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胡澄:流氓的“流量”与文化权的“流失”

作者:胡澄 发布时间:2022-09-14 09:09:0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从李易峰嫖娼说到反共影片《革命者》

  现在影视界用“流量”明星饰演革命伟人的不良风气泛滥,在这些导演与资本的眼中,革命伟人与流量明星一样,是他们博取虚荣与巨量利润的工具。为此不顾史实胡编乱造革命伟人事迹与虚无党史,在文化界留下有关中共党史的一片“假凤虚凰”,这在用于“献礼”建党100周年时管虎编造的“李大钊”事迹的影片《革命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恶劣。在此片中,以前就有多次违法前科,现在又被抓“现行”的嫖娼者李易峰竟然扮演伟人毛泽东!这真是对革命历史与革命伟人的侮辱与亵渎!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本来这部影片是李大钊同志的家乡河北电影集团立项编剧拍摄的,可是生生被某些人将摄制权抢夺过来,授予了反共导演管虎摄制和“流量”鲜肉扮演!当最初立项的拍摄单位问为什么非要把拍摄权交给管虎时,竟然得到这样的回答:“因为管虎有流量!因为小鲜肉有流量!”可是回答者你想过没有:在管虎与小鲜肉的流量中,我们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流失”殆尽!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真实“流失”殆尽!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先驱与伟大领袖的形象“流失”殆尽!你们知不知道反共导演管虎一贯的反共基调?你们知不知道“流量”明星以前的斑斑劣迹?为什么我们对革命先驱、建党创始人的历史记影片要交给一个反共导演来导演执导,交给“流量”明星来装扮?请问天理何在?!请问党性何存?!

  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

  在李大钊同志后人与知情者的坚决反对声中,由反共导演管虎炮制的“献礼片”所谓的李大钊烈士传记片《革命者》上演了!为了回避当初人们对管虎的反感与反对,管虎以“总监制”的名义执导这个片子。

  笔者在上映前看过剧本,在上映后看过影片,前后的感觉强烈地一致——这是一部极其阴险的反共电影,这里的“反共”不算是政治定性,算是文化判断吧。反共——这是导演管虎的一贯基调(详见后文)。片中的“李大钊”,根本就不是历史中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中的李大钊同志,而是管虎这个反共导演一手捏造出来的“李大钊”!在这部影片中,这个“李大钊”被反动军阀绞杀了,但是在现实当中,在正义者的人们心中,真正的李大钊又一次被管虎所绞杀!只不过上次李大钊是被反动军阀是用刑具绞杀的;而管虎这次用的却是电影镜头!而且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庆之际!这就不能不令人极其愤慨。

一、“零分以下”!

  这是一位“革命家”非常有名的判断,以此来判断《革命者》这部反共影片倒是非常恰当的。

二、管虎其人

  管虎一贯的伎俩就是用捏造细节的悲惨来否定党史军史宏大的壮烈,如《金刚川》。《金刚川》的真实历史背景本来是志愿军在朝的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战果辉煌,共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此役也是志愿军入朝作战打得最过瘾的一仗。但是在管虎的影片中却是美军不是被打败了,更不是没有能力继续攻击,而觉得志愿军杀不胜杀,反正也杀不完,所以还不如不杀。片中竟然出现了违背战场真实常识的桥段:美军飞行员在空中飞行中打开飞机顶盖,潇洒的喝着小酒,哼着小曲,就可以任意残杀志愿军战士!片中的美军飞行员向基地报告:“继续攻击已无意义”,就停止了轰炸。管虎在这里让志愿军用人海战术卖惨:尸浮水面,命丧战火,敌人就手软了——原来抗美援朝是这样赢下来的?!更是让人愤慨的是,他在这部影片片尾用极其下流的名字污辱解放志愿军烈士(请问:那个志愿军战士的名字叫:哈喇子、戏子、愣子、

  蛋炒面?!),影射伟大领袖毛主席家人(见图),

  至今不思改悔,怙恶不悛!他还在志愿军墓前背手不敬,倨傲不尊(见图),

  非要用这样的导演来拍摄共产党的建党先驱,有关方面是何居心?!

三、《革命者》其片

  反动军阀用一根绳索绞杀了李大钊先烈,而反共导演却用四根绳索来绞杀李大钊先生!

  第一根绳索:捏造的历史。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高光部分,都是管虎凭空捏造的根本没有的虚假情节。他捏李大钊1917年11月在上海与张学良相遇,并且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逼得洋人交出杀人凶手,一队洋兵向空中鸣枪向“李大钊”致敬,这是纯粹的胡编乱造。影片的高亮部分,竟然是把国共两党的合作捏造成李大钊和蒋介石个人之间的“打赌争风”。要知道,李大钊同志在国民党一大前后,与蒋介石并无交集,李大钊同志一生不沾赌色。这种胡编乱造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歪曲了历史的本质特征,既违背了历史真实,又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本来,电影艺术应该对原有素材、史实进行典型化的创造,经过再经过银幕再现出来本真的历史与生活画面。但是这两个在影片中的重要桥段,却都被管虎演绎成了《封神演义》。

  第二条绳索:虚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众所周知,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但是影片中却不见这样的历史叙事,更不见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创建共产党的硕硕风采。这个影片包括管虎所有涉及党史军史的片子,有一个显著的规律就是,凡是党的真实历史,在片中都是一带而过,暗地里虚无;凡是管虎捏造的情节,在片中都是精雕细刻,明摆着胡说!最终目的就是歪曲虚无党史军史。

  第三根绳索:扭曲的人物。这部影片里的“李大钊”大半时间在监狱里,但是根本不是历史上那个在敌人面前有着静穆之气,品质忠贞的李大钊,片中的“李大钊”,不但没有典型升华突出这一点,反倒在“两笑一哭”的桥段中把李大钊的形象“三观尽毁”!历史中的李大钊,在三一八惨案受伤之后积极组织开展后续斗争并尽力筹办烈士们的后事,并以此为契机,控诉军阀罪恶,扩大党的影响。而在影片中的“李大钊”却倒在女人怀中,嘤嘤诺诺、丧气垂泪、喃喃自语:“我们有主义,他们有枪----”。史实中的李大钊先生面对凶徒的讯问沉着机智,而在片中,“李大钊”被扭曲为在审讯者面前歇斯底里地狂笑。在史实中的李大钊,在牺牲前“绝口不言家事”,而在片中却扭曲成一群死到临头的受难者,互相开着男女之间的轻佻的玩笑,而李大钊竟然说:“你下辈子没准是个女人!”,之后放声浪笑!塑造(捏造)这样的卑劣人格,可以说是反共导演管虎的当行本色,但是却极大地侮辱了李大钊先生的思想性格和人品人格。

  又例如对青年毛泽东的塑造(捏造),明明史实中青年毛泽东在北京时刚健清新,寻求真理。而在片中却被捏造成为只会向李大钊讨肉吃的“北大野蛮人”(片中毛泽东自谓)。此语可谓阴毒之极,恶毒之极!这不暗应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的毛主席受了“文明的”北大文人之气,而后为了出气而“整”知识分子的谰言了吗?

  第四条绳索,阴暗的色彩。整个片子以牢房为场所,以阴暗为色调,令人压抑。并且对“李大钊”被杀一节,反复渲染杀人凶器的细节,哪里有革命者慷慨赴死,视死如归的豪情?整个片子凄凄惨惨,昏昏暗暗,这就是在悲情“卖惨”,这哪里有壮怀激烈?明明李大钊先生在临行前慷慨陈词:“你们绞杀的了我生命,却绞杀不了共产主义!”而片中的“李大钊”却莫名其妙的空喊——“你们要相信”。进而镜头一转:一个老太太豁牙漏齿,喃喃自语——“我相信”,一群小青年挤眉弄眼,口气飘忽——“我相信”。如此桥段,真是令人作呕!

  整部影片,凌乱、无序、悲惨、戏谑;虽然点缀些片片红布条,却好像抹在鬼脸儿上的雪花膏;虽然配奏些丝丝《国际歌》,可谓是革命者的送葬曲。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用这种片子祸乱人心,散乱党心,是何居心!?我们要警惕“悲歌散楚”啊!

四、“丧权辱党”

  无产阶级对文化的领导权,是著名的共产主义者葛兰西在法西斯的监狱中提出来的,而现在,我们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却在管虎刻意营造的“监狱”中丧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某些干部政治判断力的丧失。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在中国革命中用壮烈的血肉凝成的,我们无产阶级艺术家在继承革命先烈的用血肉凝成的党的历史与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价值,让我们共同对照着“《革命者》”的桥段与红色经典文艺的情节来比较一下,就立见高低——同样是反映在牢狱中的斗争,你看《洪湖赤卫队》韩英的风范:“砍头好像风吹帽!”表现出革命者的洒脱情怀。同样是刑场赴死,你看《杜鹃山》中柯湘的壮美:“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表现出革命者的昂扬志气。这种红色的艺术经典是20世纪中国独特的美学形态与范式,这种美学是革命者、革命先烈用血肉凝成的,如果你说这是虚假,那么,“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是虚假;如果你说这违背人性,那么,革命先驱恽代英同志的慷慨绝笔:“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就是伪情。面对先烈的鲜血,你们的心不疼痛吗?而这种体现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文艺体制、文艺观念、文艺生产方式与美学呈现范型以及文艺流转路径,为什么不能用于李大钊先烈影片的拍摄?为什么非要请反共导演与“流量”明星来执导革命先驱李大钊,装扮“革命者?”其结果就是:丧失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给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带来耻辱!

  党的大笔宣传经费给到这类个人和单位,让他们拿着纳税人的钱、用着体制内的资源、被体制站台、再因主旋律而享受着市场的票房,这是一种过分的优待,也是一种纵容。这让人感到,不管曾经内心有多么阴暗,发了多少骂共产党的财,只要态度稍稍转变,或者哪怕只要在拿到经费的一刻为了钱而不搞高级黑,就可以立刻变成了体制的红人,享受着名利双收的待遇,甚至与老一辈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比肩。这会让一些真正有立场、有水平、兢兢业业却欠缺政治运作能力的普通文艺工作者寒心,对后者也是不公平的。

  体制内外有大量的文艺工作者,为什么不能广泛联络、择优录用,让更多讲政治的草根文艺工作者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五湖四海,让优秀作品辈出。现在捧着这种从高级黑阵营不知真投诚还是假投诚过来的角儿,事实上造成一种局面:党的题材只能围着某某转,离开某某就拍不了;某某不搞伤痕文学、不搞高级黑,就是对文艺的极大贡献,是对体制的恩赐,就是青年的工作榜样,就是李大钊精神的传承人。这本质上是滑稽的,是不严肃的,也是可悲的。立场对文艺工作者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一种基本的做人态度,立场的转变并不需要奖励。而曾经立场的错误,则需要长时间的彻底的反思,需要经过人民的检验,需要拿出真正的诚意,而不是一上来就来分一杯羹。举个例子,一个学生曾经反华,现在在新的形势下写了一篇爱国的作文,就应该立刻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吗?绝大多数一贯爱国的学生,都没有获得奖学金,大家心里服气吗?这给大多数曾经歪曲过党的名文艺工作者开了绿灯,释放了信号,开出了优厚的价码。让他们只要转变立场,就可以立刻从黑色、黄色、蓝色变成红色,成为消费党史的党的红人。

  我们要珍惜党史资源,要实行“党史资源公有制”,绝不能让反共分子、“流量”艺人来大肆破坏,私挖乱采!

  请看司马南老师的批判这部影片的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NSsqGeLNf3EniSMYvWk7Mg

  (作者 红色文化学者,毛泽东思想旗帜网站站长)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