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间勇救战车
——第72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谭斌在演习中舍生忘死挺身排险
谭斌测试装甲车性能。杨洺泷摄
深秋的一天上午,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沩乌村如同过年般热闹。乡亲们和官兵们簇拥着“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一路敲锣打鼓,来到第72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谭斌家中。
看到亮闪闪的一等功奖章,妻子文双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脸上乐开了花;听完部队领导讲述谭斌在惊涛骇浪间救战车的英勇壮举,文双双又心疼得两眼泪花闪闪。
那是盛夏的一个训练日。东海某海域,一场跨昼夜两栖登陆实兵对抗演习鏖战正急。
海风怒吼、白浪翻涌,谭斌所在的红方部队向岸滩发起冲锋,一辆辆两栖战车从登陆舰“腹中”鱼贯而出,浪涛拍打着钢铁车身。
此时,前方报告:“2104车失去动力,开始渗水……”
“立即救援!”旅装备管理科科长莫海幸带着谭斌等人,搭乘救援船快速冲向故障战车。
第一次拖救,顺利转移战车上的6名战友。但牵引战车时,大浪将救援船上的两个牵引挂钩全部拽断,车长栾公博留守战车继续观察。
第二次拖救,牵引绳被绞进螺旋桨,救援船顿时失去动力;第三次,大浪又将固定缆绳的拉杆拽断……
第四次拖救还未展开,栾公博报告:“车内渗水加剧,车体开始倾斜!”没有动力、车内进水、失去平衡……这是沉车前兆。
怎么办?现场指挥的莫海幸面临艰难选择:要么弃车,要么派人登上随时可能沉没的战车抢修。
弃车?怎么说得出口!这是一支视荣誉为生命的部队。抗美援朝战争中,该部曾涌现出“烟台峰英雄连”“黄草岭英雄连”等10多个英模单位,形成了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光荣传统。
修!派谁去修?谭斌自告奋勇:“科长,让我去吧!”说完,他招呼大家用绳索连接车船,准备顺着绳子游过去。
“谭斌的技术,我当然放心,可当时浪高3米,下海就是搏命!”莫海幸事后说。他想对谭斌叮嘱两句,谭斌却已纵身跃入海中。
登上战车时,谭斌发现车体严重倾斜,海水快淹到主驾驶舱舱门了,“必须进驾驶舱开启排水泵!”
栾公博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
有着14年驾驶经验的谭斌怎会不知危险:开启舱门,海水可能瞬间灌入,导致战车快速沉没,驾驶舱里的人根本没时间逃生。
然而,情况紧急,已容不得他犹豫。趁着一个浪头刚过,谭斌打开副驾驶舱门跳了进去。手动紧固百叶窗、检查车内控制系统、更换控制盒保险丝……一番抢修,战车终于开始向外排水。
燃眉之急已解,谭斌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此时的战车犹如一艘没有桨的船,一旦燃油耗尽、排水泵停止工作,依然会沉没。
等待救援,还是冒险抢修?作为全旅首批两栖装备驾驶员,谭斌在海上与该型装备打了10多年交道,他心里清楚,在这样的极限海况下抢修,稍有不慎就会车沉人亡。
“咱俩拼一把吧!”谭斌对栾公博说。
他判断,战车可能是离合器发生故障,决心放手一搏,升起车头挡浪板增大受力面、放下负重轮和履带增大阻力……
栾公博看到战车在水中向前一蹿,兴奋地用力敲击驾驶舱舱门:“有动力了,有动力了!”
此时,海况已超出战车水上驾驶条件的临界值,一层层海浪冲上车顶,战车犹如“半潜船”;升高的挡浪板遮住驾驶员视窗,导航面板电路短路黑屏,驾驶战车的谭斌完全看不到前方。
“报告,2104车请求重回战斗序列!”谭斌打开电台高声呼喊。然后,他通过车载电台,依据栾公博的指挥口令不断修正航向,小心翼翼地驾驭战车向岸滩冲去。
冲滩!履带着地的刹那,谭斌迅速在海水灌入百叶窗之前换挡、加速,向着岸滩上一片树林中的隐蔽阵地冲去。
战车停稳。栾公博立即冲过去打开驾驶舱门,只见谭斌趴在方向盘上,已经昏迷不醒。
随后,谭斌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医生诊断:高温环境下吸入大量废气,同时体力严重透支,造成休克性昏迷。
掌声和锣鼓声里,妻子文双双看看谭斌的军功章,又看看襁褓里的孩子,热泪夺眶而出……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