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探寻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中国密码
五月的川西大地,阳光温暖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10年前,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让这里遭受重创,一刹那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离死别;10年后,在这片饱受磨难的大地上,新城拔地而起,校园书声琅琅,景区游人如织,田园欣欣向荣……回首这10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等地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巨大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
10年涅槃,浴火重生。今年春节前夕,习主席到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今天,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热土,聆听那废墟上“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奋进故事,温暖油然而生,力量更加凝聚,脚步奋然前行!
中国力量,按下灾区发展快进键
“一步跨越30年!”坐在记者对面,汶川茶祥子制茶坊创始人蒋维明如此描述他眼中的映秀10年。
茶祥子制茶坊位于映秀镇新大街,站在制茶坊门口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色彩艳丽的藏羌碉楼、宽敞平整的青石街道……这片废墟上屹立起的美丽新城,店铺林立,游客云集,百姓为新生活忙碌着,一切充满祥和与新生的气息。
位于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当年的映秀镇受灾惨重。转瞬10年,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早已焕然一新,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它跟那场灾难联系在一起。映秀换了人间,这仅仅是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一个缩影。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在川西采访,“灾区四最”被当地干部群众反复提及,这已成为灾区重建与发展的亮丽名片。而这几天,当地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地震重灾区经济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7年,39个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829.7亿元,总量是震前的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其中茂县、汶川、北川等地均实现了15%以上的快速增长。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0年,历史长河的一瞬。地震灾区却以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创造了世界救灾史上的“中国奇迹”!这一切,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的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中国力量——
人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17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从空中、地面,从四面八方快速驰援,从死神手中抢回鲜活的生命。至今,一个个绿色的背影依然活跃在双拥共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战场;
人们不会忘记,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10余万人奉献灾区,无数青年自愿无偿献血,亿万人民慷慨解囊,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爱心大奉献,汇聚成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人们不会忘记,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努力推进家园重建,19个对口支援省市肩负着神圣的国家使命,组织人员奔赴灾后重建的战场,用不舍昼夜的行动诠释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如今,在绚丽多姿的巴蜀大地,一个个大爱无疆的援建故事正鼓荡起强劲的奋发力量,激励人们阔步前行在新时代的小康路上!
中国理念,演绎生态文明大戏码
汶川县,水磨镇。古老羌城依山而建,禅寿老街整修一新,各条藏羌特色街道上游客如云、生意火爆。古街漫步,湖畔徜徉,一步一景……
10年前,这里还是烟囱林立、污水横流。如今,这个曾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不仅房屋焕然一新,而且河水清澈、风景如画,已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并以“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为汶川的新名片。
水磨镇的脱胎换骨,得益于灾后重建的绿色崛起之路。
草木云山如锦绣,水绿天青不起尘。近年来,四川省坚决以习主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导灾区重建实践,从川西大地到雪域高原,从连绵丘陵到巍峨群山,巴山蜀水铺展开秀美壮阔的绿色画卷。
2016年11月5日,第二届世界水谷论坛暨首届汶川论坛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绿色是川西最大底色,生态是川西最大资源。”汶川县人武部政委梁雪东,对驻地生态资源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介绍,汶川县按照“南部生态文化、北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布局,给生态让步、为旅游转型,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打造了立体的观光农业带、休闲农家旅游带和自然生态观光带,勾勒出康养创新型、生态文明型等发展路径。
绿色,成为汶川乃至整个川西的亮丽底色。良好的生态资源,也让汶川的农产品成为市场宠儿。今年58岁的郑伟,家里种植樱桃、枇杷等果树100多棵,去年,水果销售收入就达2万余元。
“过去可不这样。村民大多靠种粮食维持生活,一年没多少收入。”郑伟介绍,靠着全年日照近1700个小时、地势好还不缺水的有利因素,如今的汶川县漫山遍野都是种植园,不仅带动了就业,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绿色发展让汶川尝到了甜头。而尝到甜头的,又何止汶川?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重建后焕然一新,当地人把生态旅游做得风生水起;曾遭受重创的什邡市红豆村,挖掘千年红豆树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现代化乡村发展之路;唐家山堰塞湖《通口河流域综合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审查,“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美好愿景将变为现实……
曾经的废墟之上,绿色发展正奏响一曲生态文明的高歌,引领人们奔向更加美好生活!
中国精神,书写小康路上新篇章
“只要不懒惰,好手好脚肯努力,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说这话的时候,陈秀蓉紧紧握着拳头。
在那场浩劫中,陈秀蓉失去了6岁的孩子徐晨。一时难以从悲痛中走出的她,为自家经营的旅馆起名为“思晨客栈”。2014年,陈秀蓉成为漩口中学地震遗址讲解员,每天为游客讲述众志成城的救援往事。
如今,陈秀蓉把客栈更名为“大爱民俗客栈”。她说,除了想表达一份感恩之情,还要激励自己走出悲痛、面对未来。10年间,很多从废墟上坚强站起的人们跟陈秀蓉一样,内心萌发的精神之火越烧越旺。
“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在那场猝不及防的灾难中响彻中国的呐喊,依然言犹在耳。10年回首,人们所经历的大灾大恸、展现的大智大勇、见证的大爱大义,也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重振。甚至在很多人的心里,新生的汶川早已成为一处“精神特区”。
汶川县城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大禹塑像,象征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不畏艰苦、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灾区人民和援建者10年来勇于奉献、顽强拼搏,才赢得了一个令中国和世界都骄傲的新汶川。
今天,走进汶川的人们放眼望去,一定能看到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在这里,旗帜不仅仅是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更是一种对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感恩,一种“祖国强大,百姓安康”的精神信仰。
“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祖国和人民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映秀博爱新村饭店老板杨云刚说起当年的地震和如今的生活,显得格外激动。
不仅是杨云刚,随机采访一个汶川人,他们的嘴里都会反复出现“感恩”“谢谢”等字眼。10年来,灾区人民“知恩、铭恩、感恩、报恩”的行动,凝聚成这方悲壮大地的精神力量,耸立成人们追求美好小康生活的丰碑。
浴火重生的壮美总是让人动容。如今,勤劳勇敢的川西儿女从汶川这个悲痛的地带重新奋起,经历了涅槃重生而越发豪迈。未来,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新的征途上必然溢满希望和阳光……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