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科学报国“八百壮士”

作者:记者 陈旭 张士英 赵洪波 发布时间:2019-08-06 09:26:46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个群体闪耀至今,一种精神催人奋进

  这里,会聚起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白手起家,拼尽所有,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

  这里,凝聚了一代代最可爱的人,他们守正创新,不忘初心,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人才,攻克着一个个技术难关。

  他们是一批坚守在东北一隅的知识分子,近70年来,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正是这些知识分子,用浓厚的家国情怀积淀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八百壮士”精神,让哈工大成为共和国“工程师的摇篮”。

  一群人的品格铸就一所学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理工学院的师资。

  哈工大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为了招老师,哈工大一方面从全国高校调任、招聘优秀青年教师;一方面大力选拔师资研究生、本校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留校任教。

  就这样,800多位热血青年,平均年龄只有27.5岁,从祖国四面八方会聚到哈工大。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放弃了南方鱼米之乡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地处边陲、气候严寒的黑土地,承担起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他们被时任校长李昌形象地称为“八百壮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热能工程学家秦裕琨就是其中一员。回忆起当时情景,86岁的秦裕琨指着60多年前在哈工大主楼前的一张合影说:“当时是苦,吃着高粱米窝窝头,30个人挤一间宿舍,但是我们都很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没说的。”

  时间拉回到195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学习的秦裕琨提前1年毕业,这位20岁上海小伙的第一志愿就是到东北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火车拉着40位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来到东北。这群热血青年都有一份激情,那就是建设新中国。

  800多人,来了就是要奋斗的,想扎根就要先拓荒!

  他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白手起家,边学边教。在他们的努力下,哈工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了24个新专业,成为国内各工科院校兴办新专业的策源地。新专业的建立,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哈工大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了五年学制,学生毕业后授予“工程师”称号。这使得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

  可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蔡乃森教授是我国第一位在苏联获得道路学科副博士的学者,1958年为筹建哈尔滨工业大学道桥专业,他自愿放弃同济大学的优厚待遇和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妻儿来到哈工大。面对创办专业的一穷二白,他把上海的仪器、资料分批运来。面对一张白纸的学科规划,他邀请名师联合授课,培育师资,自力更生,高起点办学。那时的东北条件太苦,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但对蔡乃森而言,选择无悔。

  马祖光院士,1950年响应党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哈工大,后创建了激光专业。但当时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资料,甚至没有一颗螺丝钉,怎么办?

  讲课需要备课,马祖光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外文部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一坐就是一天,摘录内容,晚上再花大量时间翻译资料,消化理解,第二天给学生们讲解;开展工作需要蒸馏水,装蒸馏水的塑料桶买不起,他就带老师们拉手推车,不顾天寒地冻,一个个废品收购站去寻找旧的蒸馏水瓶;抽真空需要机械泵,他们就到灯泡厂求来退役泵,用扁担抬着运回来。“他是严师”,这是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王雨三口中的马祖光。精心制定各层次学生的培养计划,认真执行培养计划中的每个教学环节,不打折扣,在马祖光身上时刻闪现着哈工大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他们这代人就是校训的缔造者。

  哈工大党委书记王树权说:“在哈工大,‘八百壮士’既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也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既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缔造者,也是校训的践行者;既是哈工大校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也是哈工大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种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被问到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时,哈工大材料学院教授武高辉眉头一抬:“那影响太大了,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

  “习惯”,是来到这所百年大校听到最多的词。

  20世纪90年代初,武高辉刚从国外回来,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形变热处理基础研究的奠基人雷廷权院士给他的发展作出规划,指导他单独立研究方向,第一时间帮他解决实验经费和设备短缺的困难;并告诫他,要把目光放在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要看国家真正需要什么。在雷廷权的言传身教中,武高辉如今也习惯于给学生作出规划,指导他们的每一步成长。“老先生对科研的严格,对学术的严谨,对人才培养的一丝不苟,一点点浸润着我们”。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传承是自然而然的。”18年磨一剑,最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谭久彬院士这样认为。在他身上,你能看到老校长强文义“拼命三郎”的气质。

  “在哈工大19年,一代代‘八百壮士’身上那种为国奋斗,对科研教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师者印象,早已深入骨髓。”哈工大团委书记王东升这样认为。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全国模范教师”何钟怡教学时将工程理论归结到哲学思想的能力。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哈工大‘八百壮士’的影子。”36岁入选首届“教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哈工大电气学院副院长霍炬教授这样说。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哈工大电工基础教研室走出的“铁将军”俞大光院士的威而可敬、严而讲理,哈工大原副校长周长源教授对学生的认真负责、耐心指导。

  耳濡目染,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就这样在一代代人心中生根发芽,起初是受老师影响,对老师的“模仿”,最后变成自己身上的品质,成为一种习惯。

  岁月荏苒,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定格为历史的印记,新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不断破茧而出,成为哈工大教职工自觉的定位和追求,并不断将这种精神的力量传递给莘莘学子。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朱镕宽,今年毕业选择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支教。他像首批哈工大“八百壮士”当初从零开始一样,夜晚自学备课,白天向学生讲课。支教队员用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并把梦想的种子埋进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心中。“今年,金秀民族高中的一个孩子考入了哈工大,实现了他与支教老师在哈工大见的诺言。”

  一个地方来了就不想走

  黄志伟教授,来到哈工大,仅仅3年多时间,就带领研究团队破解3个世界科学难题。2014年,团队关于艾滋病病毒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时,他才35岁,来到哈工大仅仅两年。

  从2012年从零开始创建生命科学实验室,到2014年的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再到2016年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哈工大都给予黄志伟最大的支持。5年内不审核不考评,聘请PI(首席研究员)评审可直接上报校长办公室,科研经费和空间都尽最大可能满足。黄志伟说:“在这里待得越久,越会觉得哈工大的不一样,越愿意在这里待下去。”

  今年2月,一张摄于月球背面、被外媒评价为“最美地月合影”的照片在全球亮相。照片的“摄影师”叫“龙江二号”卫星,其中通信模块和微型CMOS相机的研制者是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卫星团队。

  来看看他们团队的成员:

  韦明川,1991年出生,“龙江二号”小卫星载荷分系统负责人;

  吴凡,1992年出生,“龙江二号”姿态与轨道控制主任设计师;

  邱实,1991年出生,“龙江二号”星务管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夏存言,1995年出生,“龙江二号”地面动力与仿真负责人;

  泰米尔,1996年出生,“龙江二号”卫星相机设计师;

  这个团队也被称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队伍。哈工大校长周玉说:“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卫星团队是我校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特色的集中反映。”

  曾任哈工大副校长、航天学院首任院长的杜善义院士说,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有60人,“这些人,你想撵都撵不走”。

  是什么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到这里,让一批批科研工作者乐此不疲?答案只有一个——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

  “第一批哈工大‘八百壮士’平均年龄只有27.5岁,重用年轻人,让年轻人敢闯敢干,也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哈工大原副校长刘家琦说,培养人是一把尺子,影响深远,久久为功,涉及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大计。

  “选苗子,拔尖子,压担子,搭梯子,摘桃子。”哈工大一直坚持选拔、培养、重用青年教师的方针,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培养人才。早在1962年,年仅26岁的数学教师吴从炘由于教学科研取得优异成绩,从助教破格升为副教授,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1995年,年仅29岁,被破格晋升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教授,1996年被任命为航天学院副院长,1997年又成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1999年成为航天学院院长……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常务副校长韩杰才的成长轨迹,也是一位青年教师在哈工大的成长缩影。

  如今,哈工大已经建立一整套吸引、培养、选拔、使用青年人才的有效机制,学校师生团结合作,包容互助,迎来“团队、成果、人才”良性互动局面,成为“东北人才高地”,也为国家科教兴国培养出走向新时代的“八百壮士”。

  “来了就不想走。”在哈工大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哈工大新一代“八百壮士”的守正创新、不忘初心,也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陈旭 张士英 赵洪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