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前卫战士:如何坚定“四个自信”(上)

作者:前卫战士 发布时间:2021-05-09 11:03:43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

  说明:

  我从2018年11月开始写“关于如何坚定四个自信”的这一组文章。前三篇比较顺利,大约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陆续发表。并得到广泛关注。

  惟独第四篇“文化自信”把我难住了。从2019年1月至今一直不愿动笔。原因是文章题目太大,而我这方面的知识又十分欠缺,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慎思,在论述中万万不可妄加评论,更不能乱下结语。于是,就一推再推,一拖再拖。

  今年初,在朋友的催促下,我下决心试着动笔写写。

  这是初稿,現面承诸位一读。

  欢迎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前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之所以这样讲,就如同他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的“党校姓党”一样,是意有所指的,说明我们党内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有严重的问题,而且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程度。

  要深入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问题,我们认为,还必须从我们党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情势切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在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全军覆灭,现在仅有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也是四分五裂,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上,认识分歧,互不认同,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道,之前甚至到了相互敌对,剑拔弩张,兵戎相见的地步。

  在国内,有人公开质疑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辛子陵说:“建国以后,党逐渐变质了,前30 年是专制独裁,饿死3755万人,后30年经济搞上去了,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的、不可遏止的贪污、腐败”。"共产党这件衣服上沾满了血泪和污秽。它不代表工人农民,也不代表资产阶级,成为权贵集团自利性的组织,可以说已经人心丧尽”。 在辛子陵看来,这个党已经臭不可闻了。那么,怎么办呢? 按辛子陵观点,只有改名,“改为人民党或者社会党”。辛子陵认为,“改变名称,是党自救,自赎的唯一道路。辛子陵还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说什么:共产主义这种乌托邦理论,恩格斯晚年已明确否定了。他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弊端,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共产党造成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罪过。还有人公开鼓吹中国应当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妄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茅于轼、郭道晖、李锐、铁流等人在报纸上、杂志上、各种讲坛上,公开污蔑毛泽东,丑化毛泽东,妖魔化毛泽东,至今这种叫骂、狂吠之声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城市国有经济已经不占主导地位,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寥寥无几,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阵地几乎丧失殆尽,舞台上、银幕上不是娱乐至死,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歌颂劳动人民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宣传正能量的文艺节目,星星点点,少之又少。有的人主张全盘西化,认为西方的东西什么都好,有些学者、教授,又开始摆出言必称希腊的那副嘴脸。有的人公然主张复古,把孔孟之道那套东西搬出来,用以治国理政。那些罔顾孔孟之道并没有能挽救封建社会的历史事实,鼓吹用孔孟之道来治国理政的人,至今依然洋洋自得。既然孔孟之道连封建社会都挽救不了,何以能治理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呢?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连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偷偷学习,我们却将它弃之如履,真是数典忘祖,不知羞耻。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何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呢?!

  看来,全党要真正做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坚定“四个自信”, 就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次彻底的拨乱反正。分清什么是真社会主义,什么是假社会主义,使每个党员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坚定的道路自信,指的是,对走《共产党宣言》上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使每个党员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坚定的理论自信,指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信;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使每个党员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坚定的制度自信,指的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什么是封建主义的文化,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文化,使每个党员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指的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为此,我们写了这组文章(共四篇)。文章的总题目是;如何坚定《四个自信》。四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

  (一)要坚定道路自信,就必须分清楚真假社会主义

  (二)要坚定理论自信,就必须分清楚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三)要坚定制度自信,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制度

  (四)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文化

  正文

  所谓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为什么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呢?因为,社会主义的文化才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它是从原始社会的文化、奴隶社会的文化、封建社会的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中发展而来的,它批判地继承了这些不同社会形态的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同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文化的特点,更加能够净化人类的灵魂,传播健康美好有益的信息,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自觉的为人类社会多做贡献。从而把人类社会的文化成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一)、什么是文化?

  (二)、各种社会形态的文化,及其本质和特征。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切文化成果进行科学地扬弃而形成的,它是截至目前,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对于文化一词,一九七九年上海辞典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第3510页,是这样界定的: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与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

  《辞海》的这段话,共讲了七层意思:

  第一、从文化的含义上,把文化分为了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类,并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做了概括性的界定;

  第二、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社会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就有几种不同的文化。并以唯物史观的观点,观察、分析了人类社会文化演进的过程,明确指出,文化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物质生产越丰富,人类文化就越丰富;

  第三、明确指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具有影响力,反作用力;

  第四、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有阶级性的;

  第五、明确指出,人类社会随着民族的产生,文化又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便逐步演化成了各个民族的民族传统;

  第六、指出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是以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为基础的;

  第七、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以及形成的过程。

  了解了上述情况后,我们对文化就有了一个概括得印象。但是,这样的表述,仍然不具体,仍然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即它不能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与文化具体的联系在一起,并形象地表现出来,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文化的概念入手,进一步地对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行形象、直观地解读。

  《辞海》中把文化分为了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显然,广义文化包含着狭义文化。因此,我们就从广义文化入手来研究文化的内涵。

  《辞海》中对广义文化是这样界定的: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就是说,文化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都包含着文化、体现着文化。同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都是文化的载体。

  为了更好理解上面这句话,我们先分别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以解释:

  什么是物质财富呢?物质财富,也叫国民财富、社会财富,是指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一般由具体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如生产工具、土地、厂房、道路、河流等等。生产工具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对象是指,人们为进行生产而将劳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分为自然物和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两大类,前者如待开采的矿藏、待采伐的原始森林;后者如纺纱用的棉花,炼铁用的铁矿石)而形成。物质财富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存在着。

  人们对物资财富的了解一般到这里也就止步了,并没有把物质财富与文化联系起来。譬如,四川灌县的都江堰,是战国时,在秦国蜀郡李冰父子的领导下修筑的。这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防涝、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现今,灌区已达30余个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且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既是我国古代留下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我国古代留下的一笔丰硕的中华文化。

  为什么说都江堰又是一笔丰硕的中华文化呢?因为,都江堰工程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如,都江堰工程中包含有天文地理知识、气象知识、水力知识、测绘知识、建筑工程知识等等。所以,我们说文化与物质财富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物质财富就表现出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不仅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而且是那一时代生产的这一物质实体中包含的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具体反映和表现。物质财富越丰厚,文化相对的(注意,这里强调的是相对的,并不包含文化的阶级性)也就越先进。

  什么是精神财富呢?

  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

  精神财富是在物质财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那时人类智力比较低下,因而,当时的生产力也就十分低下。为了生存,人类共同与自然环境作斗争,在不断地学习,掌握了怎么狩猎、怎么捕鱼,怎么耕种、怎么畜牧。由于先天条件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人类先祖中,有些人(唯物主义承认人的差别性)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想出了其他一些人想不出的办法,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成为了最初部落的首领。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钻木取火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一项发明。后来的伏羲又发明了织网捕鱼,创制“八卦”,制定婚娶制度,为创建人类远古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 是继伏羲以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做出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 由于他发明农耕技术而被称为是神农氏。尽管如此,虽然经历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原始社会后期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譬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武器制造等等:手工业同农业中分离出来。但是这两次社会分工并没有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开,二者依然是统一的。就是说,人们当时即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

  只是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才出现的一个不直接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这就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加之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才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于是一部人开始专门从事智力活动,他们把人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现、应用的各种技能、各种天文的、地理的文化知识加以总结研究,并对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未知而有待探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把人们表达欢乐的动作、声音升华为歌舞;进而产生了诗文、绘画、雕塑、装饰品的加工制作工艺,他们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观念、看法,写成文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把各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加以归纳总结,升华形成了各种观念和理论。譬如:

  信仰和信念。

  信仰,就是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前者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种种,后者如马克思主义等等。

  信念,就是让人们总认为有一份幸福在前边等待着自己,它在固定性上和信仰有点近似);

  意志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强还是软弱,坚韧还是脆弱。当一个人的生活遇到很大阻力的时候,就要靠意志力来支撑,靠意志力推动自己去克服。人的意志力是通过做事情的耐力和毅力来表现的;

  道德信条、道德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道德信条。自私自利是一种道德信条,大公无私也是一种道德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讲诚信,善待人,是一种道德信条;应可我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我也是一种道德信条。有了正确的道德信条,一个人在遇到各种邪恶诱惑时,就能有一份坚定,就能站稳自己立场,保持做人的底线;

  各种知识。各种知识是指,我们从书本上,从父母和学校老师那里,从各种实践中获取的知与识。这些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

  (未完待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