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小县如何防大疫

作者: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杨峰 发布时间:2020-02-23 09:42:3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山西省沁源县防疫中的几个暖心故事

  山西省沁源县,这片红色的土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创造出“沁源围困战”的伟大胜利,被毛主席称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时隔76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迫形势,沁源县严防死守、攻坚克难,全县16万人口无一例确诊。在这场战“疫”中,记者看到了数个暖心故事。

  调运物资争分夺秒

  除夕之夜,刚刚参加完全县疫情防控安排部署会的郝文庆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中,来不及和正在包饺子、看春晚的家人打招呼,就直奔卧室闷头翻看聊天记录。他接到了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紧急调运物资。

  “赶紧联系哪里可以买到口罩、体温计、消毒液这些,马上告诉我!”在工信局上班的郝文庆深知,要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物资保障就是关键。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揣着泡面和暖壶跟货车司机出门联系调配物资。尽管前一天晚上已经多次联系过供货商家,但正值春节,市场关门、工人休假,又加上全省已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沿途各处都设立了路卡,郝文庆反复沟通说明难处,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太原。

  N95口罩、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体温枪、84消毒液……郝文庆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列了出来。市场不开门,只能一家一家电话联系,甚至找到了零售商家门口,东奔西走,脚底都磨起了泡。就这样,郝文庆带回了第一批防疫物资,总价305200元,包括酒精、口罩等10余种62000余件。

  “大疫当前,接下来的任务会更加艰巨。我们调运物资效率提高一点,疫情防控的保障就多一点。”郝文庆总是这么告诉大家。沁源县先后派出6支小分队从省内外采购回26批112种物资,价值600余万元,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众心向党抗疫守责

  2月9日,凌晨1点20分。连续工作了十多天的安立平刚刚躺下就被电话叫醒,他接到了紧急出征指令:支援湖北战“疫”一线,明天一早就出发。

  到一线工作意味着什么?身为县医疗集团医务科主任的安立平心里十分清楚。但他毫不犹豫,因为国家需要他,防疫需要他。这些天,他穿着防护服在隔离区超负荷工作,没有时间回家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

  4点44分,安立平鼓起勇气给母亲发了一条微信:“妈,儿子想你,我要去支援湖北了,作为一个有20年党龄的医生,国家需要我时,要有担当。”

  6点02分,母亲回了信息:“儿子,妈也想你,祖国需要你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拖你的后腿,爸妈支持你!”

  8点36分,县领导、同事、朋友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就这样,安立平带着老区人民的谆谆嘱托从太原飞往武汉,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我们。此行前去,是任务,也是使命。”安立平说。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疫情,沁源县的老百姓都说:“我们有一批好党员、好干部,仿佛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我们县委书记金所军从正月初一到初三,3天睡了不足10个小时。我们这个县北接平遥疫情重镇,南连屯留(也有疫情),但他们严防死守,没发生一例感染。”

  在无数党员干部的感召下,16万沁源人民齐参战,克时艰,渡难关,再现“沁源围困战”中众志成城,英勇无畏的动人场景。

  复工复产安全当先

  自疫情发生以来,尚帛服装厂的机器轰鸣声就没停过。该公司提前复工复产,将自己的服装厂临时改造成口罩厂,利用现有设备和物资,开足马力定点生产口罩,供应防疫一线。

  特殊时期、紧急状态,开工复工和安全生产更要同步抓。天不亮,车间里的工人们就开始消毒、清扫、对上班员工逐一检查体温,之后再紧锣密鼓地开始生产工作。从12号上午接到公司要复工生产口罩的通知后,公司现有的18名工人就全部投入到口罩生产中。公司负责人王晓云说:“现在我戴的口罩就是我们公司生产出来的,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生产,为战胜这次疫情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2月18日,在沁河镇城西村举行了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9.23亿元的7个项目在同一日全部开工。几乎同一天,各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被打乱的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县委书记金所军强调:“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责任,复工复产也是当前的紧急任务,要严字当头、示范先行、双赢为要、安全为本,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战双赢。”

  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县里的几个大煤矿都没有停产。劳动人员多、作业空间小、空气流通差,给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一个个疫情防控检查点真正将严防死守落到实处,每日开工前都对工人逐一测量体温,体温正常、佩戴有效防护设施才能入内。检查点对进出矿区的人员、车辆进行仔细登记、检测及消毒,每一辆车都派出一个检查员全程跟随确保安全,保证了外来的拉煤车不停运。

  疫情防控是场大考,考验的是沁源人民的底气,也是沁源精神的力量。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企业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拿出“战时状态”,用实际行动和疫情传播速度赛跑,在逆境中更加顽强。

  (本报记者郑晋鸣本报通讯员杨峰)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