人形成的组织构成了特殊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其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目标,从而为阶级的诞生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虽不同于《宣言》中所提出的“阶级”概念,但二者并不矛盾或冲突。

  最后,阿隆指出马克思对农业社会中所使用的“阶级”也不同于其他文本。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由于小农的分散性,马克思讲道:“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16)农业的生产方式没有组织的生产,也就没有生产的组织,因其缺乏联系、利益不一,不能构成一个阶级。由此,阿隆认为马克思的一个主要观点是“社会阶级只有当它具有自我意识时才真正存在,但倘若不承认阶级斗争就不可能有阶级意识。一个阶级只有当它发现它要对其他阶级进行斗争的时候,它才具有自我意识。”(17)阿隆认为自我意识是马克思对“阶级”证明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又与《宣言》中“阶级”于实践活动中被证明的观点有所不一。由此,阿隆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在《宣言》与其他著作的对比中呈现出模糊性。

  4.以社会改良论代替阶级斗争论。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18)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处于相互对立与相互依存的状态,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唯一具有革命愿望和可能的阶级。由于对利益的诉求不是特殊的,因而无产阶级肩负了革命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然而,依据眼前的现实,阿隆则认为,“对于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来说,革命的论调在当前有点过时。阶级之间展开殊死斗争的前景对美国工人比对真正贫穷的不发达国家无产者的诱惑力显然小得多。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西方国家来说,阶级间进行决定性战斗的思想已成往事。”(19)经济的发展对“阶级斗争”理论构成了冲击,例如,在美国这样先进的发达国家中,其国内工人的革命愿望很低,而在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这种斗争趋势也在减弱。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20)由于工人的贫困处境,社会的统治阶级合法性地位受到了质疑,也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革命斗争是必要的。在阿隆的时代,发达国家的状况总体来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越来越不革命”。(21)经济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中工人并不处于赤贫状态,工人的革命愿望因忙于生计而降低,于是“阶级斗争”理论在经济发展论面前被涂抹成了“粉色”。

  就阿隆的观点来看,在工业社会的视域下,《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在经济发展的现实面前不再适用。基于以上分析,阿隆等社会批判理论家主张逐步改善社会中的缺陷(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即主张社会改良的道路。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使用“阶级斗争”理论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关系,是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所作出的分析,尽管阿隆分析了工业社会模式下阶级的多元与多样化,但是其未能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制度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对此,卢卡奇从整体性的社会历史观出发,站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立场上,对阿隆的改良主张进行了严肃的质疑与批判。

三、“革命论”路向:重拾“阶级斗争”之路

  针对第二国际和社会学领域的“资本主义改良论”观点,以卢卡奇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重新论证了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性和革命的必要性。卢卡奇和阿隆都曾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学生,但是两人对韦伯价值中立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阿隆十分赞同韦伯“价值中立”的立场,卢卡奇则通过重构“事实”的方法,对“价值中立”及其引发的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的理论斗争。卢卡奇的基本立场在于:“无产阶级只有扬弃自身,只有把它的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实现无阶级社会,才能完善自身。”(22)他站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的立场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性。

  1.“事实”的重构。对“事实”的重构是卢卡奇对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进行批判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因为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事实”,将会引起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的迥异。对于流行的经验主义事实观,在卢卡奇看来:“目光短浅的经验论者当然会否认,事实只有在这样的、因认识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方法论的加工下才能成为事实。”(23)正因如此,经验主义提炼的事实,是一种符合工业社会发展认识论上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使得现实被肢解为一个个碎片化的事实,这恰恰是卢卡奇所反对的,因为这种看起来非常科学的方法忽略了事实的历史性质。依据事实的历史性维度,卢卡奇对经验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深刻批判,为批判资本主义适应论和改良主义打下基础。

  2.无产阶级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现实”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卢卡奇指出:“人成了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物。社会对人来说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实。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下,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才能认识到社会是现实……只是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这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为看到社会的整体提供了有用的出发点。”(24)社会成为现实,这是卢卡奇对形而上学认识论的重要批判,然而社会作为现实并不意味着现实就是社会,尤其是只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现实。仅从资产阶级的眼中,社会现实是被遮蔽的,他们只能从片面的角度看到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无产阶级的出现则为全面清楚地把握社会现实提供了可能。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最终目标与历史过程呈现为非对立的态势,二者是真理性与现实性的一个环节,而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清楚认识这一过程。因此,卢卡奇看到:“马克思主义正统决不是守护传统的卫士,它是指明当前任务与历史过程的总体的关系的永远警觉的预言家。”(25)

  3.对“阶级”的重新界定。通过辩证的事实观和现实观,卢卡奇重新规定了阶级,他讲道:“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结底就是由这一意识,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26)通过总体性的维度,阶级所具有的意识引导了历史上重要的行动,由于阶级逐渐意识到总体之中的动向,才能够进行合理的行动。在历史的总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壮大使得阶级关系日益浮于表面,阶级分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凸显的现实,同时阶级的两极分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基于经济方面的因素,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获得了新的身份标识,阶级意识也随之而产生。
  由于对总体性的忽视,资产阶级还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假象,对无产阶级进行欺诈。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不可消除的对立”(27)造成了“虚假意识”。在卢卡奇看来,“由于阶级意识被规定为是一个要归因于阶级利益的问题,因此,它们的意识要在直接既定的历史现实中得到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在哲学上是可以理解的。”(28)阶级利益相对于总体性而言是暂时的,因此被特殊利益所束缚的人们难以获得阶级意识,而被既得利益者蒙骗的人们更是丧失了产生阶级意识的可能。

  4.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阶级与阶级斗争之所以没有消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并未改变,经济与意识方面的斗争并未停息,在这其中,历史唯物主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不仅从眼下来看待现实,而且从总体性的角度来看待现实,更重要的是从真理与现实的关系之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在卢卡奇看来:“对无产阶级来讲,真理是取得胜利的武器;越是义无反顾,就越能取得胜利。”(29)由于对真理孜孜不倦的探索,无产阶级才真正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的眼界,因为无产阶级不是为了自身庸俗的利益而行动,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与自由而行动,所以无产阶级不仅时刻警觉眼下形势,而且注重历史的进程,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无产阶级意识。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更加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由此来看,《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仅合理,而且具有必然性。修正主义或是改良主义只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一侧面出发看待现实,将历史的总体置之于工业社会的结构之中,将意识关进牢笼之中,于是无产阶级被困于锁链。对此,卢卡奇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30)资本主义危机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无产阶级的出现与壮大体现了危机的增加,而只有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原因时,资本主义的危机才能够被克服,否则,人们的生存境遇将无法得以改善。
  卢卡奇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是打开人类未来的“钥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卢卡奇主张:“无产阶级决不能害怕自我批评,因为只有真理才能给它带来胜利,因此,自我批评必然是它的生命因素。”(31)在无产阶级自身意识未能达到一定高度时,或是被资本主义生产状况蒙蔽时,对资本主义的妥协将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此,无产阶级首先要通过自我批评认清现实,通过自我批评明确任务,通过自我批评进行斗争。
四、两种路向的比较与反思

  《宣言》中“阶级斗争”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为我们分析现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随着机器生产和科技手段不断发展进步,人类迈入工业社会后,西方学者们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分化。以阿隆为代表的学者探讨了工业社会中阶级斗争理论的失语与无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式微,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适应一切外部变化,从而否定阶级斗争理论。与阿隆相似,科恩也曾指出:“无产阶级曾经壮大,但如今却再也不会像《共产党宣言》所预言的成为‘绝大多数’,而且随着技术发展以及资本生产过程,无产阶级最终将减少并分裂。”(32)因此,“工人阶级逐渐涣散,现如今已没有一个群体可以算得上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与此相应,阶级矛盾也趋向缓和”。(33)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家发现工业社会中稳固的生产体系结构,并且指出资本主义如何加强自身合理性,然而,恰恰过于陷入工业社会结构的“迷雾”中,这些理论家丧失了总体性的视角与科学的批判性,丢失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忽视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根基,仅仅从阶级的多元化出发,没有认清新条件下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对立的关系。还有一点就是,在工业社会的结构中,无产阶级的组成更为庞杂,已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所说的“产业工人”。

  以卢卡奇为代表的学者则不同,他们从对精确数字化的科学事实批判出发,要求从总体性的角度来看待事实与现实,而不是从数字统计意义上来看待事实与现实。工业社会,固然是当前重要的现实,但并非是人类社会模式的最终形态。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在工业社会内部无法被解决,因此工业社会中的冲突与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在不断批判自身。从具体的总体性方法论来看,共产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必然的,并且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诚如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真理从来都不会缺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阶级利益的分化、私利私欲膨胀,导致真理被遮蔽,此时需要的正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批评的无产阶级。

  对比两种路向来看,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的语境中,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宝贵遗产存在不同的态度。在笔者看来,阿隆和卢卡奇都较为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宣言》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阿隆等主张“改良论”路向的学者,虽然看到了工业社会的现实条件不足以再谈阶级斗争,但其忽视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制度条件,未能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新的斗争形势,并且其抛弃总体性的视角、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拒斥阶级斗争理论都显示出其局限。除此之外,阿隆还用集团利益之间的冲突抹去了集团内部阶层的分化与斗争,用工业生产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途径,都显示出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理解:仅从经济决定论的角度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卢卡奇等坚持“革命论”路向的理论家,强有力地回应了改良主义,从总体性的角度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性,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过于强调阶级意识的主观作用,卢卡奇等人未能对眼下的事实进行清晰的把握,往往脱离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和把握,导致革命运动陷入僵局;并且他将黑格尔抽象客体的真理作为指引,片面地认为无产阶级只能依靠自我批评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由此可见,此时的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也存在一定片面理解。

  综上所述,《宣言》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西方学者所提供的两种阐释路向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打开大门。双方各有偏颇,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无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而放弃“阶级斗争”理论无疑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失语与革命运动的式微。“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4)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句话,至今振聋发聩,尤其在面对工业社会阶段,社会群体的复杂性与重合性更令人们感受到其分量。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本质的定位。如今,新的工业社会模式仍在形成与发展,更为细致的分工体系日益成熟,人们对“阶级”的讨论必将呈现出更多的内容。但是,“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35)就此而言,消灭阶级现象,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特殊利益、消灭虚幻共同体,从而建立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回想170多年前,在1848年写作《宣言》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指明走出冷漠的道路,培养并且强调对集体温暖的共同渴望。”(36)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告诉我们许多关于阶级的事情,正如阶级能够告诉我们许多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事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