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意识越强,对接实战越紧
开栏的话
今天,《现场评论》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一个适应时代与读者需要的新栏目。全媒体时代,评论员深入新闻现场,既传递信息又建构观点,把主流评论的“思想性”与新闻叙事的“浸入式”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评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新的栏目,新的起步。我们将增强“四力”、不断探索,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写在现场、兼具锐度和深度的评论。
“人员声响过大,扣5分;枪支离身,扣5分……”13日上午,桂林某地密林深处,一支特战小队正利用绳索横越至河道对岸,裁判员黄梓峰在一旁给出评判。
这支特战小队昨晚竟夜潜伏,抵达河道前已完成连贯考核的4个课目。人均逾25公斤负重、炎热高湿天气、系列高难任务、严密协同要求,接下来还有9个课目……且不说参赛者小臂暴起的青筋、袖口流淌的汗水,单从观训者一脸的严肃,同样可以感知特战队员正在经受的磨砺与考验。
置身“特战奇兵-2019”考核比武现场,对比课目内容和标准的变化,可以清楚看到部队练兵质量和层次的提升。这次考核比武,包含首长机关、分队指挥员、特战小队、特战单兵4个类别30多个项目。相比去年,难度强度加大,更注重构设作战背景、更注重按作战流程组织实施、更注重考核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一些规则的设定,充分体现了这种变化。比如,首长机关考核中,指挥技能分值权重增加到70%,其目的就在于敦促练谋略、强指挥。
现代战争视阈下,每一件兵器都与其它武器密切相关,每一座校场都与其它练兵场紧密相连。特战力量绝非孤立的矛刺,而是体系的尖刀,认识不到自己是“体系的一环”,就练不出过硬的拳头,就会偏离实战。特战小队的考核比武,从领受任务并分析判断情况、定下战斗决心、组织战斗协同开始。在这个环节,要想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就必须准确领会上级决策意图、深入理解联合作战背景、合理利用友邻支援力量。这种考核方式,正如副总裁判长刘永茂所说:“为联战联训预留了接口,体现了嵌入性。”
“动脑子钻研,才有可能知道现代特战怎么打;按实战练兵,才能够带出专业的特战部队。”完成口述战斗构想及答辩课目考核后,某旅部队长郭依衡谈到特战人才培养问题。他说,锻造关键时候能够一招制胜的特战力量,前提是要掌握特战力量战时运用规律和必备能力素质。“如果只会这个不会那个、只能在这里打不能在那里打,兵力使用不科学、不适当,是必定经不起实战检验的。”这次考核比武,引发很多官兵的思考,关于仗怎么打、兵怎么练的讨论,如同比武场的较量一般热烈。
来自多个军兵种部队和院校的专家,参加了考核比武的观摩评判。他们认为,让仅有700多人参加的考核比武产生强大的“牵动效应”,离不开真难严实。擂台之上,贯彻体系练兵思想,对技战术细节严抠明判,有利于规正战场动作,使官兵形成实战的“肌肉记忆”;摒弃精英赛思维,既考机关也考主官、既比士兵也比军官、既赛尖子也赛团队,突出考核比武的群众性、检验性和对抗性,有利于推广练兵成果,不断提升备战打仗整体质量。
军事理论家哈特有一句名言:“在和平时期,军队即使进行最严格的训练,也总是理论性大于实践性。”练兵备战是与对手的竞跑,战场的生死存亡,就寓于这个过程中。放眼全军所有战位,哪一个不是与打仗职责一体的?我们只有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进入战场、进入角色、进入情况,才能使练兵场更好地对接战场。练兵备战强烈的实战感、未来战争期盼的高胜算,就从这里来。
“演员讲求入戏,战士就是战士。”细细咀嚼一位特战队员的话,让人深感蕴含其中的责任与担当。做好随时打仗的充分准备,需要时时刻刻强化这种“身份提醒”。我们坚信,只要聚焦实战、对接实战,努力把战略战术练精,把作战体系练强,把制胜招法练过硬,部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就会有新的更大提升。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